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融入 城市建设肌理
南社明清古村在2019年入选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选自《回望故园——东莞村落记忆》
《风物中国志·东莞》新书首发暨“发现东莞本真之美”文化周末大讲坛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举行。刘中摄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东莞古村落。万佩珊摄
从东莞市区出发,驱车40多分钟,便来到石排塘尾古村。路上的风景,从东莞CBD的林立高楼到城乡接合部的低矮楼房,从一座座的老旧厂房到一个个的工业区。最终,画面定格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代村落。这就是东莞,一面是老街古村的古风犹存,一面是车水马龙的工业传奇,日新月异的新城区与时光凝固的老城区和谐共存。
纵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东莞城市更新的第10个年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元年……这一年,东莞以“乡愁”留住城市记忆,以城市文化引领旧城更新,以品质东莞的建设带动城市新一轮快速发展……这座城市正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经纬线上雄心勃勃。
文:张晓敏
古村落
以“乡愁”打造东莞文化新名片
2020年1月3日上午,《风物中国志·东莞》新书首发暨“发现东莞本真之美”文化周末大讲坛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举行,该书主创人员现身为市民解读他们眼中的东莞。其中,图片编辑吴学文以“封面图片背后的故事”为主题,从摄影师的角度讲述了他对东莞人文与景观的独特认知。
他说,一本书里最重要的图片是封面,此次用古村落的屋檐作为封面,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东莞不光是新兴城市,同时也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岭南古邑,是文川武乡,有着保存完好的民间风俗,有着丰富多样的地道物产。古村落的屋檐,在遮风挡雨之下是家的感觉,是传承的感觉,是乡愁的感觉。
事实上,《风物中国志·东莞》之外,东莞市委宣传部在5月18日还首发了东莞城市主题系列丛书之《回望故园:东莞村落记忆》,该书记录了东莞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背后,村民积极传承村落文明的故事。与此同时,第五届东莞市民摄影周启幕,摄影周以“记忆乡愁”为主题推出40个摄影展览以及多场摄影讲座,以影像语言记录时代变迁,为参观者多角度呈现“东莞本来的样子”。在2019年,“村落”“记忆”“乡愁”仍然是东莞这片土地上不得不提的关键词,“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依然是这座城市最美好的愿景之一。
回望2019,东莞的古村、古物和古迹还留给我们什么记忆?
将日历翻到2019年7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通知》,南社明清古村入选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东莞市唯一入选的村庄。这是南社明清古村继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后,再获得的“国字号”名片。据南社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优介绍,一直以来,南社明清古村非常重视“活用”文物古建和“活态”传统文化。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道路上,南社明清古村坚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并逐步探索出“企业管理、村民参与、政府引领、专业推进”的发展模式。
随后的几个月,好消息相继传来。2019年9月25日,“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发布会在江门举行,石排镇塘尾古村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成为岭南美丽乡村的典范;麻涌镇的“都市田园七彩麻涌”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唱响现代都市的“田园牧歌”。11月22日,与南社明清古村只有一墙之隔的牛过蓢入选“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这条以原生态和古树群为主打的古村,正与南社明清古村、石排塘尾古村抱团发展,形成东莞独特的文化旅游线路……
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成绩同样出彩。2019年4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九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东莞新增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市共有14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为全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以莞城为例,莞城目前共有15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据莞城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树贵介绍,作为东莞的老城区,莞城一直是东莞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域。2019年,莞城新增迎恩门、东莞中学民国建筑群以及邓蓉镜、邓尔雅故居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位于莞城东正社区的明园、明生中学图书馆旧址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谈及接下来的工作,方树贵表示,将对辖区内的文物加强消防安全巡查,切实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
城市更新
文化“造血”为旧改注入新活力
最近的这段时间,鳒鱼洲文化创意产业园(下称“鳒鱼洲”)似乎有点忙。2020年伊始,鳒鱼洲便迎来了开园后的首场活动“品质新东莞,文化新地标”鳒鱼洲首届文化创意艺术节(下称“艺术节”)。据了解,本届艺术节融合“畅玩、畅品”于一体,打造集时尚、休闲、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文化“盛宴”,活动共分为主题展览区、时光走廊、快闪街区、休闲街区4个主题展览区。
在此之前,2019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2019东莞杯国际创新设计周”在鳒鱼洲举行,一场接一场的活动聚焦新锐工业设计。12月24日,东莞年度最火的网红、最热的媒体大咖齐聚鳒鱼洲。原来,他们是参加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东莞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网聚东莞·当红不让”2019东莞市新媒体创新传播分享大会。12月27日,由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指导,东莞市城市更新协会主办的“拾阶而上,启新未来”东莞城市更新十周年回顾主题摄影展暨城市更新专题公开讲座在鳒鱼洲上演。2019年最后一天,鳒鱼洲正式开放,商家进驻……
谁又能想到,一年前的鳒鱼洲只是一片林荫深深和鸟语幽幽的工业遗址?事实上,这只是东莞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将时间回拨到7月26日,《文化周末报》上刊登《东莞文创园如何开创美好未来?》一文,文章以广州“红专厂”被拆作为引题,聚焦东莞各个文创园的现状、问题、未来。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编辑部走访了莞城的中天工农8号、运河创意公社、鳒鱼洲,南城的万科·中天769文创园,东城的碧桂园广东33小镇,万江的泰库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批文化产业园悄然兴起的背后,是城市更新爆发出惊人能量的结果。
