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东莞指数测评”首次发布的背后 “行走东莞”促城市精细化管理蝶变
以“行走东莞”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图为凤岗城管分局邀请人大代表开展“行走凤岗”活动。东莞城管供图
扫一扫,看2019年3月全市“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排名
打造“干净、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这是摆在东莞面前的重要议题。日前,东莞市城管委办、东莞市文明办联合发布2019年3月份全市“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排名,这是该榜单的首次发布。发布会邀请了东莞市人大代表刘亚亚、东莞市政协委员殷毓德对3月份“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排名进行点评。
“洁净城市”专项行动被纳入2019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东莞市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由此衍生了“洁净东莞指数测评”。东莞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城市洁净程度向国内一流城市看齐。殷毓德建议,“洁净东莞”行动需要构建一个良性的长效互动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环卫部门逐一落实、市民自觉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热下冷”现象亟须改变
殷毓德以东莞市政协委员身份,被邀请参与“行走东莞”行动,见证了“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榜单的出炉。
不久前,包括殷毓德在内的东莞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深入到企石、石碣、望牛墩和南城等镇街的村(社区)就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问题暗访调研,收集到了许多一手资料。
暗访组成员发现了不少问题,像企石镇清湖社区的清湖农贸市场占道经营情况比较突出,一些经营户甚至霸占公共停车位摆卖兜售商品;石碣镇刘屋村的私搭乱挂、城市“牛皮癣”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望牛墩镇下漕村委会不到50米的路面上,各种生活垃圾被任意丢弃、散落一地……
此次暗访结果对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领导班子触动很大,在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形势下,东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也更加暴露出管理粗放、城市洁净度不高的痛点,要继续破解难题。
今年,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东莞市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建设,要突出以品质取胜,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是重中之重,为此,东莞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决策部署来抓。
4月16日,东莞市召开2019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攻坚克难,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力度,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
“现在罗列出的图例是全市环境较差的厕所,还有比这些更差的,甚至要打上马赛克。这样的环境,老百姓怎么会满意呢?”在发布会上,东莞市城管委办公室主任、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指着屏幕上的PPT感慨地说。
郭怀晋说:“城市"六乱"现象仍然突出,与东莞提升城市品质的要求极不相符。机制不全、以机制促提升的措施不足、"门前三包"责任制未得到落实、市民群众"自扫门前雪"意识淡薄,导致城市精细化管理呈现"上热下冷"的现象。”
“四统一”保证考核公平性及合理性
今年3月,东莞市城管委办开始每月组织对各园区、镇街“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测评。根据此次测评结果,全市“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整体分数偏低,大部分镇街在80分以下,松山湖、南城、东坑名列前三,石碣、望牛墩、企石排名垫底。
针对存在的问题,殷毓德表示,要加大各镇街园区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杜绝乱摆卖、乱停放等现象,整治农贸市场的卫生状况。同时,要加大各镇街园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比如,多方筹集资金硬底化村道建设,解决垃圾存放、转运及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建设。
每个镇街的基础和环境都不同,如何最大限度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及合理性?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创业认为,“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侧重点是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城市洁净度是检查和考核的唯一标尺。“不管各园区、镇街的经济实力强弱、基础设施新旧、常住人口多少,干净整洁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只要提高重视、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每一个园区、镇街都可以做到。”
如何确保公正性?这个话题备受外界的关注。陈创业告诉记者,检查过程做到“四统一”。包括:统一检查时长,原则上每个村(社区)检查时间约2个小时;统一检查内容,所有村(社区)检查范围和内容均统一;统一标准尺度,对照检查评分表,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统一上传图片,专门设计了一个考核APP,每个园区、镇街都有一个账号,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检查发现的问题,并及时落实整改。
“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出炉,如何保证取得预期的效果?郭怀晋表示,对于排名的结果运用有三种形式:一是每月或季度召开新闻发布会,“两代表一委员”对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园区、镇(街)情况进行点评,并在媒体宣传或曝光;二是以“一封信”的形式反馈给每月考核排名最后五名的相关园区、镇(街)主要领导;三是将约谈、问责事项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范畴。
以“行走东莞”促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
