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政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东莞发展新机遇”论坛 如何竞速大湾区?专家学者为莞献策

信息时报 2019-05-17 01:01

□信息时报记者 曾德顺通讯员 莞萱萱

昨日,“粤港澳大湾区东莞发展新机遇”论坛在东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等10多位嘉宾出席论坛,为东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实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良好开局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由东莞市市长肖亚非主持,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参与并致辞。

在拥抱大湾区时代,东莞能否把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和优势,关键在谋划和推动工作上。梁维东在论坛上致辞表示,东莞迫切希望借助和凝聚各方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智慧力量,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湾区机遇、科学谋划决策。“我们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认真吸收各位的意见建议,并转化为有效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举措中,不断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取得更大的成效,推动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梁维东说。

论坛上,10多位嘉宾纷纷建言,就“东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东莞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东莞要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先行区”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众多嘉宾的精彩演讲赢得现场的阵阵掌声。

在论坛中,东莞市大湾区办还分别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3家智库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现场声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吸引香港一流大学来莞办校

大湾区时代围绕“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东莞提出“建设一中心,强化三功能”参与大湾区建设战略定位。其中,“建设一中心”就是要将东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那么东莞要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呢?

论坛上,郭万达就此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东莞应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具体而言,东莞要加快中子科学城、松山湖园区、滨海湾新区等重大载体建设,布局一批新兴产业,提升大学创新城、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平台的功能和配套水平。

其次,东莞还应加强与香港、深圳、广州的合作对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在环深地区与深圳弓箭大湾区创新型、高品质、低成本的国际产业社区群落,强化合作,共建“大湾区创新之芯”。同时还要加强与香港的合作,探索“莞港”合作的新机制,在粤港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扩大开放,实现突破。

其三,东莞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鼓励香港理工类学科向东莞转移,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一代使用性专业人才。或者可以吸引香港大学等一流高校在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设立东莞分校,或者开办“虚拟大学园”,以香港机构为主体,设立院系和专业。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

东莞要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先行区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探索莞港合作新方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先行区,有利于东莞加快建立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济规则相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大湾区高质发展的典范。那么在这一点上,东莞该如何迈出步伐呢?

规则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毛艳华教授提出了东莞打造规则对接先行区的多条路径:首先是要借鉴港澳经验创新行政管理体系,要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探索把具备条件的行业服务管理只能适当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其次要通过抓项目落实来推动莞港奥三地规则对接。以一批项目合作为抓手,加强三地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促进三地服务产业体系深度合作。其三,还可以通过共建合作平台来推动莞港澳投资贸易规则加快对接。依托和建设各类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在投资贸易、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法制保障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推动粤港澳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此外,东莞还应该探索规则对接落地的法制保障机制。加强莞港澳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对接,形成产权保护的合力,着力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为莞港澳规则对接提供法律保障。

新闻推荐

东莞公布《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引导开发主体配置人才公寓

近期,东莞市政府向社会公布2019年“一号文”《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一号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