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好人”名单近日公布,南方号挖掘动人事迹 好人故事多 充满爱与善

南方日报 2019-04-02 06:46

3月28日,2019年第一季度“东莞好人”发布仪式举行,15人获评“东莞好人”。图为“东莞好人”上台接受采访,讲述他们的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摄

路遇车祸出手相救的医生谭志明,长期扎根教育事业的校长吕文彬,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外来务工者郭立远、梁靖,合力勇救跳海轻生女子的陈庆球、梁金海、冯志强……近日,东莞市2019年第一季度“东莞好人”名单正式发布,共有15名来自各行业、各阶层的模范人物获评“东莞好人”,其中助人为乐类6名、见义勇为类4名、敬业奉献类5名。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精彩石碣”“虎门太平”等南方号纷纷发布相关文章,挖掘好人事迹,用动人故事传递东莞正能量。

见义勇为?本能选择彰显责任担当

如果路遇在车祸中受伤的人,你将怎么做?2月25日傍晚,南城医院的骨科医师谭志明行至莞长路时,发现一起车祸。伤者约50多岁,受伤昏迷,血流一地,嘴里有呕吐物,虽有呼吸和心跳,但随时有窒息的可能。他二话不说立即单膝跪地,与另外两名从医的路人为女子施救,直到救护车到来。

其间,谭志明的手指被伤者咬伤,但他并未因此而停止救人。谭志明说,路遇伤者下车施救,是医生再正常不过的本能选择。

“作为一名医生,我肩上所背负的是患者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在谭志明看来,在医者的天平上,医术和医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孰重孰轻,必须用心善待每位患者。这也是祖辈父辈从小就教给他的“医者精神”。

遇见危险,普通人也一样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去年10月13日14时许,虎门威远岛海战馆左前方的放生台上,传来紧急的呼叫声。一名河南籍年轻女子尤某在放生台最远处的栏杆边伫立多时后,忽然翻越栏杆跳入海水之中。

所幸,这一幕被虎门集团交投公司所属诚安公司的冯志强发现,他立即用对讲机呼叫同事支援,并就近取出救生圈抛向女孩跳水海域。危急之际,冯志强的同事陈庆球也赶到事发现场,衣服也来不及脱就翻过护栏跳入水中,把救生圈套到女孩身上。随后,同属一公司的梁金海也飞奔赶到,奋不顾身跳下海,竭尽全力把女孩往几十米外的岸边推。

通过10多分钟的合力营救,成功将该女孩救上岸。他们三人均年过半百,多年来曾数次下海救人。“看到有人掉下海,我认为人命关天,救人是出于本能,这也是我的工作职责所在。”梁金海说。

爱岗敬业?扎根一线攻坚克难

如果说见义勇为者的善举温暖了东莞,那么爱岗敬业者的辛勤耕耘则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希望。

周建平是市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在东莞从医25年,他一直坚守临床一线,守护一方健康。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到外科主任,他带领东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逐步发展壮大。

上世纪90年代,东莞还没有心胸外科专业,更没有专科医生。不服输的周建平毅然选择了心胸外科专业,并逐步地将这个科室发展壮大起来。在他的带领之下,通过接近20年的开展,东莞地区的微创胸外科体系也创建起来,还有了地方规范和一批专业人才。目前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有85%以上都是通过微创技术来完成的。

二十多年来,他无私奉献,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全程参与和深入拓展全市心胸外科专业,见证了东莞市心胸外科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杂到精的过程,目前全市心胸外科医生专业队伍已超过100人。

同样始终坚守岗位,扎根一线的还有袁崇焕中学的校长吕文彬。因为内心的教育情怀,想有一块“试验田”,他长期扎根教育事业,尤其是担任校长7年多来,全身心投入,以校为家,几乎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全身心扑在学校工作上。不争荣誉、不计得失,德育为先、教研成果突出,主讲公益讲座120多场,带动全体师生同心同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优质品牌学校。

吕文彬说:“我做了七年半的校长,我是用心做校长,也就是说我一门心思扑在学校上,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一门心思扑在师生上,只要你用心去做,不管你做哪一行,都能做好事干成事。”

助人为乐?“能拯救一个人是很荣幸的事”

2月21日上午,滴滴热血从郭立远的身体里缓缓流出。经过近300分钟的采集,加拿大医务人员领取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的造血干细胞将给万里之外焦急等待的外国友人带去希望的“生命种子”,一场跨国的生命接力从此开始,郭立远也成为全省第15个涉外捐献造血干细胞者,而他也成为东莞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涉外捐赠者。

郭立远是河南省南阳人,就职于东莞市桥头镇力嘉包装有限公司。他热心公益事业,平时经常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奉献爱心。2014年11月他在桥头镇参与无偿献血时,自愿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全世界有很多等待捐献的患者,我能拯救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那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郭立远说,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心存误区,不清楚捐献过程,因而不愿意捐,现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破除他们的误解,希望能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来。

在郭立远捐献成功后的第四天,又一位东莞人来到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细胞采集室。梁靖是东莞市水霖实验学校的一名英语老师,2018年10月16日,梁靖收到来自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传来的一封邮件。

“我可能和一名患者匹配上了。”梁靖将收到的信息告诉身边同样献过血的朋友。20日上午,他在给孩子们上完两堂课后,动身来到广州。时间一分一秒缓缓流淌,随着梁靖的200ml造血干细胞被成功提取,患者与死神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远。看着患者亲笔写下的感谢信,梁靖由衷地祝愿他早日康复。

梁靖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什么特别,但作为老师,言传不如身教,“老师亲身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样一件事情,救了别人的性命,比在书本上课堂上口头上讲道理,更能诠释什么叫做乐于助人。”

新闻推荐

东莞至深圳高速路拥堵段将改造

【深圳商报广州讯】(驻穗记者姚嘉莉通讯员粤交综)记者4月1日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珠江口东西两岸地区共规划建设6条公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