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度学习实验 松山湖中心小学 全人课程3.0版精彩亮相
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学常态。图为研讨会期间的展示课堂。受访机构供图
4月15日至17日,“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校长研讨会暨“全人课程”跟岗式研修领航班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举行。受访机构供图
“最好的基础教育,并非塑造"谁",而是点燃"我"。用融通式的校本课程设计,成全一个生命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文理想在这个时代的动人回归。”这是广东教育2018创新案例评审给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全人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颁奖词,该项目获评十大优秀案例。
4月15日至17日,为期3天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校长研讨会暨“全人课程”跟岗式研修领航班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举行。全人课程3.0升级版——深度学习实验首次在教育同行面前亮相。
何为“全人课程”?松山湖中心小学建立起了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主题活动课程和谐共进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把“人”写进教育核心,被众多学者专家称誉为“全人课程”。
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获全场点赞
“听到这样动听的音乐,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温暖的春天,春风正轻轻地拂着我的脸颊,而在一个小小的花圃中,一朵花正在盛情开放,春风轻抚着她的花瓣,春风是那样的柔和,那样的温暖,忽然春风开始奔放了起来,吹起了美丽的花蕊,春天中的一切都被春天的风吹进了我的心里。”
“静静的听着音乐,我仿佛看到了傍晚时,街边的长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时而望望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时而两人低头悄悄地说话,时而又仰天大笑,时而又静默不语,好像在回忆他们逝去的年华,旁边一盏闪着的路灯,一棵榕树上的乌鸦嘎嘎地叫着,将这和谐的画面搅得极不平衡。”
……
这些文字来自研讨会所展示的一堂语文课上,松山湖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月光曲》课堂上,用5分钟时间写下的文字。在台下听课的校长纷纷为学生语言文学实践应用能力点赞,对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时校长带领着我们语文老师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语文课程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校语文老师陈小燕说。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题组织学习,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学校语文课程组探索了串联性阅读、生成性语用、阅读指导课、习作指导课等多种课型,研讨会当日展示的正是一堂串联性阅读课,通过引导学生初读习法,精读习法、串读习法到实践运用,从《月光曲》串联到《蒙拉丽莎之约》,学习作者巧妙运用联想的表达方法。最后实践运用,聆听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引导学生凭借音乐展开联想写下来。从认知语用到实践语用,帮助学生真正习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常态化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
不止是语文教学,在松山湖中心小学,像这样的课堂涉及面涵盖了全校所有学生、所有老师和所有学科,深度课堂实践在学校遍地开花。
科学展示课上,一名学生展示了自己研究的“会跳舞的泡泡”吹法,当堂展示时泡泡能弹跳162下,惊艳四座。学生分享经验时说道,这得益于在网络中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研制,“后来我分析了配方中每一种物质的作用,然后利用探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就研制出了配方。”甚至面对嘉宾提问甘油在其中的作用他都能够自如地应答。江西婺源第五小学校长王燕飞赞叹孩子了不起:“他们会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自主探究,这种不局限于课堂实验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立项于广东教育学会,专家学者称之为深度学习实验。实验两年多以来,课程改革直指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语文“主题教学”、数学“问题教学”、科学“现象教学”、音体美“1+X教学”……各学科打造深度学习课堂,根据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实施适合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目前研究已进入课型、课理阶段,正通过教学结构化探索,着力构建各学科教学模型。
课堂无边界。除了每一堂以铃声为始末的课程外,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学变革还延伸到了寒暑假的学习中。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寒暑假像是“生活超市”,作业则被打造成为“超市货品”,以必选和自选两种形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完成,每一份作业都有专属自己的印记。
作业设计过程中,以学生兴趣为驱动力,符合课程要求,贴合学生心智,注重协同交往,最大可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最后,依据深度学习的六项能力,来评选“深度学习达人”。“评价标准的指向便是能力培养的方向。”松山湖中心小学英语老师吴婧认为,这一过程是对学校“全人课程”的小学理念的另一种诠释。
“它不是实验室一样的状态,不是为了参观、接待、展示,而是平时老师就这么去讲,学生平时就这么去学。”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坊成员从最初各学科课例研究工作坊成立的49名教师,现已经发展到72名教师。随着教学变革的深入,深度学习和深度课堂也成为了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学常态。
深度学习“教、学、场”研究独具匠心
如何践行深度学习,松山湖中心小学用行动证实,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其中的关键诀窍凝练成一句“九字真言”,便是“要素导航、听课革命、思想赋能”。
“长期以来,教师要么依据自己的经验而教,要么依据课表、教参而教,并非为深度学习而教。”在校长刘建平看来,教育的方向比努力和速度更重要,而把握深度课堂的方向,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操作要素为教师导航。
因此,学校提出学科深度、交往深度和思维深度,分别对应深度学习六大能力,引领教师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同时,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尤其注重营造开放包容、平等对话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就是老师口中的教学“场”的构建。
“教师站在高处来看学科教学,打通学科知识的无意识、碎片化教学;要深入了解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恰到好处地把握不同年级、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分寸。”专家指出,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的过程,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然而,照着一个理想中深度课堂的模样,教了,也学了,深度学习就真正发生了吗?这也成为了刘建平和他的教师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课堂观察,教师称之为"听课革命":从"看教师"转变为"看学生",从"看场面"转变为"看焦点"。”因为相信,学生获益才是真正有效的深度学习,学生有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哪个环节遇到了学习困难,能否真正掌握并运用所学等,这些都成为课堂的观察要点。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曾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学业素质能力评价实验——ACTS学业素质能力评价,这是基于大数据支持的一种新型评价技术。它对松山湖中心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进行了素质能力测评,结果显示,学生习作平均得分率80.2,远高于校际平均得分率72.0。同时,在知识型教学、技能型教学、能力型教学三类中,测评结果显示学校属能力型教学。这其中,“深度学习”在全校的推广应用功不可没。
“在知识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的今天,教会学生"会学"——拥有深度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问题解决学习成为深度学习校本化的基本模式。”
松山湖中心小学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落实在“教、学、场”的实践应用,独具匠心,将其“塑造精神生命、开琢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这一课程目标落到实地。
就在今年1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新课程研究》杂志对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进行了大型专题报道。14篇文章,从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课堂构建路径、各学科应用、课堂观察研究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剖析,贡献了松山湖中心小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在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能力,在能力的平台上形成素养,是深度学习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松山湖中心小学在深度学习上的探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韩宝江评价说:学校以要素导航、听课革命、思想赋能为策略促进“教、学、场”的变革,培育深度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取得了具有突出特色的成就。
撰文:毛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心与天游——郑瑰玺大景花鸟画展”将于4月26日起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第一、二展厅开展,展览将展出多幅郑瑰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