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 东莞太平手袋厂
不久前,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笔者发现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落伍的手袋,它就是由我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早期的产品。
也许你没听说过“太平手袋厂”这个名字,但在多年前,它可是名闻遐迩,是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1978年7月,太平服装厂与港商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同年9月15日,太平手袋厂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编号为“粤字001”。这个第一,不仅是广东第一,也是全国第一。
1978年7月29日,一位叫张子弥的港商来到东莞太平服装厂,希望服装厂按版加工人造革女士手袋。时任太平服装厂厂长的刘艮立刻安排技术骨干负责这件事,虽然大家之前并没有做过手袋,但熬了一个通宵后,第二天就交出了一个和样品一模一样的手袋。张子弥见状非常满意,当即拍板要投资200万元港币,太平手袋厂就这样诞生了。
建厂之初,太平手袋厂所有的原材料和设备都从香港运过来,手袋厂赚取其中的加工费,而加工费的一部分要返还给张子弥,作为偿还设备的费用。东莞这一小步,在全国就是一大步。除了生产,太平手袋厂还大胆破除落后的分配体制,采用“按件计酬”,实行多劳多得,大大地调动了全厂工人的积极性。
太平手袋厂的成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多港商到太平手袋厂参观,放下了对内地政策的各种顾虑,并决定来内地投资建厂。短短10余年时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遍地开花,至1988年年底,东莞“三来一补”企业达2500多家,遍布80%的乡村;至1991年,引入外资高达17亿美元。东莞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小县城,一跃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工业化城市,堪称“奇迹”。“三来一补”企业的成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一时间,“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借船出海”等新鲜词迅速流行开来,“东莞模式”从此被全国各地广泛采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练洪洋)
新闻推荐
东莞市公安局与滴滴出行深度合作共建“平安东莞” 强化注册司机背景审查
本报讯17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为积极探索警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平安东莞”,市公安局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