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晚晴 学海泛新舟 全民阅读时代,别让老龄群体边缘化
在东城敬老院,朗读志愿者正在为长者读报。受访单位供图
聂震宁。龚艺超摄
王柏全。刘中摄
薛晓萍。受访者供图
朱泓帅。受访者供图
东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阅览室里,老人正在读报。龚艺超摄
近年来,“全民阅读”和“社会老龄化”几乎同时成为热词。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亿。与此同时,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图书年出版量维持在200余种,与每年近50万种的图书出版总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悬殊的数据背后,透露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全民阅读时代下,老龄群体的阅读情况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充满书香的4月,文化周末编辑部将目光聚焦到长者群体。立足东莞,通过走访东莞各镇街敬老院、老人大学、老人图书馆、社区等老龄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带领各位读友共同了解东莞的“老龄阅读”现状。放眼未来,通过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老龄阅读”的对策和未来。正如“全民阅读第一提案人”聂震宁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在全民阅读时代,我们无法将老龄群体边缘化。
●文:张晓敏李彤晖
镇街敬老院“朗读者”带动读书氛围
“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食物发霉"的饮食知识……”4月4日上午9时,在东城敬老院的室外凉亭,助老志愿者王慧正在用纯正的东莞话为长者读书。与其他的读书活动不同,敬老读书会的现场只有一个“朗读者”,她需要放慢语速、提高音量,读到专有名词或者典故的时候还需要停下来进行解释。据了解,像这样的读书会活动,东城敬老院已经持续开展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我们来到东城敬老院后,发现老人家是有认知需求的。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几乎无法获取任何资讯,只能通过别人的帮助去阅读外面的世界。”来自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曾瑞玲是东城敬老院读书会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我们会定期开展类似的读书活动,由助老义工负责朗读,内容以重大新闻事件、饮食健康、安全知识为主,有时候也会讲故事。”
近日,笔者通过走访和电话调查等方式采访了全市31家镇级公办养老机构。在采访过程中,除了两家无法联系外,笔者顺利拿到了其余29家敬老院关于“阅读空间和读书活动”的数据资料。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这29家敬老院里均设有大小不一的阅读空间。其中,只有8家敬老院设有专门的图书室或阅览室,其余21家都将阅读区归纳到了活动室、娱乐室、电视室等。这些阅读空间摆放的均以报刊、养生杂志、健康安全类书籍为主。硬件设施较为齐全的沙田敬老院图书馆,放置了数百册书籍。据沙田敬老院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书籍种类涵括名著、财经、图书等,都由沙田图书馆捐赠。图书馆不仅面向老人,还对市民开放。
“我们敬老院只有3个老人识字,他们偶尔会看书读报。”
“老人家年纪偏大,很多都患有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他们根本无法看书。”
“不是我们不重视图书室,主要是因为老人家身体原因,他们几乎无法阅读。”
年龄大、不识字、报刊书籍字体太小、看书看久会流眼泪等,都成为了长者阅读的障碍。“老龄阅读的状况其实是跟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健康情况直接挂钩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广东各所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访的作家“旧海棠”告诉笔者,“有的长者眼睛不好或者不认识字,需要助老志愿者定时给他们读报读书;有的长者会通过手机、收音机、电视去关注时事、看戏剧、听书等。总体而言,他们基本上都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才能阅读。”
如今,在东莞的各所敬老院里,基本上都会有一支“朗读者”的队伍。他们有的坚持为长者读书读报;有的将新闻和书籍的内容下载下来,通过电视播放给老人看。“我们也想每周为老人开展读书活动,但是志愿者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我们只能尽量协调各方时间开展读书活动。”曾瑞玲说出了开展阅读活动的无奈和难处,由于目前只有一名志愿者能够胜任“朗读者”的工作,东城敬老院从这个月开始每月只能开展一次读书活动。“从这个月开始,我们会继续招募朗读志愿者。但是朗读志愿者要有时间且会听、会说纯正的东莞话,还要有爱心和耐心等,不容易招募。”
公共阅读空间为老人量身打造“悦读”服务
在东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三楼,有东莞唯一的一所老年人图书馆。据了解,这是东莞首个专门为老年人打造、适合老年人阅读的特色图书馆。馆内设有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书画区、棋牌区和多媒体视听区等,为东莞老年人提供书刊借阅和多媒体视听等服务。
