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 中医院医师教你保健养生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万物复苏。
昨日,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王晓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季节接诊的患者多数是因春困、脾胃病前来就诊,腹泻、腹胀的患者也不少。还有不少市民是专程找到治未病科中医师想要调理身体。
王晓晴说,惊蛰前后全国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此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惊蛰时节的保健养生,可以这么做。
●防“倒春寒”莫急换春装
起居上,王晓晴提醒,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因此,惊蛰时人们不要急于换上春装。
尤其是老年人、小孩以及孕妇等,更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做到冷空气到来之前就及时添衣,莫急于减衣,顺应天气。
●多食温热食物和野菜
惊蛰是阳气升发的季节。王晓晴说,饮食上,市民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以壮阳。如韭菜、洋葱、大蒜、魔芋、香菜、生姜、葱等,这些食物性甘味辛,可顺应节气使人体阳气升发。
惊蛰时还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还有,可多食野菜有益健康。惊蛰以后,野菜陆续上市。野菜吸取大自然之精华,其营养丰富,有些本身就是药材,多食有益健康。
●选择和缓的运动方式
在中医看来,惊蛰过后,自然界呈现复苏之势。王晓晴说,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应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
王晓晴建议,放风筝也是特别适合在春天里进行的一种运动,大家可去尝试。到旷野郊外去放放风筝,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的特点。
●力戒焦躁勿妄动肝火
王晓晴说,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
尤其是老年人,易发怒,易发眩晕、中风等疾病。年轻人则因春季阳气骤然上升引动体内热气,如果此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则易出现长痤疮、怕热出汗等症状。
因此,惊蛰时要重视情志养生,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绪,学会通过转移等方法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链接/
药酒虽好也不能乱喝
东莞时报讯(记者李春燕)说到养生,不少人会想到药酒。药酒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许多市民家中都喜欢泡药酒,偶尔喝上一杯。到底喝药酒对身体是否真有那么好呢?
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蓝燕红说,药酒有补益中气、提升阳气、活血通络的作用,适当服用能达到治病防病的功效。部分药酒日常饮用也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药酒是药,要对症服用才能有效果,而且饮用药酒的量和时间都是有讲究的。
蓝燕红说,饮用药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饮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饮1次,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而调整。药酒通常应在饭前或睡前饮用,同时以温饮为佳,吃饭时不宜喝药酒。
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药酒。蓝燕红说,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一般不宜饮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能较强的药酒;就年龄而言,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较为缓慢,服用药酒的量应适当减少;儿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如病情需要,也应注意适量,或尽量采取外用法。
新闻推荐
东莞举全市之力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进重大平台项目建设 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大会暨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全线动工仪式现场位于东莞大朗的“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