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用综合题解题指津
名师讲堂
讲课教师:陈雪君潮州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一级教师
一、考题情况分析
语用综合题是近年来不断改革中的高考语文全国卷自2018年起采用的一种综合考核语言运用能力的新题型。与2017年及以前的相应考点题型相比,语用综合题的最大不同在于通过一个语段将过去相对独立的成语、语病、衔接等三个语言运用题目整合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考查。例如2018年全国Ⅰ卷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徽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勘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比起三道选择题内容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考题形式,这种题型更加注重在具体情景中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对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因此,这种题型在全国卷中一直沿用至今。当然,在保持整体特点不变的情况下,每年的全国卷高考语用综合题题型都有所变化。以全国卷Ⅰ为例,2019年试题改成语辨析使用为词语辨析使用,2020年试题又改词语辨析使用为标点符号辨析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今年将面对高考新模式的广东考生极具参考价值的2020年新高考Ⅰ卷(即山东卷)和八省联考试卷,也保留了语用综合题这一样式。不过,这两份试题都改先前单纯考核选择题模式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一起考核的模式。其中,山东卷为一道选择题加两道问答题,八省联考卷为两道选择题加一道问答题。考核内容不仅涉及标点符号的辨析使用、语句衔接、语病的辨析修改等全国卷传统考题内容,也涉及修辞的辨别和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赏析等较为新颖的更具实际运用价值的考题内容。
可以认为,2021年高考语用综合题这一题型出现的概率依然是非常大的,只是考核的具体内容必然存在一定的变数。
二、应考技巧略谈
要答好高考语用综合题,关键是着眼全局、立足基础、掌握思路、灵活变通。
首先是着眼全局。语用综合题以一个语段为整体背景,三道题目往往互相制约影响,在解题时采用“先抓大再研小,先补缺后纠错”的策略,比较容易快速把握语言情景,有效运用语境中重要信息,提高解题效率。例如以上2018年全国Ⅰ卷试题,解题时可以在整体阅读文段环节先集中解决第19题(词语辨析),再局部细读,解决第18题和第17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各题解答过程交叉往复,顾此失彼。
其次是立足基础。虽然语用综合题三个小题看似在一个语段的整合下融为一个整体,但其内在的独立性并没有被完全取消,考核的内容也不会超越相应知识板块的知识基础。所以平时做好相应板块的知识积累和运用技能训练,夯实基础还是非常重要。比如词语辨析题就要明辨词语的确切含义,并学会通过不同的语素,比较表意的轻重,适用的对象、范围,情感的褒贬等方面的异同。比如句子衔接题就要划分语段段落层次,确定补写句的层次位置;确定句子功能或句间关系;比较分析各选项,先去除有明显语病、与上下文明显脱节的项,再从“一致性”角度仔细推敲,确定最佳答案。要懂得句子的功能一般有对前一句的小结、对后一句的领起、承上启下(过渡)等,常见的句间关系有因果、假设、条件、递进、并列等,句与句之间“一致性”包括陈述对象一致性、结构句式一致性、修辞一致性、关联词语一致性等。至于语病辨析与修改更要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并熟练分辨常见的六大病因,做到“法眼”如炬。
再次是掌握思路。这一点针对语用综合题中新出现的问答题类而言。很多学生面对问答题都有不知从何入手的困惑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掌握解题思路的表现。要分析清楚题目的焦点所在,通晓解决焦点问题的路子,才能消除这种困惑。以句子表达效果赏析题为例,这类题目往往将语段中表达效果出色的某一句子作“降格”修改,然后要求考生比较修改前后句子的不同,指出原句的好处。例如以下这道题目:
不一会儿,铁轨开始轻轻颤抖,又过了一会儿,铁轨浑身战栗,然后远处一个庞然大物发出呜呜的啸声,一头闯进寂静的田野。这时所有铁轨上的人都急忙爬下来,热切的眼神望过去,直到火车挟着风驶到黑黝黝的山洞里面去,再也看不见了。集体回味一会儿后,小孩们的眼神黯淡下来,他们发现,即便沿着铁路走,但火车就像一条相交的平行线,除了震彻耳膜的哐当声,喷薄而出的浓烟,它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带走。
【题目】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也没有带来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问题的焦点有二:一是指出句子的不同,二是分析由此不同产生的表达效果的不同。结合语言运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知道提升句子表达效果的技巧往往有运用修辞、选择句式、锤炼字词等,这就是试题中两个句子不同点所在。而表达效果的提升往往表现为强调的内容更到位,表达的情感更真挚感人,描绘的形象更具体生动,与上下文的衔接更连贯顺畅。结合题目中句子具体分析,在以上思路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角度,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前后两句话的主要不同是原文采用倒装句式,将宾语“什么”提前;由此造成的不同表达效果是原文句子强调的重点落在“什么”上,强调的是火车“带来带走”的东西是什么,与上文“除了”带出的内容衔接更紧密,也更能表达对火车一啸而过不留痕迹的怅惋。整理一下答案要点就明确了。
最后是灵活变通。语言的产生本于约定俗成。语言是有生命的。只有把它放到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中才能真正驾驭好它,运用好它。对待高考语用题也应如此。只有深入到题目设置的情景中,充分领会题目的要求,注意到题目“不变”之中的“变处”,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固化的答题技巧来应对问题,才能最终过好语用综合题这一关。
其实,要真正考好整张高考语文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新闻推荐
□张清华中华文化是由许多地域文化融汇而成的,著名的地域文化皆以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潮州文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