笔者在走访过程中注意到,老年人图书馆可供借阅的书籍非常齐全,每个书架上都标注着明细分类,“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学”“自然科学类图书”“社会科学类图书”等均涵盖在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图书馆的内侧有一个专门放置“大字号”书籍的书架。据老年人图书馆主任周崇弘介绍,因为大部分老龄人的眼睛看不清,所以专门购置大字图书供他们阅读。除此之外,图书馆内还配有老花镜、眼药水、头晕药以及新鲜的绿植等,希望为老年人营造更适合他们的阅读空间。
除此之外,老年人图书馆还会定期开展各类“老幼共学”“老龄共读”交流活动。“我们去年暑假期间招募了一批老龄志愿者在馆内教少年儿童国画和书法课程。”周崇弘说到在建馆之初,将少儿图书馆和老年人图书馆选址在同一个地方是极具意义的,希望打造一个老幼相扶的阅读空间。“我们一直在规划筹办"老龄人读书俱乐部",希望为老年人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我们还在促成与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合作,希望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在东莞各个镇街,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人图书馆,但是笔者在各个图书馆基本都能找到几个“资深”阅读爱好者。在2017年获得“东莞市阅读之星”的叶树根老人,是一位常年泡在大朗图书馆的92岁老年读者。除了天气原因,叶树根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大朗图书馆,据大朗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叶树根一般下午4时到馆5时左右离馆,由于阅读时间久了会流眼泪,所以老人家每半个小时会放下书籍到外面转一圈,再回来继续看书。除了跟大多数老人一样偏爱养生类书籍外,他还喜欢看天文、地理、历史、摄影等方面的书。
如果说公共图书馆在为“敬老悦读”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空间,那么东莞市老人大学主要承担的则是为老龄人提供各类特色阅读课程。“我们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班,但是国学班、朗诵班、英语基础班、古诗词鉴赏班等相关课程均吸引了不少老龄人参加。”老人大学管理部部长李佩玉告诉笔者,“这些课程对学员有阅读要求。例如朗诵课,我们每节课都会选取一些中外经典或者老龄人关注的书籍,节选段落进行诵读和学习。”
“我平时都会在家看书,比较喜欢看中国名著、励志类书籍。”今年已经62岁的李阿姨是老人大学朗诵班的学员,“我退休前是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的医生,当时工作太忙了,现在退休后空闲下来就想学习和看书。”据了解,朗诵班上的学员基本上都有阅读习惯,李佩玉说,在老人大学求学的学员基本上都是有求知需求的,他们身体健康,想学知识,所以他们的阅读情况会比较理想。
巷口书香项目志愿者化身“悦读大使”入户读报
4月17日下午,家住莞城教场街的孔锦欢老人正站在门口晒太阳,看见志愿者们朝她走来,迅速回屋收拾一番腾出地方,准备接受“读报服务”。据了解,北隅社区从2017年开启“关爱长者,敬老爱老”项目,组织社工定时轮流拜访身体不便的老人,为他们读报读书,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老年人其实很喜欢这种上门拜访的读报活动。”莞城北隅社区服务中心社工欣怡告诉笔者,“去年,我们组织小学生入户为老人读报、朗诵诗歌,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今,北隅社区为不同需求的老龄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服务,行动方便的老龄人可以直接到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看书读报,对于身体不便的老人则定期安排“入户读报服务”。
与此同时,石碣镇水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巷口书香”移动书堡阅读项目——“悦读大使”为老读报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志愿者化身“悦读大使”走进高龄独居老人家中,为他们送上最新时事热点和社区话题,增进老人对社区、社会资讯的了解。
在水南社区,“悦读大使”活动自2016年开展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与其他社区一样,相较于老年人的阅读状况,他们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社区内的老年人多数不识字,阅读活动推广起来很难,所以我们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水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叶健锋说。
在走访中,笔者发现东莞各社区都已建成能基本满足老年人阅读需求的阅览室,但主动走进其中阅读书报的老人,终究还占少数。在各个社区阅览室,一般只有三五个老人在读报看书,并且每每总是那几位老人。“入户读报”活动,正在填补东莞老年人阅读推广的空白。
“因为不识字,又不能长时间看电视,我一般只能通过收听收音机了解外界的信息。”孔锦欢说,她很喜欢社工与志愿者们“打扰”她,听他们读书籍和报刊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社会新闻与养生知识,还可以与志愿者们唠唠家常。
■“敬老悦读”大家谈
全国政协委员、“开展全民阅读”提案第一提案人聂震宁:
“以读养老”打造适宜阅读空间
既然我们都在说“全民阅读”,那么就肯定不能将“老龄阅读”边缘化。不仅不能边缘化,我们还要提倡更多人关注“老龄阅读”。
