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南城国际商务区升级 将提高品质和建设标准,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国际商务区
近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发布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大调整申请的批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本次调整范围位于南城街道,由三元路、东莞大道、环城路和宏图路围合,调整范围面积为214.25公顷。记者获悉,今后南城国际商务区将提高品质和建设标准,升级为7天24小时活力的“东莞国际商务区”。本次公示时间截至3月30日。
国际商务区是重要载体和标杆
《公示》称,2019年3月,东莞市人民政府拟对《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重大调整,现已形成了重大调整申请,公示期间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记者了解到,原控规区位位于中央活力区中部,行政文化中心与南城总部基地之间。由三元路、东莞大道、环城路和宏图路围合,面积约2.14平方公里。从原控规实施情况来看,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有所建设,但功能开发较为缓慢,路网系统尚未完成。此外,已出让用地有18宗,其余为空地和水涧头村。
《公示》对《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进行了解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东莞以“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战略目标,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建设,国际商务区是重要载体和标杆,要求提高品质和建设标准。此外,调整符合总体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衔接相关规划与已批项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7天24小时活力东莞国际商务区
本次调整思路,一是将《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名为《东莞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根据上位规划和市政府原则同意的东莞国际商务区城市设计优化方案,进一步明确东莞国际商务区的定位、调整规划结构、丰富功能内涵、优化道路交通、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和景观品质,打造7天24小时活力的东莞国际商务区。
《公示》称,东莞市域要求形成发展有序的“三心六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应与松山湖区域创新节点和滨海湾区域服务节点功能互补,协同互劢,国际商务区应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顺应中央商务区向中央活劢区发展的新趋势,采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建设新理念、新技术。同时,解决原控规地下道路与综合管廊实施协调、以及功能单一、活力不足等开发实施具体问题。
调整看点
1.优化功能定位
依据市总规已确定东莞国际商务区的发展方向,整体定位坚持以商务商业为主导功能。根据市政府同意的城市设计方案,将打造7天24小时活力的国际商务区,用地规划转向丰富、多元、混合。
2.调整规划结构
由原规划”一心,两翼,三轴,三节点”调整为“一心、两轴、一带、四区”,形成大疏大密的空间形态。
3.完善交通体系
坚持“小街坊、密路网”,并与轨道交通紧密联系,打造立体多层慢行网络。完善地下道路规划,更加务实高效。
4.提升空间环境和景观品质
从原规划关注经济性转向提升环境品质,增强地区活力和人气;从重视建筑物本身质量,转向强调公共空间品质。
5.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对比原规划,增添高素质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作为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的竞争力优势。
如何提意见?
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大调整申请的具体内容,已在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网站(http://land.dg.gov.cn)公示。市民有意见与建议的,可在公示期内,通过以下方式提出:(一)网站留言;(二)发送电子邮件到dgzrzyghbzk@yeah.net。有效的反馈意见,将作为规划审批的参考。
新闻推荐
上海警方侦破特大假冒商标案,涉案金额逾亿元 十万件假冒奢侈品牌销往全国
据新华社电上海警方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警方近期破获一起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在沪、粤、苏等地抓获以吴某为首的犯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