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教导永远记心中
□詹昭重
今年是父亲120周年诞辰,是母亲115周年诞辰。我想写一点儿东西纪念给了我生命的父亲和母亲。因为我是遗腹女,从来就没有见过父亲,我只是从妈妈和哥哥姐姐们的口中,知道一点父亲的事情。我在18岁离开潮州以前,都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的言行对我的影响很大,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妈妈对我的教导,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伟大的母亲,非常了不起!”
1974年元月,我和元钊(我的爱人)回潮州结婚,元钊在清华大学,有一位很要好的同事,她的父亲于昌然大伯是部队的一位首长,当时于大伯和于大妈正好都住在潮州。元钊和我一起去看望他们。元钊向他们介绍了我们家的情况,于大伯很是感动,一定要我们带他到我家去看望我妈妈。见过妈妈以后,我们送于大伯回家。于大伯对妈妈赞不绝口,连声说:“你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真的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一位高级军官,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对妈妈用"伟大的母亲""非常了不起!"如此的高度评价母亲,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然而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又走了45年,我已经从姑娘变成了媳妇、母亲、奶奶,我把儿子培养成博士、高级工程师。我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回想于大伯对母亲的评价,现在觉得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母亲自从父亲去世以后的35天生下了我,就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把最大才16岁,最小是遗腹女的六个儿女培养成人,而且都是身心健康地成长,个个都是大学生,有的成了教授、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有的是离休老革命干部,都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的是那么不容易,真的是那么了不起。虽然我们家有中央人民政府李济深副主席的直接关怀,有党的培养,有享受革命烈士待遇和人民助学金的最大优惠,但是,妈妈的品德、她的坚强和她一定要让我们接受教育,一定要把我们培养成才的坚定的信念,以及她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回忆起来,时时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感到温馨无比,又让我感恩不尽。我感谢妈妈,当年父亲去世后,妈妈千里迢迢带着儿女从重庆回到潮州,她没有如“好心”的亲友所说的,让最大的16岁的大哥到铺子里去做学徒当伙计,把14岁的大姐找个人家嫁出去,让二姐三姐去当丫头,留下两岁的小哥是男的,舍不得,留在身边,把我这最小的女孩儿,就看看有没有人家要,送给人家好了。妈妈默默地忍受着亲友不但没有帮助,而且还躲避不及的冷漠的眼光,她没有让这个家散掉而骨肉分离。妈妈到处奔忙,把大哥昭宁大姐昭华安排进学校读书,继续学业,教二姐昭文三姐昭平绣花,帮助补贴家用,自己则日以继夜地车衣绣花换来工钱,艰难地撑起这摇摇欲坠的七口之家。
母亲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母亲是伟大的。母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母亲的伟大来自平凡,来自母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家庭遭受灾难的面前,她默默地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煎熬,坚强地担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在贫穷无助的艰苦岁月,她经受了各种压力和磨难,自立自强抬起头,挺起了腰杆保住了这个家,没有让骨肉离散;在培养儿女生活中,她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而且言传身教,让儿女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的胆识、她的远见、她的坚强、她的毅力、她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也是于大伯对我的母亲极为赞叹的理由。