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不改:大洋洲的“摆渡人” □既是家乡代言人,也是中外文化摆渡者 □从南海到大洋洲,塑造独特的拓荒精神
秋色是佛山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外乡亲回来观看。戴嘉信摄
扫描二维码,对话全球南海人
南海侨领徐启成与合作学校老师沟通中文教学计划。资料图片
距离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区5公里,一座南半球最高的天后圣像在此耸立。
“12年来,我们为天后宫的建设多方奔走。如今,这里已经是在澳华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祖籍南海九江的墨尔本天后宫理事会会长曾耀荣说。
在新西兰奥克兰的华人报纸上,关于佛山的信息屡见不鲜。新西兰南番顺乡亲联谊会会长冼锦燕一直坚持在大洋彼岸介绍南海的发展动向,“家乡发展得这么好,我们感到很骄傲。”
在大洋洲,有着许许多多的“曾耀荣”“冼锦燕”:他们在年少时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寻找人生路,做自己的“摆渡人”;他乡拼搏数十年,仍倾力为乡亲服务,甘当家乡的“摆渡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华人社区经济活动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中澳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为中澳交流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墨尔本大学文学学部助理院长、亚洲研究所教授高佳说。
远渡重洋:几经辗转踏上“淘金路”
【在上个世纪,淘金潮虽已成历史,南海人远渡重洋到大洋洲“淘金”的故事却从未停止。】
晚10时,一场大雨之后,墨尔本市中心道路两旁的广告牌灯光倒映到地面的积水上,整条街道流光溢彩。唐人街以外的商铺大多已经打烊,唯有这里灯火通明,仿佛不知疲倦。从中穿梭而过的,大多为东方面孔。
当年,第一代淘金工人如何艰辛地来到大洋彼岸、重筑家园的故事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唐人街临街店铺主人换了几轮,如今在澳华人的安居乐业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先辈的辛勤开拓。
根据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赞助出版的《澳洲华人历史》记载,1818年,来自广东的麦世英乘坐Laurel号抵达悉尼积逊港,成为首位被记录移民澳大利亚的华人,由此拉开华人前往澳洲的序幕。
自1851年起,在墨尔本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中国,广东多地华人背上行囊,踏上前往异国他乡的淘金之路。当中,来自南番顺地区的华人是重要组成部分。据澳华历史博物馆记载,广东三邑为珠三角富饶地区,当时的南海人承包了墨尔本绝大多数的裁缝和肉铺生意。
在这批华人中,有三位华商颇具名望。他们一方面将生意做大做强,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致力于为在澳华人的权益奔走,是华人社团的领袖。其中之一就是南海人刘光明。
史料记载,刘光明从马来西亚辗转到达澳大利亚,并在矿区开设杂货铺。发家后的刘光明开始引荐家乡亲朋好友来墨尔本淘金。
在他的主持筹建下,南番顺会馆于1861年在唐人街落成。同一时期,淘金热也席卷了新西兰,当地华人数量激增,首批华人同样来自广东。
在上个世纪,淘金潮虽已成历史,南海人远渡重洋到大洋洲“淘金”的故事却从未停止。今年67岁的梁江财祖籍南海,家中三代从事餐饮行业。1982年初,他通过技术移民同太太、大儿子到达澳大利亚,一同带去的还有广式早茶。
“以前澳大利亚人吃粤菜只知道柠檬鸡炒饭、咕噜肉等,完全不知道喝早茶这回事,广东厨师来了以后做的菜他们很认同。”如今,身有余力的梁江财开始为社团奔走,先后担任南番顺乡亲会会长、理事长。
在新西兰,今年70岁的冼锦燕仍坚持为南番顺乡亲奔走。出身于航海世家的冼锦燕,祖辈曾拥有庞大船队,被人称为“船王”。
然而,冼锦燕出生后不久便家道中落。11岁那年,她不得不踏入社会挣钱养家。年轻时,她当过毛衫服装厂的工人,做过工厂领班;而后又在法国和日本的美容行业学习,曾开设学校培训美容师。
1991年,冼锦燕从香港移居新西兰,后任新西兰南番顺乡亲联谊会会长。早年艰辛的拼搏岁月让冼锦燕更懂得他乡异客的艰难,“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佛山,我就认定这里是我的家乡。”
如今,华人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重要的少数族裔。数据显示,目前在澳大利亚有700万移民,当中华人占比2.6%;在新西兰的华人总数也已超过20万,他们在多个行业领域担当重要角色。
落地生根:从一线工人到行业领军者
【他们在奋斗中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却总能怀揣希望向阳而生。】
来到大洋洲,这只是南海乡亲万里征程的第一步。如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找准自身定位,才是他们面对的真正挑战。
