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有一种传承数百年的凉茶,是清热消暑、去湿解毒的药草配成,男女老幼四季皆宜 春明茶流传500年清明时节“土方”制
煲制好的春明茶
路边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其实就是制作春明茶的草药
将清洗干净的草药切碎
81岁的刘婆婆制作春明茶已四十多年
刘婆婆家楼顶也种满了常用的草药
切碎的草药晾干后,随用随煮
特别报道60
大朗镇
策划:谢红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文 聪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广东人喜好喝凉茶,虽不甘甜,更多的可能是苦涩,但却代表着家乡的味道。在东莞,就传承着一种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土方凉茶”——春明茶。这种只在每年清明前后制作的凉茶,如今已被列入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人刘金玉老人昨日坦言,由于所需草药繁多,制作工序繁琐,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春明茶,并把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摆宴席时专备春明茶
岭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湿热、冬天干燥。人们感觉体内容易“上火”或“热气”,先民们为了除湿去热,在长期探索中摸清了一些野草的药性,他们将这些有清热消暑、去湿解毒的药草配成许多杂方不一的“土方凉茶”,成为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特饮”。
每年清明节,大朗镇的村民们在拜山扫墓的归途中都会采摘一些熟悉的、无毒的植物作为原材料,然后洗净、晒干存入坛内挂起,配成春明茶,又名“清明茶”。性凉而不寒、味甘而不苦的春明茶有着除湿去热、清热消暑等作用,家里人身体不适或生病时熬制服用,具有很好的疗效。
这种凉茶的做法早在明朝中期,就已经在东莞出现,后逐渐在大朗全镇盛行,人们娶媳妇、嫁女儿等摆宴席时,除了菜肴、饭汤、水果饮料外,还需要准备春明茶。因为喜宴一般都是多油多盐、火候十足的“重口味”的菜式为主,有些客人多吃的话可能出现上火、胃胀等情况,因此主人家还会专门准备春明茶,以防宾客酒足饭饱后出现不适的症状。
清明节当天采摘最佳
刘金玉老人住在大朗镇水平村,今年81岁的她春明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记者在刘奶奶家看到,制作春明茶的工具一应俱全,有用于对采摘来的药材进行切割的铡刀、用于对均匀切割后的药材进行蒸煮的蒸笼、盛放蒸煮后的药材便于放置太阳底下晒干的竹筛、专门熬制中药的药罐等。
据刘奶奶介绍,制作春明茶的药材种类繁多,以荔枝叶、金银花、雷公根、红背菜、田基黄等百余种植物。不一定都要采摘齐全,三、四十种草药也足以做成春明茶。“采摘时间通常集中在清明节前后几天,以清明节当天采摘的最佳,那时候的草药是最鲜嫩的。草药采集回家后先用清水洗净并晾干,然后进行分类并根据药材的特点切断或剁碎,放置太阳底下晒至三分干,放进蒸笼内用沸水蒸煮半小时后取出,再放到太阳下晒干,晒干后的药材放置到药罐或袋子里存放起来。”
“草药种类很多,但辨认这些草药只能靠记忆,采摘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这些草药的样子了。”刘奶奶说,整个制作春明茶的工序一般都是在清明节当月完成,前后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晒时最好用竹筛,不会沾上灰尘,方便又干净。当天气炎热或发现身体不适需要饮用时,村民就会根据身体具体情况调配药材熬制。春明茶的熬制通常以砂锅类药罐为最佳,熬制时间为2-4小时,先用旺火把水烧开,再用文火熬至少一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才更好地发挥药材的作用。熬制好的春明茶呈金黄色外观,澄清透明像啤酒一样透亮。
花三年辨识“药材”
春明茶的第一代传承人王丽珍是刘金玉老人的奶奶,她通过当地习惯学习和传承这一技艺,再传给女儿吴希笑。刘金玉老人正是自小看着母亲吴希笑(第二代传承人)对凉茶从采摘到熬制,并通过母亲的口传心授,才逐渐掌握了春明茶的熬制方法。
“我从小就跟随母亲上山采摘春明茶,不过那时候不懂,三、四十岁开始采集、配制。”刘奶奶说,自己从大朗西牛陂村嫁到水平村后,时不时需要回娘家取春明茶煲给家人除湿去热、清热消暑,后来觉得还是自己学会去采摘方便点,于是她开始在清明时节跟随村中老人上山采摘。制作春明茶没有课本、没有图片,五百多年来全凭口传,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多、不好认,她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基本辨识清楚,刚开始时还是要经常拿着采摘到的药材向有经验的老人确认。
工序繁琐传承不容易
上世纪90年代,东莞街头凉茶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是出售“碗茶”,并兼售凉茶包,不少品牌采取连锁店经营模式,统一装修标识。不少老字号的药茶浓缩成颗粒,装成小包出售,方便冲服,还制成液体饮料出售。加之现在年轻人更热衷于方便、时尚,而春明茶从采摘到熬制等多种工序较繁琐、复杂,种类繁多的草药又难以辨认,导致春明茶慢慢被人遗忘、遗弃。
年华似水,刘奶奶与春明茶一起成长,与春明茶一起老去。她不在意自己老去,只是希望春明茶的制作技艺能代代相传。“其实春明茶的制作工序并不难,材料也不难找,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采摘到,难就难在辨认草药。”
今年47岁的邝葵钦就是喝着母亲的春明茶长大的,如今自己的子女也是。为了实现母亲的梦想,为了不让制作春明茶的技艺失传,邝葵钦和爱人邝婉群也学着做,慢慢掌握了制作技艺。如今繁琐的制茶工序,已逐渐由邝婉群制作,昔日是主力的刘奶奶,也逐渐成为了媳妇的帮手。
去年年初,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几个大学生在了解到春明茶这一东莞传统凉茶发展至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继而萌发了挖掘春明茶背后故事的想法。他们拍摄了《传承春明茶》的纪录片,期望用镜头和音像资料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东莞独有的传统凉茶。
新闻推荐
“白房子”创客社区未来将打造为“科技美学居住特色小镇”,与村民共享振兴乡村 800年古村落焕新颜现代民宿成“网红”
?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的设计,新基白房子独树一帜?白房子吸引了很多青年人?村里的老人伴随着莫氏祠堂一路见证新基的变化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