中华大地孕育了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养育了千千万万优秀的中华儿女,使中华民族精神美德代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了,妈妈给中央人民政府李济深副主席写信,请求解决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李副主席给妈妈回了信。潮安县政府派人找到了妈妈,问妈妈有什么要求。妈妈说虽然自己是中学生,可以去教书,有工作,但是自己去教书了,一个比一个小的儿女谁来照管,一日三餐谁来安排?钱是花得完的,所以只要求解决儿女们接受教育的问题。组织上满足了妈妈的合理请求,二姐昭文三姐昭平都免费上学,还享受甲等人民助学金。小哥和我,到了上学年龄,也都是免费上学的。我到现在都为妈妈的高瞻远瞩、过人的胆识喝彩!我们兄弟姐妹只要自己能努力学习,考得上学都有书读,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多么幸福!而我们兄弟姐妹,也都个个争气,小哥昭庆十七岁以极优异的成绩考上全国第一学府——清华大学,我18岁考上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梦想着向居里夫人学习呢!三姐14岁就到东北长春去上学了,后来她在北京一机部工作,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大学本科学历。以我自己的奋斗历程,我深深体会到,妈妈的刻苦耐劳,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自爱、自信、自立、自强,不卑不亢永远有一身铮铮傲骨和勤奋好学等优秀品德,在儿女们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女孩子也必须能自立”
我生在重庆,长在潮州。潮州的女人无论大小,人人都有一双巧手,个个都会绣花。很多家庭是用一根绣花针,养活一家人。在潮州,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人在从事绣花这项工作。
当我还是三四岁的小姑娘的时候,时常坐在大人的绣花绷框旁看大人们绣花。大人们压绣花绷框的沙袋上,总插有好几根绣花针,大人们总是让我们这些小女孩为她们穿针引线:红的,黄的,绿的……我的眼睛很好使,一下子就能穿好很多针线,然后将一根根穿好线的绣花针插在压绣花绷框的沙袋上,供大人们绣花用。我看着大人们是如何在一块白布上用各种各样的绣花线,采用各种各样不同的针法,绣出美丽的花鸟鱼虫、凤凰鸳鸯和各种美丽的图案字样……
妈妈每天都很忙,她让我到邻居老姆家里跟她学绣花。老姆开始教我绣的是“水点”“绿叶”和“锁枝”。这些都是单一色不用配色的简单基础针法。然后教我绣简单的小花,两种颜色或两种颜色以上的花,这是需要配色的高一级的花。绣花,针脚一定要紧密平整、配色要协调、间色插入要均匀,这些都是基本功。后来,妈妈拿了一块白布,请人印上枕头花样,准备好绣花绷框和绣花线,让我自己在白布上绣。我就在这块白布上绣了起来。绣不合格的地方用小剪刀将绣花线剪断,将绣花线拆了下来重新绣,直到把整个枕头都绣合格了。妈妈很是满意,我开始可以帮助妈妈绣花了。我开始帮妈妈绣绣品中简单的部分,后来一通百通,连玫瑰花、鸳鸯、所有的花鸟鱼虫图案文字一切都能绣了,这样在我还没有上学时,我便可以帮着妈妈挣钱了。记得上学后,每逢寒假和暑假,我每天可以绣一个枕头花。一对枕头花的工钱是三毛八分钱,两天就能绣一对枕头花。那么,一天就可以挣一毛九分钱。在上世纪50年代,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妈妈说,你的二姐三姐都会绣花,三姐绣得最快,二姐要帮着带弟妹和做家务,没有办法坐得长久,绣的就没有三姐快。三姐从清早到晚上,总是一坐就是老半天,绣得可快了!(难怪三姐是大近视眼,是长时间绣花把眼睛累坏的)妈妈对我说,女孩子也一定要自立,要有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本事,在潮州绣花便是养家自立的本事。
“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小时候,每年开学的时候,妈妈都要到学校去,为我和小哥申请并办理免费入学的手续。妈妈常对我们说,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你们学习好了,就能考中学考大学,大学毕业时国家就给你们分配工作。那时候,我的大哥大姐二姐三姐都在外面上学、工作,家里只剩下小哥昭庆、我和妈妈一起生活。小哥和我读书都很认真,学习成绩也都不错。小哥17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我18岁考上北京钢铁学院,就是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我们都实现了妈妈让我们上大学的心愿。记得小哥1961年考上清华大学,当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妈妈是那么开心,那么高兴!那一年,整个潮州市,考上清华大学的只有我小哥一个人,那可真是可以用扬眉吐气来形容妈妈的心情。有一天我回到家,听见妈妈正唱着潮剧选段呢!原来妈妈的声音是那么圆润甜美、悦耳动听。
