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赋能“潮”前跑 潮安“四链”融合打造制造业强区

南方日报 2021-04-09 11:27

东山湖产业园。

创生不锈钢的智能化生产线。

春暖花开,潮安大地多奔忙。

东山湖产业园内,皓明科技“数字车间”加速运转,5G+VR智慧工厂实现生产车间实景沉浸式体验;彩塘镇的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上,仅用10秒便可成型一件不锈钢产品;沙溪镇的广东建中新竹材科技有限公司,“以竹代塑”“以竹治污”等科研竹材料产品陆续推出,运用于道路建设、市政管道、土壤改良上……

今年,潮安区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左右。为实现目标,潮安区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发展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一核两翼三带三平台”建设。其中,以打造制造业强区为突破口,建设更具发展活力新潮安,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围绕潮州市打造“五大产业集群”的部署,潮安区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方向、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专业镇建设为依托、以产业强链扩能为抓手、以打造制造业强区为目标,加大力度实施特色产业倍增计划,打造陶瓷、不锈钢、食品、印刷包装等优势产业“航母舰队”,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纪金娜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

回顾“十三五”,潮安区制造业发展收获满满。特别是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内外复杂环境冲击,潮安区坚持创新驱动,在营商环境打造、产业平台建设、企业转型升级、电商产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潮安区是潮州市的重要产业基地,拥有中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等多块国字号区域品牌。如何更好地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潮安注重顶层设计,梳理出台《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工作意见》,实施特色产业倍增、重大平台建设等五个行动计划,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高效率政务服务等五个机制。

近5年来,潮安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注册商标量稳居全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3.3%,建成省级工程中心10家、省级技术中心11家、博士工作站3个,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

为进一步擦亮老字号招牌,潮安区举办首届粤港澳食品大会和第二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秋季糖酒会等境内外各类展览展会56场次。今年4月2日,潮安区还组织了36家食品(含食品包装)企业参加第104届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并设立潮安精品展区,充分展示潮安区食品产业的精品形象。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商直播,食品、印刷、陶瓷、不锈钢等潮安特色产品逐步走进千家万户,12个镇被评为“淘宝镇”、101条村被评为“淘宝村”,成绩位列全国第八名、全省第一名。

工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潮安区加快三大产业平台建设,目前东山湖现代产业园进园企业达50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9家,2020年产值约11亿元;大岭山产业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依托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积极谋划申报应急产业集聚区。2020年,全区新认定“四梁八柱”企业28家,实现“个转企”306家,“小升规”43家,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75家。

如何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潮安加快中山—潮安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和古巷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搭建“潮安共享检验检测信息平台”,举办碳化复合竹编土工格栅国家标准、施工技术规程论证会,加快构建产学研科创体系。

在推动“制造”迈向“智造”的过程中,潮安鼓励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一批“数字车间”“智慧工厂”在复工复产中大显身手。据统计,2020年潮安新增技术改造备案项目总投资34亿元,15家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全区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化应用装备超5000台套,应用智能化生产线超30条。

此外,潮安区还抓好服务扶持,强化要素支撑,率先制定和落实“复工复产20条”等政策,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7527.08万元、减负5.26亿元。同时,深化“放管服”,推广“一企一档”“保姆式”服务,启动粤东首个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厅,推行全程电子化和“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全程“网上办”事项322项,受理业务约100万件,按时办结率100%。

深化“四链”融合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接下来,潮安区将深化“四链”融合发展,即做强“产业链”、做活“创新链”、做深“承载链”、做优“服务链”,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端。

做强“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五大产业集群,潮安区将编制发布陶瓷、食品、不锈钢及应急产业发展白皮书。同时,实施特色产业倍增计划,探索实施“明星企业”计划,重点培育“链长”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单打冠军”企业,力争完成“个转企”270家、“小升规”40家。为夯实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基础,潮安区还将加快布局“5G+工业互联网+AI+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力争建成5G基站500座以上。

做活“创新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有中生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总投资212.7亿元的17个补短板产业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古巷生产力促进中心、陶瓷科创中心、彩塘五金不锈钢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依托新引进落地项目“无中生有”。抢抓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机遇,布局应急产业,大力发展应急食品、应急装备等上下游产业,并推动以竹代塑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做深“承载链”,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其中,推进东山湖现代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高新区验收,促进产业园提质增效,力争今年新增12个以上企业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大岭山产业园规划和开发建设,打造生产制造、科技研发、商贸配套、应急救援于一体的产业新城。同时,围绕全省全市布局村级工业集聚区工作,结合空间规划编制等利好政策,以古巷、凤塘镇为试点,加快推进4个片区681.24亩连片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为打造陶瓷、不锈钢等优势产业集群拓展发展空间。

做优“服务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深做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完善落实“1+N”政策体系,破解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办事难”和“政策落实难”这“五难”问题,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同时,深化质量强区,加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建设,擦亮“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瓷都”等金字招牌;主动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人才驿站、人才公寓规划建设,扩大柔性引才渠道。此外,完善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和精准落实工作机制,深化“银政企”合作,探索政策性融资担保、应急转贷、风险补偿体系,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新闻推荐

2021首届凤凰单丛开采节启动 凤凰单丛“上新”啦 家家户户采茶忙

古邑潮州有一峰,凤凰千载产单丛。阳春三月,正是采茶好时节。在海拔上千米的凤凰山向下俯瞰,一株株吐露新绿的茶树如梯田般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