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沃土润泽异域画种 水彩艺术成为潮汕文化新名片
傣寨姑娘2006年罗宗海 作
收网2001年曾松龄 作
中国水彩画的历史,是中西绘画有机融合的历史,是异域文化逐步发展为新的本土文化的过程。潮汕水彩发展史,同样遵循这一规律。从海洋文化的角度看,潮汕地处南海之滨,是海上丝路的驿站;从中西文化交融角度看,以汕头市为中心的“开埠”文化、特区文化、侨乡文化是移植水彩艺术的天然温床;从文化秉性看,潮汕人“耕田如绣花”的淡雅情趣,是水彩画发展的人文环境;从地理环境看,潮汕地区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是培育水彩艺术的优良土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潮汕地区虽处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却处于海洋文化的前沿。潮汕文化远离政治文化中心,易于吸收外来文化。19世纪末,潮汕人已开始大规模地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他们将海外的经济与文化带到本土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当水彩艺术的种子悄然来临时,很自然地得到了潮汕文化土壤的无声润泽。
有些美术史学家认为,艺术的特色与出产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彩画在英国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得益于英国湿润的气候。如果这种说法能成立,潮汕湿润的海洋气候,加上韩江、榕江、练江三江之水汇流入海,同样为这耕耘于这片土地的画家提供了湿润的气候与土壤。“耕田如绣花”是人们对潮汕人精耕细作的农耕精神的赞美。这种农耕文化演进为市民文化,则反映为实用化、通俗化以及淡雅的精神享受。这些都是潮汕地区水彩画发展的现实土壤。
2010年11月潮汕水彩画院成功地组织了“潮汕水彩90年”纪念活动,举办了潮籍水彩画家大型画展,还出版了《潮汕水彩90年》文献画册。收集了吴冠中、赵无极、王肇民、郭绍纲等名家与潮汕名家的来往书信,同时举行了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全省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和纪念活动。
著名水彩画家罗宗海在研讨会上指出:“我觉得这次水彩90年画展很典型。潮汕在整个广东来讲是很突出的例子,我们的潮剧很好,潮州音乐很好,中国画也很有名,潮汕的版画很好,很有特色,潮汕本土的生活和本土的文化,决定了他们有这样一种取向,这都有它的一种轨迹。我觉得这很可贵,一门艺术在潮汕能够这样地成长很不简单!”广州美院教授曾松龄说:“《潮汕水彩90年》画展是很浩大的工程,而且从解放到现在还没有人做过,这是个了不起的事情,我没有想到汕头水彩可以从源头来组织这么一个规模雄大的展览。”广州画院副院长叶献民说:“潮汕水彩画会是全省地级市中最早成立的画会之一,潮汕画水彩的质量、数量在全省中,除了广州市就是潮汕,但是,广州市里画得相当好的一部分也是潮汕人,这样算起来有可能潮汕人是最能画水彩画的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林若熹说:“潮汕的文化有独一无二的东西,把它说成地方性有点牵强,其实它是一个变化的生长艺术,我有一个想法,是不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水彩画双年展。潮汕是很有意思的一块土壤,完全可以梳理出一个思路来。”广州美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龙虎教授说:“如果说潮汕水彩90年,那么中国的水彩也就是100年左右,可以说潮汕水彩画也代表着中国水彩画的一段历史。”2004年,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黄铁山,莅汕主持第十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展的时候,也对潮汕水彩特色和成绩给予十分的肯定。
今天,潮汕水彩已走了100年的历程。感恩100年潮汕沃土的润泽,水彩艺术才能在潮汕地区教育和文化方面遍地开花,逐渐发展成为潮汕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潮汕文化的新名片。因而,在2019年英国皇家水彩画学会年度展便设立了“潮汕水彩奖”。潮汕水彩作为一个艺术品牌,亮相国际画坛,成为潮汕水彩百年航程的新航标灯。
新闻推荐
潮州市部分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 可为团体提供核酸检测上门服务
本报讯(记者郑媛)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核酸检测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近期潮州市公布一批部分医疗机构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