北方的炒知了和南方的蝉蜕解暑汤

东莞日报 2019-06-14 10:42

讲述人:董先生,来莞20年

风味产地:山东一带

上周,带孩子在元美公园散步时听到知了响亮的鸣叫声。我感叹,夏天到,又到了粘知了的时候。我给儿子讲起我小时候抓知了的好玩经过。儿子很兴奋,也想体验一下。于是,我们相约这个周末用我小时候的方法抓一次知了。

周六一大早,儿子就起来。我先教他和面筋。碗里倒上半碗面粉,加一点水,用筷子搅成面团,然后再端一盆凉水出来,把面团放到凉水里慢慢搓捏,面团里的淀粉慢慢溶到水里,当手里剩下的面团充满弹性,拉扯后立即能回弹时,面筋就洗好了。面筋的黏性很强,粘知了全靠它了!

做好面筋后,我们向小区园林工人借了一根长竹竿。吃过早餐,我推着小儿子,带上大儿子,并让大儿子扛上竹竿,拿上面筋就出发喽。路上还买了一个小铁笼打算用来装“猎物”。

来到元美公园,我把面筋扯下一小块,缠到竹竿顶端,然后仰着脖子一路找过去。一会就看到一只,我举着竹竿慢慢伸到知了的翅膀处轻轻一戳,粘住了,首战告捷。我一边取知了,一边与儿子说着注意事项:捏知了身体两旁可以避免被知了带钩的脚抓破手指,一边绕圈一边取可以使面筋不被扯掉,并且耗费最少的面筋。取完以后还要检查竹竿顶端的面筋是否完整,有时要稍微调整一下。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我知道“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让他自己去摸索吧。

有个知了爬得比较低,儿子晃动竹竿碰了一下,没粘住,但它也没飞走而是傻傻地往下退了几步。儿子小心地又戳了一下,这次居然粘住了!儿子兴奋地说知了原来这么傻,哈哈笑着去找其他知了。然而第二个知了却很精明,一下子就飞走了。后面几个也没粘住,竹竿刚伸过去,知了就飞走了。

慢慢地,儿子可以上手了。可是后面一段路,找知了却成了问题。为什么我小时候河边柳树枝上知了几乎爬满树,难道东莞的知了不够多?还是初夏时节不是知了的高峰出行时节?

我们走到公园的大门口,看到几棵樟树上的知了时,我知道了答案。在樟树上的知了几乎和我小时候柳树上的一样多,一个挨一个,一串一串的。看来有的树特别吸引知了,知了特别爱他们的汁液。我们在这几棵树下粘了半个多小时都没粘完。儿子兴奋地粘了好多知了。眼看中午了,捉了有四五十只,顶着大太阳,我们回家了。

慢慢回想小时候妈妈炒知了的方法,我把粘来的知了倒入一盆水中,等它们不动了再一个个摘掉翅膀。然后捞出来晾干,把锅烧热,浇上花生油,加一点花椒,倒入知了,煎炒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拿起一只,掰掉头部和腹部,把最好吃的胸部肉放到嘴里,酥香油脆的壳,充满弹性的肉,嚼起来甭提有多香了。闭上嘴巴,慢慢地咀嚼,想起我小时候不敢吃知了时,哥哥告诉我知了吸树汁、咬断树根是害虫,吃知了就是保护树木,还故意嚼得香香的引诱我,然后一步步教我吃。

大儿子,怎么引诱都不敢吃。小儿子看到我吃就跑过来讨吃,抓起就塞到嘴里咀嚼半天,然后吐掉皮。

在北方,炒知了是一道上好的下酒菜,我爸爸通常把整只知了吃掉,还说每个部位都一样透酥好吃。在南方,虽然没有吃炒知了的习惯,但知了壳是一道很好的中药,叫蝉蜕,有清热功效。每到夏天,冬瓜、薏米、蝉蜕常被东莞人用来煮解暑汤。

看着怎么引诱都不敢吃炒知了的大儿子,我想抓知了的技术可能到他这一代就会失传了吧。

新闻推荐

东莞市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回头看”座谈会 扎实推动民生工程落地生根

本报讯昨日,市政协举办“关于合理规划和加快落实东莞市中心血站选址迁建的建议”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视察了市中心血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