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行走东莞”专项行动,成为东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近期,记者跟着走访体验了一回。
疾驰的商务车停靠在东城街道牛山社区路边,此处是进入社区的入口之一,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等多人下车,步入巷道。
“上午刚参加了"洁净东莞"活动,到东城牛山走访是上车后临时决定的,就是要随机进行实地走访。以"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巡查,实实在在找问题。”郭怀晋说。
喻丽君、郭怀晋一行边走边看,特别留意巷道是否进行保洁、民宅周围是否堆放杂物、垃圾桶是否配置到位等细节。
在巷道一处近3米高的平台,大家停止了脚步,这里杂物堆放得很多,显得混乱。喻丽君说:“杂物堆放太多影响环境,需要进行清理。同时,垃圾桶有脏污要及时清洗,出现破损要更换。等巡查结束后立即通知属地管理部门。”随行人员拍下照片,记下了巷道位置。
这是“行走东莞”行动的一幕,实实在在地巡查、找问题、改善提升,已逐渐成为常态。“行走东莞”就是要直奔一线、直面问题,最直接、最直观地掌握了城市管理的真实状况。
2019年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透露,东莞市四套班子领导将带头参与“行走东莞”行动中;各镇(街道)主要领导每周行走不少于一次、时间不少于半天;分管领导行走时间每周不少于一天,每两个月覆盖辖区内所有村(社区);村(社区)书记对辖区范围行走每周不少于两次。
更多力量陆续加入城市精细化管理队列。据悉,市城管委办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城管监督员参与检查工作,每月组织市民群众参与“洁净城市日”活动。此外,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将市民满意度作为考核评分的内容之一。
随着“行走东莞”的深入开展,东莞加快建立全民参与、镇街部门齐抓共管的精细化“大城管”格局。
年底前80%以上村(社区)要达标
东莞将通过狠抓“三大沿线”整治、“洁净城市”“厕所革命”“点睛亮景”四大专项行动,努力提升市容环境品质。除此外,东莞将每月10日定为全市“洁净城市”活动日,市、镇、村三级由领导带头开展全民大清洁活动。各村(社区)按照2—3名/平方公里建成区的标准配备专职的环卫监督员。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庆前,市区、松山湖和各镇中心区将全部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年底前,80%以上村(社区)要达到干净整洁、乡村保洁管理水平逐步向中心区看齐的要求。另外,东莞将对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设立大件垃圾收集点,减少二次污染。
郭怀晋透露,“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将分阶段有序组织实施。2019年内,市区、松山湖全域和各镇中心区达到干净整洁,通过政府主导,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作用,构建“洁净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并基本成型;到2020年底前,全市所有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环境治理新格局;2021年底前,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将阶段性工作成效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全市城市洁净程度向国内一流城市看齐。
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志锋看来,提高城市洁净程度,最终得益的是市民群众,所依靠的也是市民群众。叶志锋说,需要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实施和落实多项举措。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各镇村制定村规民约,让这些措施做法家喻户晓,并组织群众互相监督;适度处罚执法,对个别拒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乱丢乱倒、乱拉乱挂、乱摆乱卖等行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处罚,形成典型案例并广泛宣传;开展文明评比,鼓励镇村定期开展“文明户”“卫生户”评比工作,并公开通报表彰。
殷毓德认同这一做法,他说:“要加强卫生综合整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村)民的认知,凝聚社会共识,群策群力。”
殷毓德建议,各镇街园区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并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政绩挂钩,建立详尽、明确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
南方日报记者何建文
■对话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
未来将公开点评“五个最差”
城市精细化管理如何进一步突破?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就“洁净城市”专项行动、“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等话题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问:“洁净东莞指数测评”与之前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有何关联?
郭怀晋:“洁净城市”专项行动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开展“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就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框架下,将精细化管理考核占比最高、问题最多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两大部分内容抽出来,单独作为一个专项工作进行评比。
问:接下来,东莞在强化“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方面有何措施?
郭怀晋:为强化“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对各园区、镇(街)的指引作用,切实提高基层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和问题整改效率。市城管委办计划在“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点评当月全市环境卫生“五个最差”,即:“最脏乱差的村(社区)”“保洁最差道路”“最脏乱差的集贸市场”“最差公共厕所”“最差垃圾转运站”,以上村(社区)连同保洁公司、负责机构等均在媒体上曝光。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孙飞从深圳蛇口所处的南山北瞰,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创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