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招牌托起30个“饭碗” 坦洲镇商会会员吴玉珍坚持30年经营手工粽子帮助居民就业

中山日报 2020-06-12 06:50

珍姐手工粽子制作现场。“2斤重的三黄瑶柱芦蔸粽68元/只,超正呀,足够一家三口人的晚饭了,”6月5日下午,在坦洲镇河边街上并不起眼的珍姐食店门前停着几辆私家车,都是从周边城市专程前来买粽的粉丝。来自三乡镇的牛先生告诉记者,他孩子经常吵着要吃,因此他几乎每周都要来买一次,“且不说珍姐的手工粽子的确好吃,仅凭她这块小招牌已安置30名妇女就业,就值得我支持。”

“珍姐”就是今年53岁的坦洲镇商会会员吴玉珍,是土生土长的坦洲镇农村人,凭着一门祖传的包粽手艺和坚持30年经营手工粽子,在坦洲和珠海、澳门等地小有名气。尽管疫情对不少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但吴玉珍不仅没有裁员,反而还扩招20名员工。在“保居民就业”成为中央提出的“六保”之首的经济严峻形势下,非常需要像吴玉珍这样可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经济能人。

■坚持30年经营手工粽子创出活招牌

吴玉珍的爷爷有包粽子的好手艺,她从小干家务活中学会了这手艺,家里每次包粽子她都分些给邻居,每次都听到街坊赞赏她包的粽子好吃,并鼓动她拿到街上卖。上世纪80年代末,毗邻珠海特区的坦洲城镇化步伐加快,当地许多农民要么进工厂打工,要么做小生意谋生。1989年,珍姐尝试手工包粽子的生意,平时推着自行车在坦洲街头叫卖,天气好时则骑自行车到珠海拱北客运站附近的市场卖。有一次,她卖完粽子回坦洲,市场里有个摊贩把自己的粽子冒充珍姐的粽子叫卖,结果有位拱北居民当场发现上当:“这不是坦洲婆的粽,你是假冒的。”第二天,珍姐再次到拱北卖粽子时,有位市场保安把这事告诉她,她才知道自己的粽子受欢迎。

2007年,吴玉珍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成立了珍姐粽加工厂,有朋友建议她搞机械自动化规模生产,但她婉言谢绝了,因为她知道只有手工制作手工煮才能确保粽子的风味特色。她因此也曾付出惨重的代价。有一次,有批粽子在煮的过程中未及时补水,导致这批粽子的粽角有夹生米,一位老顾客品尝后即提醒她。为了保住自己的信誉,这批粽子只能报废当作鸡饲料,她一下损失近万元。2008年,坦洲镇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商家要为早茶市招标粽子供应商,当时有8家供应商参加竞标,最终还是珍姐中标。从此,珍姐粽开始进入珠海、澳门等地的高档酒楼食肆,有些澳门乡亲来珠海中山时还顺带购买几盒珍姐粽。

■员工数量从10人逆势增加到30人

记者惊讶地发现,虽然珍姐读书不多且已是知天命之年,但一直虚心好学,近几年她一直摸索各种商业新零售方法,特别是今年疫情发生后,她学起了直播电商。虽然她并不懂那些天花乱坠的营销理念,但她以最朴素的商业逻辑来感动网购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开播7天就吸粉2万多人,让她的业绩大涨。目前她平均每天加工制作粽子数千只,最高峰时曾达上万只,主要销往坦洲镇以及珠海市和澳门的茶楼食肆,另有部分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的网购消费者。

吴玉珍对记者坦言,几年前,她的员工只有10人,近两年开拓电商渠道后业务量有所增加,特别是今年开拓“网红直播带货”使销售订单同比增长35%,她为此增加员工20人,基本上是坦洲镇本地的街坊阿姨,另有一部分是因工厂缺订单而放假在家的企业员工。“很多都是十几年的同村姐妹,在一起工作都很开心。”

今年30多岁的林女士是潮州人,与丈夫孩子一起在坦洲打工生活了5年,她原是坦洲某企业销售人员,今年3月因为疫情而失业在家,今年5月当她听说珍姐招人,就主动上门应聘销售人员岗位。如今,她已经成为珍姐在“网红直播带货”促销渠道上的得力干将,每天都在加工厂现场操作器材直播珍姐的包粽、煮粽等实况过程。她告诉记者,这份工作对她家庭的帮助的确很大,工资待遇与原企业差不多,很大程度缓解了她的家庭经济压力,而且工作时间灵活,让她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她很感谢珍姐给予这个工作机会。

文/图 本报记者 黄标

通讯员 刘林 李伟

新闻推荐

潮州中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15日开始

本报讯(记者黄琼)近日,市招生委员会、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潮州市高中阶段学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