1964年,我考上北京钢铁学院。那一年,整个潮州市也只有我一个女学生考上北京的大学。当年我觉得高考考得比平时差了很多,以为要准备上山下乡了,所以我没有到学校去领通知书。那天晚上,同班同学朱洪和历文把我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来。一进门就高声喊道:“恭喜了!恭喜了!恭喜昭重高中状元,要上京城了!”我看到妈妈当时是那么高兴,那么欣慰,她赶紧给同学们请坐请茶叙谈情况。不过她还骄傲地说,昭重的哥哥昭庆正在清华上学呢,大学生在我们家是平常之物!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天,妈妈便开始张罗为我准备行装。我则在当天晚上就到邮电局去发电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北京的三姐和小哥,在太原的大哥,在长沙的大姐。
“阿重最能干,什么都会!”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培养我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德。妈妈采用的是鼓励法。她让我参与各种劳动,做各种事情,边干边学。妈妈是人民代表,又是居民小组长,还要负担各种家务,她一个人总是忙不过来。于是,她就让我帮忙做各种事情。更重要的是妈妈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提重物,所以,家里所有的体力活,都是小哥和我来做的。天旱时,家里水井的水总是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到外面泉水水源丰富的水井去打水、挑水回家。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特别为我做了两个小水桶,让我去挑水,当我能挑得更多的时候,便换了两个大一点儿的水桶,挑着挑着,我终于能够肩上挑着两个大水桶,手上还提着从井里打水上来的小桶。从南门的义井巷口的义井挑水回家。那时候我个头不大,一个女孩子有模有样地挑着那两大桶水,走在大街上换来称赞的眼光,我心里很是得意。
记得每天早上,妈妈就让我扫地。因为潮州人都是打赤脚,扫地,仅仅是把泥沙和垃圾扫干净。所以,每个星期都要用水洗地,才能把粘在红砖上的黑色的脏物洗掉,现出红砖的美丽本色。因为房间小,床铺底下,桌子下面都塞满了各种东西,所以洗地只能先放一瓢清水,把地上脏东西擦洗出来,把脏水扫走,再放第二瓢清水,如此反复,直到把房间的每一块砖都擦洗干净。我开始帮忙洗地的时候,扫帚比我还高很多,因为手小,力气又小,根本把握不了扫把,扫一下整个扫把顺着惯性就掉到地上去了。我捡起扫把继续做,如此反复,我把握住了重心,慢慢地我也能像模像样地洗地啦。
邻居大嫂看了夸奖道:“阿妹真能干!这么一点大,就能帮大人洗地啦!”妈妈听了,很是开心,笑着说:“阿妹啊,是真能干!什么都会做,不会的,一学就会。”我在妈妈的鼓励下,家里的家务事和别的什么手工,如修理木屐、养花、种瓜在一小块地种麦子等活儿,我都学着做。也正如妈妈所说的:不会的,我就学。只要我用心学,用心做,真的我什么都能学得会,而且还做得很好。就像唱歌,我拿了歌单,自己就对着乐谱,一句简谱,一句歌词,把整首歌曲学会。在小学的时候我就能识谱了,我自己学会唱很多的歌曲。从小到大,我的音乐课一直都是满分。几十年来,妈妈的鼓励对我一辈子影响很大。“阿妹呀,只要她想学,她就用心学,她就能学会学好!”妈妈的话总是在耳边响起。无论我学什么,还真是能学得像模像样。对在学习和工作中所碰到的各种难题和困难,我都很自信,有决心和毅力去克服。我坚信:只要我用心去学,用心去做,一切难题都能够破解,一切困难都能够被克服,我都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布唔破仔唔贤”
学习任何一种本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小哥和我无论学习什么,妈妈都默默地支持。家里有一架缝纫机,妈妈曾用它为别人车衣服,收取工钱,养活一家七口人,度过那艰难的岁月。
在我小时候,小哥和我就学着去摆弄那架缝纫机。妈妈告诉我们先不要上针和线,也不要上布,先用废纸压到机子上,右手动上面的轮子,双脚踩下面的脚踏板,上下要协调。慢慢地,能够踩得顺畅均匀了,然后再教我们安装针线。同样也是先在废纸上进行走直线和转弯等各项练习。在安装针线以后,开始时,常常一不小心就把针踩断,妈妈也从不怪我们,只是又拿了新的针让我们换上,再继续练习。妈妈常说“布唔破,仔唔贤(舍不得搞坏几块布,儿女就学不会手艺,就不能干)”,她还要求我们要把直线针脚踩得笔直,不能歪歪扭扭的。就这样一步步,我慢慢地掌握了各项要领,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书包和小布娃娃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能补自己的衣服了。到了初中,1960年,三姐从北京探亲回潮州,给我带来了嫂子送给我的裙子,因为大小不合适,我就自己把裙子拆开重新修改到合身,后来自己的内衣内裤裙子都能自己做。当然开始做的并不是那么好,但是慢慢地,慢慢地,一切都随心所欲做得大方合身。当我上大学时,北京天冷,我就买了棉花,用自己的两条旧裤子,拆开铺上棉花,给自己重新缝了一条棉裤,可暖和了!为了省钱,很多衣服都是自己做。我当了妈妈以后,儿子春夏秋冬的衣服全是我自己做的,还绣上花,非常好看。儿子穿小了的衣服,老早就让同事们预定要去了。