在新西兰冷鲜肉制品行业,一家名叫福山食品的公司颇具声望,其规模稳居行业前三。该公司创始人正是祖籍南海桂城平洲的伦达民。
与祖籍南海的澳洲中华总商联合会主席徐启成、冼锦燕等老一辈侨领的经历不同,伦达民出国前曾在广州一家银行任职,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毅然走出“象牙塔”,决心在异国闯出一片天。
1988年,伦达民前往澳大利亚读书,而后到了当地一家拆鸡工厂工作。彼时,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将整鸡拆皮分包,以便商家包装出售,“从一名银行经理变成一名拆鸡工人,工作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但当时已经没有退路,我连回广州的机票钱都没有,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此后,伦达民逐渐从一线工人升至管理层,但创业仍是他心中难以磨灭的梦。1998年,他在新西兰旅游时惊讶地发现,虽然当地华人餐饮业对鸡肉需求很大,却没有华人从事鸡肉供应。
看准机遇,伦达民迅速到新西兰注册公司。限于成本,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两个人。他白天跑销售,晚上当工人,终于熬过了艰难的创业期。华人在异乡创业,如何充分认知适应当地的法律要求与文化背景,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门槛。“有一天突然就有警察上门,说我们缺了一项执照,属于违法经营。”伦达民回忆道。
克服了种种困难,福山食品如今已经成为拥有上万平方米冷冻仓库、拥有超过1500个批发客户群的行业知名企业。“身在异国,我们华人要真正融入主流社会、实现创业成功的梦想,需要付出的远比当地人更多。”伦达民感慨道。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奥克兰大学教授叶宋曼瑛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多,经济实力的增强,华人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与伦达民有着类似经历的南海人还有很多。定居悉尼的南海后裔肖雪傲,现在还能清晰忆起初到澳大利亚的艰辛岁月。“1986年,我随母亲来到悉尼,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甚至一天要上10个小时的班。”
艰难的打工生活并没有打乱肖雪傲的逐梦之路。她内心笃定,自己一定能在澳大利亚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此后20年里,她一路从大专念到本科再到MBA;同时,也从一名餐厅服务员到公司会计,再到上市公司集团科技板块财务总监,“在最艰难的日子,我始终怀有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并不断向上努力攀爬。”
在大洋洲,像伦达民、肖雪傲这样的南海乡亲还有很多。他们在奋斗中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却总能怀揣希望向阳而生。
薪火相传:身在异乡心念家乡
【“故乡”是根,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地方。身居异国,情系家乡,这是众多南海乡亲的内心写照。】
“讲广东话得唔得啊?”当遇到家乡过来的客人时,多位身处大洋洲的南海乡亲往往会提出这个建议。
尽管离家数十年,不少乡亲仍然保留着家乡的烙印。在他们看来,一句熟悉的广东话、一碗地道的炖汤,都是家的味道。
“30多年来,我从未停止过社团的工作,只希望为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1985年,祖籍南海的徐启成从香港辗转来到墨尔本。专注事业之余,徐启成始终不忘祖国与家乡,不断搭建平台联通中国与澳洲的交流。
“澳洲华人社区通过在中澳交流上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在一些市场领域占据很大的份额,并由此增强了投资其他领域的经济能力。”高佳说。
身居异国,情系家乡,这是众多南海乡亲的内心写照。11月12日,年过七旬的南海籍乡亲陈裕炘从澳大利亚回到佛山,来到祠堂拜祭祖先,一时间感慨万分,“与君一别,瞻对何期;情长纸短,涕之无从也。”
陈裕炘的父亲年少时从南海到香港安家。后来,他有了一些积蓄,便寄回给老家的兄弟,希望助其改善生活。
“老家的叔伯并没有动用这笔钱,而是用它买了一间铺面,写在了我们名下。直至后来政府征迁我才知道。”后来,陈裕炘将这笔征迁所得款捐给了甘肃与云南的8所学校,有效改善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环境。
同样心系家乡、心系祖国的还有冼锦燕。1998年长江水灾时,冼锦燕在新西兰登报呼吁华人捐款。同时发动几位香港朋友捐助药物、衣物、食品、现金等,先后两次前往灾区。
而在近年汶川地震,国内雪灾、水灾,新西兰邻国受灾等多个事件中,冼锦燕都义不容辞捐款捐物并发动华人参与。
在海外传播家乡文化,也是南海乡亲情系家乡的重要体现。时至今日,不少居住在悉尼的华人还能记起,2013年在悉尼街头上演的佛山特色民俗活动——秋色。这得益于澳洲佛山联谊总会会长李卓琦的推动。