“东莞这10个地方要华丽变身了”“这个社区要大变身”“东莞又有37处更新改造”“东莞公布10个城市更新项目”……在官方公众号“莞香花开”上随便一搜,有关“东莞变身”的消息便扑面而来。事实上,在2019年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批城市更新单元进入批前公示或批后公告……
在2019年的旧楼改造名单中,不得不提还有位于莞城安靖乡的囍舍以及位于圳头村的青年公寓。囍舍,是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成功案例,莞城仔冯润攀将经贸中心宿舍改造成集咖啡厅、音乐培训、潮流理发店、自媒体工作室于一体的文创园区,并优先供给年轻人创业。“目前园区已经全部租满,正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地点进行二期规划。”谈及囍舍第二年的发展,冯润攀说,在服务好现有商户的基础上,希望定期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他相信莞城完善的配套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借助特色的文创、创意产业,莞城的活力肯定会不断被关注、被挖掘。
从囍舍出发,沿着运河边大概步行30分钟便来到了圳头村,4栋特别显眼的青年公寓分别坐落在不同的小巷之中,它们是由运河创意公社改造的青年公寓,并取名为“东眠”“春枫”“春宵”“半夏”。据“东眠”书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挑选的多是圳头村空置、但质量比较好的居民房,租赁下房屋后,借助园区的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等资源进行翻新改造,将内部区域重新划分,设有公共区域、房间,配套家具、空调等。
事实上,成功的城市更新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注入,活化城市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再造的过程。2019年,刚好是东莞城市更新的第10个年头,这10年间,东莞以“创造性”代替“破坏性”,以更新代替重建,在传承文化的情怀基础上,打造一个又一个的文化新地标,完成一个又一个城市更新中的“东莞样本”。
湾区都市
“一小时交通圈”催生城市新文化
如果要为2019年的东莞选一个年度关键词,相信“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绝对能够入选。
2019年1月,东莞提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确立“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多个章节多次提及教育、旅游、文化等关键字眼,明确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并将“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确定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2019年3月5日,香港《凤凰周刊》以4个页面的篇幅介绍东莞正在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其中在文章开篇直接点明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文章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就像一个A字,湾区的东岸与西岸连成一个对角,中间一横的就是虎门大桥、南沙大桥,还有已经列入规划的莲花山过江隧道,这些全部都在东莞。”东莞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毗邻香港的地域优势,在大湾区的跨时代背景下持续显现。
2019年12月15日,穗深城际轨道开通的消息被刷爆朋友圈,不少市民争相尝鲜,体验10分钟到新塘,40分钟直达深圳机场的“大湾区速度”。事实上,东莞在此之前便已积极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力争全市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中抢占先机。4月2日,南沙大桥通车,有力缓解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繁忙交通,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新动脉。4月25日,莞番高速一期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提速。10月11日,东莞至澳门的水上客运航线启航,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提升莞澳两地“通达性”……
“一小时交通圈”的背后,加强的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经济与生活联系,更重要的是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也缩短了城际间的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为大湾区都市文化圈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019年4月29日,“茶园游会”如约而至,活动以“魅力湾区幸福游会”为主题,邀请大湾区“9+2”城市群以及湛江、潮州等16个城市共带来120多项传统项目,搭建起湾区非遗交流展示平台。6月25日,“湾区花正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东莞分会场系列活动”在东莞市文化馆启动,东莞分会场以“非遗月”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向湾区城市展现东莞非遗保护的成就。同一天,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等16个城市非遗墟市代表齐聚东莞,签约成立“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
除此之外,“时代底色——新中国成立以来东莞美术作品展”邀请王无邪、陈成球等香港艺术家参展,为东莞美术发展建言献策。“莞艺集结号”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喜剧大湾区》在莞城少年宫上演,来自湾区城市的脱口秀演员莅临莞城为市民笑谈大湾区。请进来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活动走出去。2019年年初,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放歌星海音乐厅,为羊城市民带去袅袅莞音;4月4日和6月13日,文化周末室内乐团分别走进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和肇庆音乐学院,让高雅艺术走进平常生活……
在体育、旅游领域,东莞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亦日益活跃,形式日益丰富。2019年12月14日,历时260多天的东莞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下称“市民运动会”)在东莞市网球中心闭幕,赛事以运动为桥梁,邀请湾区城市体育爱好者参与,成为2019年市民运动会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7·16全民游泳健身周”“2019年"邹振先杯"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友好运动会”“2019东莞户外时尚运动节”等活动纷纷融入湾区元素,共建人文湾区。
2020年刚刚开始,近800项的文体活动已如约而至,东莞似乎有意将文化打造成为“湾区都市”中的另一张名片,而且一直在路上。
新闻推荐
陈祥中白帝城碑林,在重庆高奉节县境内白帝城的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