因为我在衣服上面绣的花特别好看,大家都喜欢。家里老老少少的棉袄,也都是我亲手做的。妈妈常说,不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学习。我的哥哥姐姐一个个长大了就离开了家,到全国各地去,三姐14岁就离开家到东北长春读书了,所以很多事情都必须自己会做。从小就必须学会做很多的事情,必须自立。妈妈对儿女的培养是让儿女们自己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妈妈特别支持我们参加学校的一切课外活动,包括下乡,支农,插秧,割稻,挑土积肥,还有参加文艺宣传队,夏收季节妈妈默默为小哥和我准备下乡的行装,还特地为我们准备好长衣长裤,说是可以吸汗水挡太阳,怕烈日把我们晒坏了。小哥和我每次都还是晒得乌黑乌黑,脱了一层皮。妈妈看了无语,虽痛在心里但照样支持。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个个都成了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是和妈妈从小对我们的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分不开的。
“她要去跑,就让她去跑吧”
我从小喜欢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课老师教的一切,我都努力去做好。老师教我们跳绳,还让我们回家练习。我回家和妈妈一说,她便给我准备了一条井绳,我拿了这一条井绳,不但在家里跳绳,还带到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跳绳。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市里举办体育运动会,老师给我报了少年组的60公尺跳绳跑。因为平时经常练习,所以从起跑到终点,一口气顺利跑完了,拿到小组冠军,全体第三名。记得那是我们全校参加的比赛项目中唯一得奖的项目。其实奖牌大部分是给初级中学的运动员拿走的。高中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恒心和意志,我开始每天晨跑,无论春夏秋冬,天还没亮,我便起床从山上女生宿舍,跑到山下运动场去跑步。一跑就是好几圈。为了激励自己,我在上铺的床板下面(我睡下床)贴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温暖的被窝只能迷惑瓦解你的斗志,刺骨的寒风才能考验磨炼你的意志、恒心和毅力。”由于长期的坚持,我的长跑耐力很好,速度本来就很不错,每年县运会、校运会我都包揽了400米800米的冠军,还打破刷新学校记录,再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在我离开母校去北京上大学前,母校400米800米的记录都是我创造和保持的。那一年参加县运动会。第一天是800米跑,我拿了冠军,打破了校运会记录,比韩师穿着钉鞋的体育系的大专生跑得还快。但是因为我是光着脚丫跑步,天气又热,脚底上脚趾头上都打了好多水泡。我一瘸一拐回到家,妈妈看到了,让我用温水把脚丫洗干净,点了煤油灯把一根绣花针在灯火上烧红了,又让我拔了一根头发,用碘酒消毒后穿在针上,把剪刀也消毒了。妈妈说,所有的泡都要刺破,用针从最长的直径的这一头穿过去,到另一头刺出来,要把水泡里的水都挤干净,两端留一点头发丝在外面,说这是引流。我忍着疼痛照妈妈说的做了。我说,明天还有400米跑和接力赛。邻居大嫂看了心痛地说:“都跑成这样啦!不疼啊?明天还能跑吗?老七婶(即我妈妈),不能让阿妹再去跑了。”妈妈看着我幽幽地说:“她要去跑,就让她去跑吧。”又说:“以前部队行军,士兵脚底都要打泡,也都是这样把水泡处理的,第二天泡就消下去了,照样行军,有时打了好几层泡,天长日久了就磨出茧来了,再也不会打泡了,士兵们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第二天我照样参加了400米比赛,又拿了冠军,还打破了校记录。同时参加了4×100米,4×200米团体赛,也取得了好成绩。我知道,妈妈看着我忍着疼痛在处理自己脚底脚趾上那么多水泡,肯定也是很心疼的!但是妈妈更知道,人的意志和毅力是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炼才能培养出来的,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这辈子在困难环境下就会败下阵来,所以她支持我接受各种挑战和考验。正因为如此,到了北京,1966年5月,我参加第十届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以2分27.8秒的好成绩,打破了女子800米北京高校运动会的记录。
“让她唱吧,不能让孩子去承担大人的忧愁”
