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水布巾

茂名日报 2020-07-06 07:02

梁成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见粤西老家的乡亲们在从事农作时,总要带上一条长长的水布巾(俗称“水巾”)。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时,母亲也特意给我配备了一条有方格图案的蓝色水布巾。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经历了夏、秋农忙季节,才真正体会到它的作用。

家乡地处亚热带,夏长冬短,山涧、河流多,湿润多雨,干起农活来,常常是一身汗一身水的,这时水布巾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它不但可以擦汗,还可以披在头上当帽子用遮挡太阳,当披肩用减轻挑担子时对衣服和肩膀的磨损,也方便野外下水洗澡时擦洗身体和遮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作为腰带用,在挑东西饥肠辘辘力气不足时,将水布巾系在腰上,非常给力。

据说,水布巾这东西,最早是由在东南亚谋生的华侨带回来的纱笼演化而成。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纱笼作为一种服装,类似筒裙,由一块长方形的布系于腰间。经改进后的水布巾,幅度比纱笼短小,每条水布巾长约1.5米,宽约0.5米,曾称为番幔或番浴布和束腰带、包扎带,也可用作包袱布、卧席和擦抹布。

在我国,水布巾的使用在广东潮汕地区历史最为悠久,也最为广泛,它与工夫茶、潮州戏并称为潮汕传统三宝,是潮汕地区农民下田作业时必备的用品。潮汕水布巾用纱线织成,比制作衣服用的棉布稀薄,吸湿后易于拧干且柔软,价格低廉,图案丰富,曾经很有市场。由于我的家乡也是广东有名的侨乡,对水布巾的使用同样流行久远。

如今,随着劳动强度的降低,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劳动保护用品大为丰富,人们已经不再使用水布巾了。水布巾的消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于老一辈而言,则是难以抹去的记忆。

新闻推荐

潮州市部分旅游电瓶车恢复运营

本报讯(记者吴育杭)近日,细心的市民也许会发现,旅游电瓶车又开始在街头出现。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持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