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共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但普遍反映:经验纵有千条万条,却条条见效不大。有的教师仍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有的死抱练为主线不放,题海战术,师生疲于奔命;有的信奉“讲课万能”,讲风过烈,越俎代庖;有的摆花架子,从“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仅学得皮毛。总之,呆板的教学方式,考试分数的枷锁至今仍统治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得累,学得烦”是语文教学现状最准确的概括。如何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师生投入较少而效果最佳,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教研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有多种,但可以肯定地说,双主共学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双主共学的课堂既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同时也尊重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组织、引导、发展的权利。它强调师与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也共同参与学,在不同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流程中,教与学的主体地位发生转变。它重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反对虚化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大力倡导建立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结对学习——小组学习——全班群学——师生共学”的作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课堂形态,达成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样,一方面避免了“以教师为主”的理念下学生的被动局面,一方面也避免了完全以学生为主而有效性欠缺的课堂。在“双主共学”的理论下,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尊重和理解,也把教师作为主体,教师的帮助、组织作用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双主共学”特别强调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而当前语文教学内容选择要注意打破学科本位,不要停留于感知层面,既要关注于“写什么”又要研讨“怎么写”,对文本解读不要过分追求奇异和创新。王荣生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有四个依据:依据编者意图;依据文本细读;依据学生之学情;依据文本体式。
四个依据中,“双主共学”把对文本的解读作为重中之重。文本解读的三个境界:走近文本——走进作者——走出文本。也就是说,我们对文本要保持“平视”的角度。只有以平等的心态,带着平和的心审视文本,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和编者对话,才能感受文本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领会作品深邃的思想。如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喂——出来》的课文解读,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定义为一篇环保文章,主题是不爱护环境终将自食其果,那这样的解读过于平庸,我们深入阅读,就会追问:故事中的结局是谁造成的?——人!那回到故事中,找出与洞有关的各色人物。他们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应该做什么?比如新闻记者、学者,比如订了婚的姑娘们、警察、犯罪分子、政府官员……文中各色人物,正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他们的身上集中暴露人性的丑陋:自私、虚伪、浅薄、愚蠢、急功近利、利欲熏心、目光短浅、贪婪、自以为是……这些人性的阴暗导致了文中人类世界的悲剧性结局。故事中的“洞”,就在我们的身边出现,这哪里是自然的洞,那分明是人心的漏洞,人性的漏洞,是社会的漏洞!这样的解读,对学生的影响和震撼要强烈和持久得多。
“双主共学”特别强调课堂问题的牵引与生成。教师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要准确把握学情,进行适时的点拨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牵引、情感得到体悟、智慧得到进发。对于问题的设计,“双主共学”强调三点:(一)要巧妙。所追问的问题既要能够成为理解文本、解决重难点的抓手,又要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联想、比较辨别、推理等思维能力。(二)要适中。问题要难易适中——太难,学生回答不了,没有成就感;太易,学生又不屑回答,没有兴趣。问题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没有信心回答,从而导致课堂的沉闷和思维的缺席。只有所提的问题适中,对学生才有吸引力。(三)有梯度。要使一个问题的回答能够成为回答另一个问题的基础,要让学生沿着老师所设的台阶拾级而上,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从而加深思维的深度,享受因成功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喜悦。
时下,语文考试如火如荼,于是教育被窄化为教学;教学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误导为训练;训练被风干为试卷;试卷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于是语文也就面临“四化”的尴尬:主体地位虚无化;阅读教学概念化;写作教学套路化;学科地位边缘化。“双主共学”倡导民主、开放、多元、共生、发展的课堂形态,如甘霖滋养、清风拂面、阳光润泽,无疑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实施生态语文,迈向卓越课堂的有效捷径。“双主共学”开启了一扇智慧的窗口。卓越课堂不再神秘,我们已经行走在路上!
湘桥区意溪镇意溪中学卢冬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博文)近日,湘桥区大园村网格员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称其陶瓷工厂闯进一条蛇。因无法判断该蛇是否具有毒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