当时,李卓琦受邀回佛山参加秋色,“看到各具特色的花车后我想,为什么不能把这样具有佛山特色的花车带到澳洲,参加悉尼春节大巡游呢?”
此后,在佛山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场“迷你版佛山秋色”在悉尼的春节大巡游上上演,获得澳洲社会广泛关注。
“我出生在佛山,我的父亲是南海九江人。从佛山到北京再到澳洲,从小就背井离乡的我对"故乡"二字感触很深。”正如李卓琦所说,“故乡”是根,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地方。
■对话
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张秋生:
华人融入澳洲
广东人是先驱
“广东人敢为天下先,也敢吃苦,在中澳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担任起先驱、领头羊的作用。”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张秋生专注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领域多年,并撰写有国内第一本澳洲华侨华人史——《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
他介绍,19世纪中叶,大批来自广东的华人群体赴澳洲淘金,由此揭开了中澳关系史的序幕。而随着在海外财富的积累,这批华人又开始回馈祖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广东人在近代历史进程中都起过先驱的作用。
澳洲华人史由广东人开创
南方日报:广东华人华侨在澳洲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张秋生:20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踏上澳洲这片土地,其中广东人担起了先驱与领头羊的作用。1818年,一位名为麦世英的广东人登陆澳洲,成为有史以来记载的澳洲首位华人,也由此拉开了华人拓荒大洋洲的序幕。
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回国内。由于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耕地不足、人口猛增、封建剥削与压迫加重和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沿海地区大批剩余劳动力无处安置,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广东地区局势动荡。地处珠江入海口的广东人,最早漂洋过海来到澳洲,参与淘金。
墨尔本唐人街上林立的距今已有百余年的老会馆,如四邑会馆、南番顺会馆、潮州会馆等,都无声证明了当年淘金时期大批广东人的开拓足迹。起初,唐人街上全都是广东人的店铺,随着技术移民、留学潮的兴起,唐人街被广东人垄断而形成的单一文化才被打破。
淘金之外,澳洲多个行业亦由广东人引领。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人,种菜是他们的老本行,做起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后来形成了一种人多数量大、利润高且澳洲社会必不可少的兴旺行业。直至今日,悉尼的蔬菜仍由广东高明、高要两地人控制。
与此同时,他们也链接起了国内的发展,成为多个历史转折点的先驱。
南方日报:多批移民潮兴起,澳大利亚华人有了旧移民和新移民之分,他们的社会特征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秋生:首先职业发生了变化。旧移民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如餐饮、零售、蔬菜种植这种比较低端的行业。新移民则偏向中高端,在白领阶层当中,有更多的新移民进入IT、金融等高薪行业。
另外,华人参政意识在上升。以前华人强调落叶归根,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留学生进入时,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好的文化背景。他们更期待能融入澳洲主流社会,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参政,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社团概念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由于地缘、血缘相近,传统观念家乡的认同感,同舟共济,诞生了许多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会馆、帮派会社等。如今,地域意识逐渐薄弱,新生代已经不太看重这些,反而随着商贸往来的加强,成立现代商会。同时载体在变化,过去会馆传统功能比较明显,如今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和象征,传统功能正在淡化。
广东可打造成为中澳合作的门户枢纽
南方日报:如何理解淘金时期在澳广东华人链接国内发展,成为多个历史转折点先驱?
