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讯谁先知

潮州日报 2021-02-09 11:27

立春这天,我走出室外,在家居后门外的小园闲坐,想感受一下春的气息,看看这季节交换了,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

我这样做是有来由的。2002年夏末,我到辽宁省的抚顺市去探亲,住了近二十天。夏天的东北地区,也不见得比我们这座南海之滨的潮州城凉爽多少,每天总是汗花涉涉,晚饭后总到城外的浑河边上纳凉。

记得是立秋前一天,我的亲戚对我说:明天立秋,你起床之后感受一下,皮肤一定是干爽的。

她的语气特别肯定。

隔天起来,步出室外,真的摸到自己手臂很干爽,没有昨天以前一摸就沾沾的感觉。

这很神奇,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那么,今天立春了,总该有什么能传递一下春讯吧?

坐了很久,一点都没有感觉天气有何不同,那些草木、飞鸟以及拂面的风,都与昨天无异。我明白,这个地处北回归线上的韩江下游平原,向来被誉为四季如春,它对季节交替的反应是迟钝的。四季几乎一样,秋来未见纷纷落叶,冬到仍见万紫千红。谁来报春?

那些描述春天降临的诗词名句,都不是出自潮州文人笔下。有人说:广东人把广东地域以北都称为北方,好吧,我们看看历代北方文人如何描述春色。

“春在溪头荠菜花”。河岸上成片的荠菜花盛开了,一派春天的气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江之南岸绿了?不,应是江南一带的河两岸都绿了,那是春姑娘到来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可能已是仲春了,杏花周边是粉蝶和蜜蜂在飞舞闹春!

“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儿们在水中游得正欢,那是冰河解冻后,春气把水化暖了。

这些似乎都不能是最早报知春讯的使者,因为都显示着春气正浓。若说早春第一道讯息,我觉得最敏感的是小草,是那些一岁一枯荣的衰草,是那些路边上一到冬天就无影无踪的小草。韩愈那行诗写得特别传神:

“草色遥看近却无”。

我们大概都有这种经历,外出,在郊野,远远前望,路上一片嫩绿,但走近了却似乎什么都没有,得蹲下来细看,才发现刚从土里冒出来的一粒一粒的嫩黄微绿的草芽。埋在土里过冬的草头、草籽,一直在等第一阵春风,也许,它们最能接受春风的厚爱。

可惜,韩愈写的是长安景象,潮州草色没见入诗。

怨不得潮州文人,因为这里四季如春,你让我怎么区别四季?

那么,潮州春讯谁传递呢?

我的童年在乡下度过。春节期间,乡下有各种民俗活动,乡里人营老爷,看大戏,营锣鼓,茂虎狮,走亲戚。在这种氛围中,某天傍晚,村里人开始把装着良种的箩筐放到村前河中去浸。这叫浸种,让种子发芽,然后开始了播种、育秧……春耕开始了。

这里的春天,从农民浸种开始!可否这么说:“春在农人备耕中”?

我长大后,读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暖心。

春及,春天到来了!这消息,是由农人来告知的。农人耕种土地,与大地万物最亲,不说比植物对春更敏感,至少是感同身受。由农人来报春,比由自然或机器设备来告知,更应该被写入诗文。

农民耕种着各种农作物,什么植物最宜什么气候,他们了解得很细。记得20世纪60年代,潮安磷溪的农民作者丁育民写过一首诗,内容是防霜的,我至今记住开头四句:

夕阳西坠风无声,天边白云变红霞。

老农看天下断语:今晚落霜有十成。

对天气的感知,农人最细致。所以,春江水暖,鸭未下水,农人已把种子浸到回暖的水中去了。可否说:春江水暖农先知?

新闻推荐

金石迎春购花点开市 分散增设多个销售点,年花价格略有下降

昨天上午,在金石镇迎春购花点上,花农们正在精心布摆各种年花,供市民选购。本报记者陈宏文摄?本报记者黄琼随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