在前几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叫做“竹间老人不读书”的文章,里面引用了蒋雯丽在广州“南国书香节”说过的一段话,她说中国长者喜欢唱歌跳舞,就是不爱阅读。所以我觉得,要做“助老悦读”就要从关注和了解老年人这个群体开始,了解他们为什么不阅读,了解他们阅读的难处,为他们构建合适的阅读环境,改变他们对阅读的认识,让他们感受到“读以养老”。
除此之外,政府以及养老机构需要起到带头作用,政府需要投入资金去推动“老龄阅读”,养老机构需要建设更多适合老龄人的阅读空间。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社会公益力量的加入,开展更多适合长者参与的阅读活动,带动老年人阅读,用活动让更多长者“读起来”。
莞城图书馆馆长王柏全:
面向老龄群体推广数字阅读
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阅读需求。莞城图书馆作为一家集艺术、文史类图书和古籍收藏研究为特色的专业化公共图书馆,一直受到莞城乃至全市老龄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其中,我们的荣誉馆长杨宝霖先生每月举办的讲座活动,更是吸引不少老龄读者前来参与。
我们在努力促成与旗山学院(老人大学)的合作,希望通过批量借阅和定期更换的方式,将书籍放置在老人大学的图书室。同时,我们还希望老人大学可以作为莞城图书馆的服务点之一,实现通借通还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热的数字阅读,我觉得也值得在老龄人群中进行推广。他们通过手机或者电子阅读器,随时随地看自己想看的新闻和书籍,还可以通过控制屏幕随意放大字体,正好解决了老龄人需要看大字号图书的问题。
“银龄书院”创始人薛晓萍:
计划出版大字号原创图书
“银龄书院”自2006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做“敬老悦读”服务。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书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对于长者而言,读书却并不容易。书籍字体太小,很多长者需要同时佩戴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才能阅读;现在的书籍多数是白底纸,长者看久了就会流眼泪;一本450克的书籍,对于老龄人和年轻人是完全不同的重量;纸质的张力对长者也不友好……
近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为更多有阅读需求的长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我们在计划出版大字号纯原创图书,让长者阅读他们自己的故事。我们还希望联合专业机构,为长者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回归初心,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寻找更多适合他们的阅读方式,让这些银发老人重拾“阅读力”。
对于未来规划,“银龄书院”希望将活动延伸到更深远的角落。举个例子,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但是有留守儿童的地方就会有留守老人,又有多少人在关注他们呢?我希望联合社会力量为这些留守老人做点事。
全国读书会联盟(筹)副秘书长朱泓帅:
让更多有能力的老人成为“领读者”
去年年末,“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首届助老阅读领读者”培训班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领读者,培训班吸引了社会上不少关注“敬老悦读”的有心之人参加,这对于推进“老龄阅读”工作有很大促进作用。
此外,我觉得推动更多有能力的老年人成为领读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老年人领读老年人,知己知彼中更能理解群体的阅读需求;以同龄人影响同龄人,在固定群体中将阅读氛围“做”起来。社会上其实有很多老年人都具备领读者的能力,他们缺少的只是规范的培训以及阅读的环境。
社区也是“助老悦读”的突破点。近年来,北京各个社区活动的目标群体基本都以老年人为主。他们会在每个周末或者节假日开展类似于书画、灯笼制作等活动,我们只要在这些活动基础上增加图书主题环节,便能达到“敬老悦读”的效果。
■观察眼
从阅读开始,关注长者文化生活需求
整个4月,借“世界读书日”的春风,“全民阅读”话题已成为文化周末编辑部的关注热点。在调查和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新华书店一楼有青少年读物的推荐书架,二楼是学生读物、三楼是幼儿读物,偏偏没有专门的长者阅读专区。各个公共图书馆都在踊跃地开展各类亲子共读、青少年阅读等活动,却鲜少开展针对长者群体的读书活动。东莞各镇街共有上百个读书会,基本上都是针对年轻人群……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但是年轻人终究有一天会老去。“关爱今天的长者,就是关爱明天的我们”,作为媒体,我们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文字,让社会了解长者群体的阅读现状,同时呼吁各级政府、公共阅读空间、民间读书组织等能够走出来,在老龄社会已经来临的当下,从阅读开始,共同关注老龄群体的文化生活需要。
新闻推荐
“释放的能量 叶向明油画作品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在艺术前沿领域产生持续影响力
展览开幕式现场。叶向明作品梦之旅系列NO.100200cmx180cm2015年叶向明作品蓝之调系列NO.80200cmx180cm2009年日前,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