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旅游”新模式 潮州让非遗“活”起来南都记者跟随“文化建设”主题采访团走进潮州,感受潮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南方都市报 2020-11-17 06:04

[摘要]南都记者跟随“文化建设”主题采访团走进潮州,感受潮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中国瓷都陈列馆展示。

潮州文化历史悠久,以潮州话、功夫茶、潮州菜、潮绣、潮剧、潮州音乐、潮州木雕、潮州大锣鼓、潮州民居、潮商文化等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也为潮州留下了众多的文物瑰宝,成为粤东地区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的地方。

11月12-14日,南都记者跟随“文化建设”主题采访团走进潮州,感受潮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目前,潮州已有潮州音乐、潮剧、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歌册、潮绣、潮州木雕、潮州剪纸、潮州大吴泥塑、潮州花灯、潮州抽纱、潮州嵌瓷、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潮州彩瓷烧制技艺、潮州工夫茶艺等15个非遗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潮州探索“文化+旅游”模式,建设“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连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开展非遗项目免费教学

做好文化传承

潮州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它应用广泛,题材丰富,民间传说、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江海水族、戏剧故事等都是其常见的表现题材。金子松是潮州木雕广东省代表性传承人。金子松认为要想让潮州木雕传承发扬下去,需要提升其市场价值,这样才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来学习。为了带徒弟,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金子松需要靠卖出自己的作品来给徒弟们发补贴。

康惠芳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传承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2015年被授予“联合国文化大使”称号。她从艺50多年来,在潮绣传统工艺上大胆探索,钻研潮绣刺绣针法,创新了“立体双面垫高绣法”,填补了潮绣针法技艺空白,并成功研制双面头发绣。

谈到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康惠芳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动手”,希望能开办潮绣培训班,让现在的年轻人真正体验到潮绣的魅力。

潮州市文化馆就为市民开设了这样的动手课程,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每年都会开一到两次培训班,每次培训班分十期课程,能让学员们系统学习,学成后的作品可带回家收藏,每周末由潮绣传承人过来教课,每班大约三十人左右,“每次放出报名名额都会很快被抢完,供不应求,非常受欢迎。”

建设“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

旅游收入年增幅超三成

潮州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一直在探索“文化+旅游”模式,以潮州古城旅游为核心,以建设“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为抓手,塑造形成“古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六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

据了解,潮州文化旅游产业连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旅游收入近三年增幅均达到30%以上,居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629万人次,增长31%;旅游收入398亿元,增长30%,荣获“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市”;2020年湘桥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此外,潮州也充分创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集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潮州是“中国瓷都”,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陶瓷产区。

潮州还是著名茶乡,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获评“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凤凰古茶树茶园获评全省唯一“中国最美茶园”。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3万亩,拥有国家、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18个,超千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2019年,毛茶产值超过5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超过1.65万元。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宛真

新闻推荐

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在京走访企业 促北京好项目落地潮州

本报讯(记者张倩王云)11月7日,为期4天的2020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在京举行,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联合潮州市工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