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湘桥区金山街道:守初心 担使命 提质古城特精融街区
□文/江马铎黄斯曼
□图/金山街道
今年国庆黄金周,位于潮州市湘桥区金山街道的中山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条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建筑密布的老街,集聚着众多金漆木雕、潮绣、抽纱、手拉壶、麦秆画等传统工艺门店,宛如非遗产业荟集的“活态传承馆”,吸引着八方宾客慕名而至。升级提质后的中山路工艺街区,已然成为古城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中山路的华丽蜕变,凝结着金山街道党员干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实践成果。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金山街道紧紧围绕省委“1+1+9”和市委“1+5+2”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重点突破,紧靠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特色精品城市的发展定位,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发展契机,把做好“特精融”文章作为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具体举措,致力实现“惠民利民谋幸福、传承文脉谋复兴”,为潮州高质量发展集聚生生不竭的内生动力。
发掘优势资源打造有故事的“特”色街区
位于中山路东段的郡城义仓,如今成了不少游客“打卡”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入住古色古香的精品客栈,在慢节奏的生活中放松身心,还能同工艺大师促膝长谈,近距离鉴赏潮绣、木雕、陶瓷、麦秆画、工夫茶等非遗项目,从积淀深厚的潮州传统文化元素中追寻中原汉文化南迁衍化的迁徙脉络,深度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郡城义仓,一座存世百余年的“老粮仓”被改造成文创产业园,市委为服务人才、嘉勉人才、集聚人才而打造的“人才咖啡”入驻于此,成为了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分享交流的主要活动平台,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索性把工作室设置在周边,使这里成为思想交融、观点碰撞、创意萌发、情感培育的人才驿站。当年用作存储赈灾救急之“义粮”的仓储地,如今已升格成为强国复兴迫切需求的文化与人才之“贡粮”孵化器。
这只是金山街道辖区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其中一个鲜活例子,许驸马府景区、黄埔军校分校革命教育基地、府学旧地文创园、梨园公所传统文化体验点等份量沉甸的文保古建相继成为文化传承空间,加上街道力推的“党建+文化+产业”助力,促成了工艺特色产业的集聚增长。据统计,仅中山路两侧142家商铺中,经营木雕、抽纱、手拉壶、潮绣、麦秆画、蜡石、古玩等工艺主导业态约60家(其中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家,省市名师25家),咖啡茶艺、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辅助业态约40家。现在的中山路,正以其独到的魅力,与西湖公园、牌坊街、滨江长廊三大景区有机契合,成为展现传统文化精华、彰显古城人文魅力的文旅新地标。
推行精细治理打造有品位的“精”致街区
在古城保育活化中,“绣花功夫”是金山街道一以贯之的治理之道。从中山路街区改造提升中坚持的民本宗旨,再到许驸马府景区提升的匠心追崇,真武宫复原修缮、青亭巷及方巾巷等内街小巷修整等“微更新”项目中,无处不在地体现金山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诚挚情怀。
“在实施一揽子"微更新"工作过程中,街道始终坚持"修旧如故、活态传承"的原则,充分尊重专家和群众意见,尽可能留存街区的历史风貌和特色风格,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和乡愁印记,不断改善群众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据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在规范街区管理、推行党建引领提质社区服务上花心思,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品位提升所带来的舒适便捷与幸福自信。
如今,以中山路为轴线的金山片区已然成为古风古韵与现代城市功能相融并重的文创品牌街区,街区历史建筑风貌和古城肌理得以充分保全,建筑立面、灯饰夜景、木艺门窗彰显古街风韵,旅游厕所、街心小品、文体广场等便民公共设施更趋完善,车流单行线+人行慢道让道路规划更显以人为本,商业动线+休憩节点令空间布局更为悠然惬意,街区环境更为优雅,营商环境更为优越,文旅业态更为多元,街区基础设施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居民和游人带来满满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吸引着众多特色商家置业发展,成为精致典雅的宜居宜业宜游街区。
坚持利民为本打造有温度的“融”和街区
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潮州正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优质文旅品牌对外输出,吸引着八方宾客相继入潮感受古城文旅盛宴。如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民素养、如何凝聚民心成风成俗?这是金山街道亟需解决的新课题。随着服务半径覆盖整个金山辖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成启用,畅通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在引领群众“最后一公里”上做好文章,将新时代文明理念传播“融和”到服务惠民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渲染带动,成为了金山街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推进的实践载体。
今年来,金山街道通过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对标宗旨查摆差距,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具体行动取信于民,在培养感情、增进认同中传播党的声音,在化解问题、美化家园中推行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理念。在与市、区职能部门密切联动中,街道从细节着手、从焦点切入,以党员干部为骨干推行志愿带动,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展演、红色传承、消防演练、义医义诊、非遗体验等接地气、贴民心、有实效的公益活动50多场,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区党组织的牵头协调下,公益组织和热心群众捐资修复了大圣巷、佘厝巷、老灰路头等破损路面,北园路地下涵渠塌陷危及居民楼宇的安全隐患得到迅速抢修,北门外居民区排污梗阻和雨水倒灌问题及时整治浚通;协调化解居民共用排污管道所引发的纠纷、早期项目建设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居民对街区文体设施需求、文创项目落地突破程序瓶颈等等民生实事也得到高效落实,真正实现“凝聚群众、引领风尚、以文化人、成风成俗”目标,成功助力湘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从省级试点提升为国家级试点,为潮州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锻造更加坚实民心基础和社会根基。
新闻推荐
打棉被从兴盛到式微,三十多年坚守这门手艺的詹泽森 “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詹泽森背起了打被弓,展示“弹棉花”技艺。文/图本报记者庄园棉被是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在生产力仍较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