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片土地上的劳作和修行
■ 陈晓晖 文/图
最近买了一本作家周华诚新出版的散文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收到书时,意外发现是一本难得的毛边书,尚未切割的书页有一种古朴浑厚的自然美。封面简洁素雅,与书中诗意美好的文字相得益彰。
这是我所有藏书中的第一本毛边书,它最大的特点是无法快读,因为阅读的过程中,须用小刀将书页刮开,边刮边读,根本急不得。
在一个起风的冬夜,屋中茶香氤氲,一颗闲心静坐,随意翻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边与作者的心灵悄悄对话,一边听纸张发出嘶嘶的轻响,心里不禁产生一丝特殊的情感,对书中内容充满了期待,又有一种别致的情趣油然而生。
“一棵树出现的时候,一条河出现的时候,一片田出现的时候,人就可以很快回到自然的状态,成为一只鸟,一只松鼠,一条鱼,一只蜻蜓;松弛,随意,轻盈,自在,这些随即附体。”“冬夜冷寂,从稻田边走过,觉四野空旷无言,虫鸟俱已入眠。抬头望见星子遥遥,一粒一粒闪烁在高处。”读着读着,一颗心越来越静,仿佛世间只剩下一个自己。
周华诚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在稻田里从事劳作的农人。他离乡多年,定居城市,却又为了心中的那一缕乡愁,返回了故土。在他的家乡浙西常山县五联村,与父亲一起耕种三亩水稻田,亲身躬耕,春播秋收,感受土地的深情,体会农事的艰辛,收获精神的富足,沉浸于简静的草木光阴之中。
在这片被他称为“父亲的水稻田”里,他们辛勤劳动,收获来自土地一年一次的厚赠,纯天然古法种植的晶莹饱满的长粒粳米,有糯米的粘性,有稻谷天然的清香。他说:“做三四月的事,到十月自有答案。”
亲近草木,脚踩泥土,他在乡野间行走,灵魂自在,心灵丰盈。晨风,鸟啼,稻花香;晚霞,虫鸣,柳梢月。他说:“每一次下田劳作,都成为一个契机,让我停下脚步,想一想来时的路,想一想要去的方向。”他聆听大自然的回响,探索天地万物生长的节奏和规律,还有关于劳作的意义、关于美的体验、关于美的传达。
他和梭罗一样天真得像个孩子,坚定地认为,一切的美都可在自然界中获得。比如一朵像高脚杯的稻花,纤长剔透;傍晚静寂的稻田,虫声渐起;清风朗月的乡村夜晚,星子熠熠;静谧的山野,风摇动松针的声音;成熟的板栗跌跌撞撞从树上掉落,啪啪作响;一碗冰凉清甜的木莲冻,爽爽滑滑。这些风景像古老的歌谣,禅意悠悠,不可言传。
梭罗有深邃幽静的瓦尔登湖,他有碧波荡漾的水稻田。他们一样在劳作中思考,用双脚丈量大地的广博,用眼睛发现大自然的隐秘之美,用文字在世间踽踽修行。劳作过程的愉悦,乡野寂静之美,使他的心境清寂平和,时光变得缓慢,日子简单而宁静。
这些年,他还遇见了一群志趣相同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为了“父亲的水稻田”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称周华诚为“稻长”,他们则是“稻友”。节假日,他们带上各自的孩子,奔赴稻田,体验插秧的乐趣和收割的喜悦。他们清澈的目光,在稻田里欣喜相逢。
大人在稻田间挥汗如雨,拾回了童真,舒缓了身心;孩子们则懂得了一粒米是如何生长与成熟,明白粒粒皆辛苦的深切含义。
周华诚认为一粒稻米是有灵魂的,静静地吃一碗米饭,是一件平凡又重要的事,值得感恩和敬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他和父亲一起亲力亲为,收割、脱粒、晾晒、碾米,将每一粒米和它的精魂,还有秋阳的馨香都装进了素朴的麻布袋里,邮至全国各地稻友家中。
这些年,他一直试图挽留渐行渐远的江南农耕文化,在他的努力下,五联村建成了一座“水稻文化展览馆”,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为展馆题字“耕读传家”。还设立了“稻田图书室”,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捐建的,陈列与水稻文化相关主题的图书。
好的散文,是从一颗文雅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他的文字隽永典雅,轻盈若水,如瓦尔登湖般的宁静。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读后如沐春风,仿佛喝一杯甘醇的潮州凤凰单枞茶,清香入心,唇齿回甘;又有一股沉静的力量引人深思。
他说,身体力行的劳作即是修行。他在地里种水稻,在心田种文字,都一样开了花,结了果。至今他为家乡的山野和稻田已写了4本书:《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草木光阴》《草木滋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心中有热爱,眼里有风景。相信他还会继续住在乡间自建的“稻之谷”诗意栖居,晴耕雨读,一日一日,不负韶华,为这三亩地的水稻田持续书写,让传统的农耕文化之美根植在每一个下田的孩子心中。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样朴素的生活理念,贯穿于周华诚的日常,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
新闻推荐
八闽老宅原址拆迁现场八闽老宅木构架修复过程老宅完工后效果图八闽老宅木构架修复后细节图八闽老宅木构架修复后细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