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活”起来
最近,一则《东莞“硬核”女教师:办公桌养各种爬宠,学生常捉虫送她》的报道在东莞校园圈火了。高中生物老师在办公桌上开起“微型爬宠馆”,学生逐渐喜欢生物学,课堂气氛活跃。无独有偶,南京一名初三学生迷上为昆虫拍写真,将房间改成工作室,饲养近200个品种、800只昆虫,梦想成为地理杂志和纪录片的摄影师,致力动物保护。
我们欣喜地看到,跳出课本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竟是如此令人着迷。众所周知,中学生每天要面对浩如烟海的习题和课本,越往高年级走,课程设置难度越高。此时,各科书本上的知识点常常被学生生硬接受,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来回交叉,能吸收多少,几乎全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技巧。掌握知识,似乎变成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学习而学习,未免显得枯燥了些。
两则报道内容的相同之处,除老师和学生对工作和学习热爱外,更多地让人感受到,知识,已不再局限课本,而是被巧妙运用到学习和实际教学当中。当知识被“物化”后,书本也“活”了起来,乏味的文字多了不少乐趣,学生接受度更高,更容易将所学知识点变成长时记忆。
当然,学习本身就是件“苦差事”,若仅仅因为课堂不够有趣,而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则背离学知识的初衷。笔者认为,让知识“活”起来有一定的必要性,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感受知识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生动的课堂也能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目前来看,此类做法对教师和学生个人素养、业务能力作出较高要求,若非真心热爱,难以长期坚持,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大朗镇第十二届青年集体婚礼新人幸福牵手本报记者程永强摄本报讯5月5日,“挚爱青春浪漫织城”大朗镇第十二届青年集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