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路与太平桥
□黄继澍
太平路,原俗称大街,1922年因拓路得“太平”石碑而改此雅称;太平桥,宋州治子城石桥,位于太平路头,路或因古桥名而改称谓。
太平路,《潮州市湘桥区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4月)载:为老城区中轴线。北起百花台接中山路,南至环城南路南门古与南春路相接。长1742米,宽9米。旧称官街,又称大街。1922年扩马路时于路头掘得元代致和元年(1328年)石碑1块,高2米,宽1米,上书“太平”两字,故命名太平路,并筑圆形花台,竖碑其上,围种百花,称百花台(已拆除)。新中国成立后(仍)称太平路。“文化大革命”期间称东方红大道,1976年复今名。昔沿街有明、清年代建的石牌坊33座,1951年因妨碍交通被拆除,现沿街保留有二目井、义井、四目井等古井。潮州市十余年前重建石牌坊,辟为步行街,成为潮州市一处旅游胜地。
太平桥,《永乐大典·潮州府》载:《三阳志》:太平桥,在州治之前(《永乐大典》卷5343第19页);州治,自太平桥直抵三阳门,桥之四维,旧有四塔;外疏两渠,中为官街。岁月浸久,塔之仅存者二。居民遂侵官地以广其庐,沟藏于堂坳之中。通渠湫隘,累政因循而莫革者,百有余年。淳祐丙午(六年,即1246年),陈侯圭欲复旧观。……而官街尽复。……自太平桥至三阳门,长五百单五丈八尺,东抵西阔二丈四尺,官沟在外街之两旁,石刻丈尺为志。砥道轩豁,有中州之气象焉。邦人纪善甫为之《记》,立石于宣诏亭之左。《三阳图志》:丙子(景炎元年,即1276年)兵火,街路无恙,石与亭无存矣。(《永乐大典》卷5343第20页)
太平桥建于何时?《永乐大典·潮州府·城池》引《图经志》“城池”:“州旧有子城,以金山为固。”《三阳志》“城廓”:“州之子城,依金山为固。前俛而后仰,由南而北,绕以濠,东则溪也。方创置之始,土工不坚。至和改元(宋至和元年,即1054年)之九月,郑侯伸始至。不二月,兴畚锸,自农务外,阅八月而就。”“州子城门三,东、西、南,东门今废。子城四围凡六十步,高二丈有五尺,面广一丈,基倍之。濠面阔七丈五寸,自城下转西而南,绕廓之外,延袤一千二百余丈。”“濠流自子城外,西渐入于湖。”(《永乐大典》卷5343第13至14页)
上引文对宋潮州州治子城及城濠、城门之描述,让我们清晰了解到,宋州治在金山,环州治有子城,建于至和元年(1054)之前,城有东(面江)、西(面湖山)、南(面大街)3门,城外有濠,则城门口之濠上应有桥,而南门之桥就是太平桥,则太平桥应建于1054年以前,比广济桥(始建于乾道七年,即1171年)早一百多年。
清代旧志,仍有太平桥的记载。乾隆二十七年(1762)《潮州府志》载:“太平桥,在大街,引上水门江水,绕县治。”(卷十九第3页)光绪二十四年(1898)《海阳县志》载:“太平桥,在大街,自上水门引韩江水,历桥而西绕县治。今左右皆列肆,内有旧石刻"太平桥"三字尚存。”(卷二十二第1页)笔者有疑问,未知1922年掘得石碑是否这石刻,因时仅隔20多年,桥头能有两块石刻吗?
或许因“左右皆列肆”建设的关系,太平桥被埋于地下。1989年(黄梅岑老师《潮州街道掌故》提“1987年12月”,渺之先生《宋代潮州城规模考析》提“1989年”,笔者查1988年出版《潮州市城市建设志》无提及此事,故依渺之说)因市政建设需要,于太平路北端百花台地段发现埋于地下的太平桥。据勘查,石桥三墩两孔,南北向,长23米,桥面石梁长7米、宽0.7米,并列铺架。因当时地处交通要道、县委机关门边,进行保护性建设的条件不具备,故重新埋于地下。
新闻推荐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营造“共治共建共享”氛围 人人都是“双创”主人翁
开元社区党支部、社区志愿者、城南小学党支部成员和城南小学红棉护畅队员在清扫路面,营造整洁的道路环境。本报记者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