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换偶记》 洪妙的“当家弟”

汕头日报 2019-12-25 00:45

潮剧《换偶记》又称《老少配》《当家弟》,是著名老旦洪妙代表作。故事和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米芗老》有相似之处,和汉剧《错姻缘》较为接近。由“当家”读为“冬加”推测,《换偶记》溯源可能来自汉剧。老少配的故事全国有多个剧种上演,如花鼓戏《老少配》、高甲戏《老少换妻》、粤剧《换妻奇缘》(移植自潮剧)等,戏藤为胡乱婚配、宿店相逢、老妇撮合、官长巧判。改婚书的方式有:官长成全,较为传统;青年妙手以追求爱情,理念稍新。为便于改写,两位新郎的姓名字形近似,如马大成和冯天盛,马仝宵和冯金寳等。

1962年1月,丑戏汇演在汕头举行。广东潮剧院青年剧团以《换偶记》参演。剧本整理谢吟、洪潮,作曲、导演马飞。根据《谢吟剧作选》收录,《换偶记》为老汉马大成买到年轻宫女佳月英,同乡青年冯天盛买到老宫女张幼花,同宿客店;月英不愿配老翁想轻生,幼花初时想同死,顾及天盛家贫娶妻不易,转念撮合月英与天盛;月英将婚书上“马大成”改为“冯天盛”,店家也施援手;大成赶来,捉住天盛拉到衙门;知州沈本清老夫少妻,惧内,由夫人坐堂公断;夫人成人之美,判天盛配月英、大成配幼花,命小夫妻拜老夫妻为义亲,皆大欢喜。根据老艺人回忆,由洪妙饰张幼花,叶清发饰冯天盛,陈丽璇饰佳月英,吴为雄饰马大成,陈玩惜饰沈本清,陈楚娟、李素茹饰沈夫人,徐永书饰店家,杨集豪、佘江声饰布驴。根据名旦陈丽璇回忆:导演马飞为营造喜剧气氛,匠心独运;知州戴小巧纱帽,“猪头架碟仔”,手拿小扇对应大成拿大扇;月英、幼花坐着布驴出场,每只布驴由一名演员饰演(套道具,手拿两根木棍当布驴前脚),表演诙谐。按剧本所载,在众人由客店赶往衙门时,没顾及牵驴,戏尾在结案后店家赶来,送还两只驴子,使首尾呼应。另外,潮安正天香潮剧团参加丑戏汇演的剧目为《老少配》,剧本整理刘管耀、柯静呆。根据《潮剧剧目汇考》记载,《老少配》前部分剧情近似青年剧团本,后部分为县官改婚书;全剧三场,地点为路上、客店、公堂,宿店化用了“双棚窗”手法。

1982年,广东潮剧院二团复排《换偶记》。剧本在青年剧团本基础上修订:天盛双亲早亡,改为家有四旬慈母,比幼花还后生;幼花想伴月英同死,改为她将心比心,知情后即提出换婿;天盛在客店被捉,改为在与月英出逃途中被大成截获;删去布驴道具,以驴鞭指代,戏尾删去店家赶来衙门送还驴子;知州戴小帽,改为戴普通官帽。1983年4月,《换偶记》在深圳演出被录像,洪妙饰张幼花、黄振龙饰冯天盛、陈丽玲饰佳月英、郑强发饰马大成(平常演出B角林松弟)、陈邦沐饰沈本清、朱秀明饰沈夫人、徐永书饰店家。1985年东南亚唱片公司T.N.A.机构出版录音,陈文炎饰冯天盛、林松弟饰沈本清,其他角色同录像。根据名丑陈邦沐回忆,《换偶记》首演和录像都有故事。他当时任剧务和舞台监督,遇到丑角演员缺场,经常得去救场;《换偶记》他无戏份,但由于是洪师傅主演,排练时他都到场,因而熟悉剧目;该剧首演在揭阳白塔戏院,观众喜欢洪师傅,戏票好卖;首演前一天中午,马大成饰演者有事离团,洪师傅为此而着急;他主动安慰老人家,自荐由他来“堵水”饰马大成;下午他走台,次日上午彩排,晚上首演顺利。拍录像的当晚,戏快开演了,知州饰演者因故无法到场,领导找他救场;原饰演者身材高大,步法为走矮步;他瘦小,走矮步“只剩一粒”,就改为走高步;所穿的靴子不合脚,原饰演者穿42号,他穿39号。现今留存影像,就是省电视台当晚实况录像。

洪妙的“当家弟”,饱含沧桑而又轻松风趣。《换偶记》既让人感慨岁月无情,又赞叹人间有爱。陈喜嘉

新闻推荐

切勿盲目去陌生的农家乐消费

张余波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市民选择到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等地方进行餐饮消费,这些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