张秋生:淘金热时期积累了财富的澳大利亚华人开始关注国内的发展。他们延续了许多自己祖先的传统,哪里有商机就往哪里去,敢为天下先,也能吃苦。在经济上,中国最早的百货公司由在澳大利亚的广东中山人回国开办,还有一批从事民族经济的先驱。包括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的腾飞也离不开这批华人华侨的踪影。
在中国历次民族民主革命中,广东人也起过先驱的作用。如抗战时期华侨捐资救国。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的建立,促进了广大海外华人的觉醒,激发了澳洲华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在20世纪初,澳洲建立了各种华人社团,进行政治宣传活动,创办报纸和学校,宣传共和思想,支持同盟会的革命活动,捐款捐物。用多种形式资助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甚至一战、二战时期,许多广东移民后裔参军作战。
南方日报:新时期推动中澳合作,广东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张秋生:近年来,广东与澳大利亚的贸易额常年占到中澳贸易总额的10%以上,两地沟通交流也有非常深厚的历史。1979年,广东省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这是中澳两国第一对友好省州。广东和新南威尔士州均为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
我认为,澳大利亚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广东可以充分利用好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合作平台,加强与新南威尔士州的合作及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经贸投资、能源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办学和旅游等多领域的合作,打造成为中澳合作的门户枢纽。另外,广东可以充分发挥珠江出海口的优势,推动广东在澳大利亚华人华侨于中澳政策沟通、经贸合作和民间交流等方面发挥增信释疑及牵线搭桥的作用。
■调研手记
在大洋洲发现
南海精神的新内涵
每个自强不息的南海人都是南海精神的传承人、创造者。我们在大洋洲发现,一百多年来,那些渡过太平洋抵达澳大利亚的南海人,为南海精神创造了新的内涵——他们都是参与了一个国家崛起过程的“开垦者”。
早期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南海人,处在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墨尔本澳华历史博物馆的一份历史资料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约160年前,南海人制造木船,带着罗盘指示方向,在海上漂流60多天,只有幸运的人们最终才能够抵达澳大利亚。上岸之后,他们要行走300里,途中吃野菜、野果、野草生存,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金矿所在的地区,开始淘金。
要知道,1788年1月26日,英国人才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地。当第一批南海人抵达澳大利亚时,这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还在起步阶段。自此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南海人参与、见证了澳大利亚从起步阶段直至成为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过程。
对其他国家的南海人来说,这是一份难以复制的历史。回想当年,南海人把勤劳、勇敢、坚韧、乐观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面对陌生的气候、语言、动物和植物,他们换下了长袍、穿上了当地的服饰;他们一边说着粤语,一边学会了英语;他们在异域耕种,烹饪出家乡的味道。
在新的环境里,南海精神发生着化学反应。凭借勤劳的双手、紧密的协作,他们在西方人主导的澳大利亚社会站稳脚跟,不仅开辟了新的家园,也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史上的重要力量。
史料记载,当年的淘金潮过后,包括南海人在内的很多广东人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从事农业。实际上,他们不仅是土地上的开垦者,更是当地迈向现代社会的开垦者。他们从岭南出发,在大洋洲的土地上耕耘出了宝贵的文明果实。
面向未来,南海人在大洋洲上形成的开垦者精神,仍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策划:何又华林焕辉
统筹:赵越赵进
撰文:肖霞赵越王芃琹
新闻推荐
潮州市工信局加快推动潮州市特色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本报讯(记者杨燕芳)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重点突破”的科学工作方法,紧扣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