我虽然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但是,凡事都有妈妈扛着,所以,我都能和别的小孩一样,无忧无虑地、健康快乐地成长,从来就不乏开朗乐观的天性。因为我从小学就会识谱,所以我会唱很多很多的歌。由于我音调总比别人“高八度”,所以我最喜欢唱山歌和民歌,而且我是一张嘴就大声地唱,开怀地唱歌,边干活边唱歌,家里歌声不断。有一天放学后,我照样架好梯子,爬上梯子去浇养在墙头上的花。当然,我是放开嗓子唱的:“哎呦唻……”,悠扬的歌声在空中飘荡,自己还很得意,当我浇完花下到地面时,邻居大嫂对我说:“你看你妈妈正为儿女的信件汇款还没收到发愁呢,你真不懂事,还在唱歌!”我转脸看着妈妈,妈妈说:“让她唱歌吧,我一个人忧愁就够了,不能让孩子也去承当大人的忧愁!”,妈妈这句话让我想起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半夜我醒来。看到妈妈在煤油灯下绣花,拿针的手停在空中,抬着头望着窗外,低声地叹息哭泣:“为什么信也没来,汇款也没到,该不会出什么事吧?”我屏着呼吸不敢出声,我知道妈妈是在惦记着远方的儿女。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所以,自从我离开家以后,每个月我都必须把八分钱的邮票买好,还买了一张大牛皮自制了信封,每个月必须给妈妈写信报平安。每年生日,到照相馆拍张照片寄给妈妈看。当我工作以后,每个月发工资的那一天,我必须到邮电局把钱寄了,从来不敢拖拉。我知道妈妈最疼爱最牵挂的就是我这个“满女”了!在我18岁离开家以前,我和妈妈都是朝夕相伴相依为命的,我不敢再让妈妈因为没有收到我的信件担忧。
妈妈真的很不容易,自从父亲去世35天后,在山坡上的破草棚里生下了我。大哥才16岁,大姐才14岁,二姐11岁,三姐九岁,除了小哥和我还小不能上学以外,哥哥姐姐们都是在读书的年龄,每一天一张开眼睛,就是七个人的衣食住行,就是儿女的读书培养。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中年丧偶”,这样重大的压力,这样沉重的生活重担,对一个42岁的女人,如何承担得了?!“让她唱吧,我一个人忧愁就够了,不要让孩子来承担大人的忧愁!”是的,妈妈总是把一切自己承担起来,从来不抱怨,从来不把忧愁、伤感和痛苦在儿女们的面前表现。有时她还来一点小幽默,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让我们在充满温暖的关爱中成长,这也养成了我们开朗乐观的好性格。
每年大年三十妈妈都要赶制两套新衣忙到天亮,一套蓝士林是给我小哥昭庆的,一套红士林是给我的。天亮了,只剩下锁扣眼和订扣子,这件事儿对我这个能绣花的巧姑娘来说不在话下。这样,每年正月初一庆哥和我都能穿上新衣服,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开开心心地去拜年。这些都是刻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忘记的往事。
“渴时一滴如甘露”
妈妈肚子里有说不尽《古文观止》里的名言和各种格言,不经意时就说出来给我们听并加以解释。例如,“画皮画肉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是让我们看人要慎重,要谨言慎行。“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是告诉我们一种社会现象。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有若无”。在我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年自制各种咸菜橄榄散,那都是平时下饭的主要佐料。然而,妈妈是在苦日子里过来的人,所以她特别有同情心,时常主动帮助别人。而且妈妈给人家的帮助是不动声色的,是在极其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而且使接受帮助者非常有尊严。由于妈妈对大家都很好,所以大家对我们家也很好。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庆哥和我常常长疥子,这时候就要用新鲜的白菊花的叶子拿来揉出汁加红糖,直接喝了汁,叶渣敷裹在疥子上面,这样,疥子很快就消下去了。一到这个时候,左邻右舍和一位受过妈妈接济的老姆,就到处去寻找新鲜的白菊花叶,给我妈妈送来解我们燃眉之急。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穷书生要上京赶考,没有盘缠,跑了几个富亲戚家一文钱也没借到,最后到穷姑母家,这位姑母立即到园子里采了好些雄的南瓜花,打了几个自家养鸡下的蛋,留穷秀才在家里喝酒,并尽其所能资助他。妈妈说,“钱银如粪土,仁义值钱金”,这个故事讲的是“瓜花饮酒人情在”啊。对人要雪中送炭,在别人需要时尽其所能地支持,才是最好的帮助。妈妈的言传身教数十年来深深地影响了我。再加上学校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向雷锋同志学习”等的各种教育,我都是和同学、亲友、同事、朋友很好相处,主动、热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学习妈妈,帮助别人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给对方以最大的尊严。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我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是充满了正能量的。同学间、同事间、亲友间,关系都很和谐,真正是珍惜缘分,友谊永恒!
