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表现平稳,贸易顺差收窄,专家建议制造业企业 坚持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

东莞日报 2019-05-13 16:23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张海冰: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需要逐步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加服务贸易出口,而不是简单地把出口增速降下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过去我们贸易出口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但现在我们要培育更广泛的多元化出口市场,比如,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时高时低,但都是正常现象。外贸依存度降低并不意味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的下降,上升也未必说明面临更高风险。

本期嘉宾: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月份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增长6.5%。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3.1%;进口1.21万亿元,增长10.3%;贸易顺差935.7亿元,收窄43.8%,显示国内市场潜力正在加速释放。有分析指出,贸易数据显示,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

在全球贸易环境发生剧烈变动的当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备受各方关注。今年以来的外贸数据,总体表现乐观,“稳外贸”努力显现效果,而其中的趋势性变化,更是值得深入分析。出口放缓、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外贸顺差收窄的趋势会不会延续下去?对于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大市,同时又是外贸大市,如何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本报特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发表看法。

通过结构调整促外贸稳中提质

记者:出口放缓、进口增加,贸易顺差收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外部环境变化,国内人口红利消失、低端制造业外迁,是否也是重要因素?

白明: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表现平稳,这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十分可贵,“稳外贸”见到成效。进口增加的因素主要是:第一,中国经济表现超预期,溢出效应明显;第二,我国多次降低进口关税;第三,去年出台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等利好政策;第四,去年举办了“进博会”,扩大了中国进口的影响力。出口放缓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进而影响了国际市场需求;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三,东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竞争;第四,我国的制造业成本在增高。其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十分灵活,而且其贸易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比如,越南与欧盟签订自贸协定。

胡敏: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字,总体看还是不错的,尽管贸易顺差有所收窄,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适当扩大进口,减少顺差,既有利于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又有利于加快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以高水平的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国内人口红利减少、沿海地区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会对贸易顺差减少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当前国内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外贸结构的调整,促进外贸稳中提质,通过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形成和巩固国内强大市场,同时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

张海冰:我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是要实现基本平衡的对外贸易,所以,长期来看,将会出现进口增加,贸易顺差收窄,外贸依存度降低的走势。出口方面,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需要逐步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加服务贸易出口,而不是简单地把出口增速降下来。影响单月数据的因素很多,还不足以作为进出口出现趋势性变化的依据。从中期来看,比较明显的趋势是,传统的出口重点市场——美国市场的份额将逐步下降,欧洲和日本市场的重要性相对上升,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非洲、中东欧、东南亚的出口将呈现快速增长。

外贸依存度中长期将趋于平稳

记者:有分析指出,贸易数据显示,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从传统的生产型经济模式向发达市场的消费型市场转变,我们已经是内需主导型经济。是否同意这样的判断?贸易顺差收窄、外贸依存度降低,这种势头是否会延续下去?

白明:如果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那么,我国整体贸易顺差收窄就会持续下去。对于“消费型市场”“内需主导型经济”这样的判断,我的看法是,生产和消费是互动,不宜过分强调外需,当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在进一步强化,要更加注重国内市场,“中国生产、中国消费”很重要。当然,扩大内需的前提是,要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对于外贸依存度问题,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时高时低,但都是正常现象。外贸依存度降低并不意味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的下降,上升也未必说明中国经济一定会面临更高的风险。在我们对中国经济做出综合判断时,比外贸依存度数据更有说服力的衡量指标,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主导权的变化。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可能会出现进一步下降,中长期将趋于平稳。

张海冰:对于制造业外迁,一方面,我们不必过于紧张,认为越南、印度等国家将会取代中国的制造业地位,这很大程度上是夸大了,因为制造业本身也是上下游紧密配合的价值链,同时对于一个地区的技术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法律环境甚至生活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来看中国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要做过多干预市场的事,例如人为划定低端产业、落后产能,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关闭淘汰,而是应当在推动这些企业升级转型的同时,逐步通过市场的力量淘汰掉那些真正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

胡敏:从外贸发展方向来看,促进内需潜能释放和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符合我国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在这个阶段,既要稳定内需,也需要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说,我们需要通过构筑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但同时还要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并重的目标。过去我们贸易出口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但现在我们要培育更广泛的多元化出口市场,比如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我们还要从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更多注重规则等制度性开放,贸易顺差有所收窄和外贸依存度有所降低,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开放的结果而不是追求。

张海冰:“从传统的生产型经济模式向发达的消费型经济转变”?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美国等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制造业比重很低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是凭借其货币在全球的特殊地位,可以通过资本项下的顺差来平衡贸易项下的逆差,从中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进口较为廉价的消费品。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无法实现这样的发展模式。而且,我们认为,财富是由供给,也就是生产创造的,而不是由消费创造的。消费是财富实现价值的一种途径,单靠消费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因此,消费型经济不应当成为中国追求的目标,应当以不断升级的供给结构为目标,不断提升新供给能力。

“我们已经是内需主导型经济”,这个判断也是不完全成立的。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是我们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时移世易,当前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外贸出口市场的依赖过高,已经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外部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主要市场可能会逐渐降低增速,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开发。但与此同时,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外部市场,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外贸出口,如果传统的市场走向贸易保护,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做好欧洲、日本市场,以更大的力度来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坚持内外贸“两条腿”走路。

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制造业外迁、内贸增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于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大市,又是外贸大市,有什么产业政策建议?

白明:东莞要打造制造业新高地,强化产业竞争力,不仅要“腾笼换鸟”,也要“腾笼喂鸟”,给转型升级或新来的企业“喂”好的“食物”,通过加速“机器换人”进程等,让更多企业在东莞落户,让一些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过去,东莞的竞争力主要是来自于外部,即来自于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而接下来,东莞要增强内生性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用城市对企业服务的竞争力换回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让城市的产业竞争力转化为外贸竞争力。

胡敏:关键是处理好产业结构的平衡和升级。对于东莞这样的外向型结构和制造业集群优势比较凸显的地区,着力点还是要加快产业升级,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在进一步发挥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产业政策和组织政策,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尤其是要放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环境下,加快传统制造业的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放在延伸全球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上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张海冰:对于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基地,又是外贸大市,面对制造业外迁的问题,应当采取“顺势而为,积极引导”的态度。毋庸讳言,我国要素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技术含量有限、附加值不高,包括对资源环境消耗较大的低端制造业,会退出市场或者迁往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议东莞借鉴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雁行模式”,在简单制造环节外迁的同时,争取将相关产业的研发、设计留在中国,这样就可以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将价值创造能力更高的环节留在国内,同时对周边也形成了辐射、带动和掌控。

针对内贸增加的趋势,我们建议东莞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及时帮助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目前传统的商业渠道也正处在剧烈变革的过程中,传统外贸企业可能一时很难适应,到底是通过分销商走渠道,还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甚至直接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政府不妨多做些信息沟通、助推辅导的工作,帮助有内销意愿的外贸企业尽快打开国内市场;二是制造企业要逐渐提升产品品质,附加更多的软价值。不论是传统内销的企业,还是从外贸转向内销的企业,都应当逐步提高内销产品的品质,并通过研发、设计附加更多的软价值,让中国人用上高品质的“中国制造”,这样才能与扩大进口背景下,成本逐步降低的进口商品竞逐国内市场。

新闻推荐

暑期旅游热卖会5月18日开售

本报讯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之际,旅行社将带来多条旅游线路抄底价。5月18日东莞康辉将在会展国际酒店举行2019暑期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