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大 语文课堂就有多大华附语文组组长黄德初谈研学旅行与语文教育
羊小记游潮州
文/陈晓璇
从“广州好”到品读岭南,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携手品读行,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课堂的改革,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的研学旅行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华南师大附中近几年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做得有声有色,究竟是如何将研学旅行与语文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日,《羊城晚报》专访了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华附学术委员、语文组组长黄德初,在他看来“世界有多大,语文课堂就有多大”。
羊城晚报:华附这几年是如何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
黄德初:华附在语文教育方面主张:世界有多大,语文课堂就有多大。为此我们把研学旅行课程当成语文大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功建构实践不少研学旅行课程。华附的研学旅行活动都有相应专题阅读前置课程。比如,“欧洲文学研学营”对应的是“欧洲文学巡礼”选修课,“且行且吟巴蜀研学营”对应的是“唐诗宋词地图(巴蜀)”选修课,“传统文化研学营”对应的是“论语选读”和“先秦诸子十二家”等选修课。这些都是以各种方式开展的专题阅读课。专题阅读选修课程的价值在于为相应的研学旅行过程实践和探究课程做了最充分的预设。学生走上旅程,一定是充满好奇与期待的,这样课程目标就达成了一大半。
羊城晚报:您觉得研学旅行能给语文教育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收获?
黄德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研学旅行活动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丰厚的实践积淀。比如,孔子与弟子们周游列国,既增长了弟子见识才干,也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司马迁青年时代的壮游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为写作《史记》打下扎实基础;心学大师王阳明“四明游学”体悟“知乐知学”人生智慧,更是学界佳话。
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前段时间读了《三联生活周刊》,对“语文是生活的学科,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包容一切又看不到边际。语文能力的增长要在自由空间里阅读写作,长期涵泳而形成”的这一观点深以为然。我认为只要学校、社会与家庭形成合力,研学旅行课程就能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羊城晚报:学校、社会与家庭如何形成合力?
黄德初:三方都应该有“课程意识”,这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等方面的课程目标,其终极指向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研学旅行课程要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可以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万古情,写万言书”这几个方面入手。
羊城晚报:这几个方面怎么更好地理解?
黄德初:“行万里路”是研学探究学习的载体,没有实践探究学习活动的发生,就无法实现课程的意义。这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核心素养”动态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思万古情”是语文研学课程特色,很多研学旅行课程出现“旅而不学”现象,正是因为把阅读与旅行剥离,把身体与灵魂撕裂,结果只剩下“一个在路上”,而这“一个”往往只是“身体”,这恐怕就是“游而不学”根源,触动灵魂的“万古情思”,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与思想都得到了升华,也使研学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得以落实。
“写万言书”是深化语文研学成果。语文研学旅行在前置课程里安排各种相关的写作课程内容,在旅途中指导学生书写感性的文字,把时时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在自媒体里及时分享,在分享中,既彼此赞赏激励,又彼此激发灵感。旅行结束,不应是研学的结束,而应该是研学的深入。教师(包括家长)应该从思想与思维、语言与表达等方面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小论文(作文),这样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理想“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言之有我,言之有物”也因此得以实现。
羊城晚报:对于今后的研学旅行活动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您有怎样的建议?
黄德初:在可预见的后疫情时期,研学旅行将会快速增长。学生是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的主体,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长、教师、学校和组织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研学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其中,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尤其学生家长切不可有把孩子推给学校或机构,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在研学旅行前与孩子一起读万卷书,一起确定研学主题,一起分享旅途感悟(哪怕是线上的),发挥自己经验与专业的特长,和孩子一起分析研学素材,指导孩子深化研学思考,指导孩子完成研学报告(作文、论文)。
密切亲子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和孩子一起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有多大,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有多大,孩子成长的空间就有多大。
新闻推荐
评茶现场茶赛裁判组中茶(广东潮州)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5位茶王获得者的茶样品鉴香茗观日亭紫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