“对老人家一定要记住一个"敬"字”
1974年春节,我要结婚了,妈妈对我说:“到了元钊家,元钊家里有一对父母,还有两个妹妹,对元钊的父母亲,一定要尊敬,要记住一个"敬"字。老人家对后生晚辈并没有什么要求,就要一个"敬"字,你敬人家一分,人家敬你十足。我自己是你敬我三分,我敬你十二足。所以要尊敬老人,对妹妹们要关心和爱护,要有当大哥大嫂的好榜样。”这几十年来,我是完全按照妈妈的吩咐去做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几十年来,时时刻刻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带他们去看病、就医买药,我学会打针、输液按摩,时常在他们需要时为他们服务。平时对他们照顾得很周到。所以,1989年,衡阳冶金厂开展模范家庭评选活动,我们家在6000多个家庭中,无记名投票,计算机计票,被评为模范家庭,那是全厂评选出的十户模范家庭之一。对两个小姑子也是关心有加,几十年来,无论是对公公婆婆,还是两个小姑子,我都没有和他们红过脸,甚至连一句大声的话都没有。1978年12月,家里还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大事:1977年7月,我们喜得儿子,我婆婆到衡阳帮我们带小孩,小孩长到十个月后断奶,1978年9月,我带我婆婆回潮州,因为工作很忙,就把儿子留在潮州由婆婆带,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12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我们突然接到来自潮州的电报:我儿子不慎从眠床上摔下来,头着地,脑内血肿,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噩耗传来,我们悲痛万分,一时间我的头发白了很多。但是,在残酷的意外面前,我只能选择接受并正确面对。于是,当即给潮州回电报:“我们不回潮州,后事你们理,要多多保重。”随后,我忍着巨大的悲痛,连续三天,一天一封信共三封信,寄回潮州安慰我公公婆婆,信中写道,意外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你们是很疼爱孙子的,悲痛可想而知。但孙子已经走了,再也回不来了,这是命里的事,这个损失已经很大了,你们一定要多多保重,把身体搞好,不要再造成新的损失,如果你们因此病倒了,那么损失就更大了!你们不要太难过了,等我们再给你们生一个好孙子……这些信件对老人是极大的安慰,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数万分之一几率的意外惊动了亲邻好友,同时对我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通情达理、关爱公婆、克己复礼和心胸情怀,大家都赞叹不已,一时间在亲朋好友中传开了,变成为一段美谈佳话。所以我的公公在回信中说,“天地补忠厚,赐给我家一位贤媳妇。”我的婆婆说,“阿重说话办事都在理上,我们怎么可以不听她的呢?”是啊,在家庭成员相处中,这么重大的事情都能处理好,还有什么不能处理好的呢?由于家庭和睦,老俩口尽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能全力以赴去工作。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妈妈在我结婚前对我讲的话,我奉行了数十年,确实是处理好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的关键所在。
我今年73周岁了。就是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73周年了。关于父亲的故事,在哥哥姐姐们的回忆文章里,我都看了,都让我非常感动,那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父亲!妈妈离开我们也26年了。现在回忆母亲,她的音容笑貌,一幕幕都在眼前。在我的心中还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我为我有伟大的父亲母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我的父亲,我爱我的母亲!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新闻推荐
日前,庄明辉向记者展示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与组委会签订的合同书。黄春生摄本报记者李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