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镇湖岭村盘活红色资源 打造生态型红色村

潮州日报 2019-10-08 11:52

红色党建广场效果图。湖岭村青梅园梅花盛放时,一片雪白,十里飘香。

文/图本报记者丁玫郑媛

2017年,东山镇湖岭村被省委组织部列入省定“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名单。这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资源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如今,湖岭村紧扣“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湖岭村搭上了高速快车,逐步实现从贫困到富美的华丽蜕变,正在向“富美乡村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特色村”迈进。

打造教育基地

传承红色文化

近日,记者来到东山镇湖岭村的西泉公书院看到,书院已被修缮一新,重现昔日荣光。据湖岭村党支部副书记涂秀承介绍,这座创办于明万历年间的书院,曾是湖岭莘莘学子求学的地方,更是湖岭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

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革命运动迅速发展,在中共潮梅特委的领导下,中共饶平县支部于1926年1月在三饶成立。湖岭村随之成立了农民协会,拥有会员200多人,会址就设于西泉公书院。1929年,中共浮山区委在长教樟厝坷成立,因为遭到敌军破坏,区委转移到湖岭村西泉公书院,湖岭村成为浮山区(现东山、浮滨、浮山、汤溪、新圩一带)重要革命据点之一。1930年12月,中共饶和埔县委成立,浮山区改为饶和埔第二区,机关设于湖岭村双叠楼内,并建立革命交通站。在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湖岭成立苏维埃政府,扩大赤卫队,开展抗租抗债和镇压反动地主的斗争;以湖岭村为据点,在浮山各乡村恢复和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红色区域,为中央苏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修缮西泉公书院,保留原始风貌,内部陈列红色革命文化遗物,增设讲解厅等,让历史底蕴焕发新彩。”湖岭村党支部书记涂炳森告诉记者,西泉公书院将打造成为一个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爱国教育为主旨的明清书院,一个可观可游可赏的“红色文化”观光游览书院和党建教育基地,成为湖岭村美丽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亮点。“参观者通过参与红色体验项目,亲身感受革命历史中蕴含的艰难险阻,忆苦思甜,珍视当下的美好生活。”

湖岭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除了修缮西泉公书院,还包括修建红色党建文化广场,扩建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完善的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目前整个党建示范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我们村还掀起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热潮,经过整治,村里变美了、变绿了,我们的出行更方便了,人居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村民涂伯告诉记者。

搭上高速快车

盘活红色资源

湖岭村农田面积1000多亩,山地面积5000多亩。农产业以传统种植青梅、茶叶、柑桔、橄榄为主,种植青梅柑橘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每逢青梅花盛开时节,漫山遍野一片洁白如雪,一朵朵梅花含芳吐艳,俏立枝头,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赏梅、拍照。

据涂炳森介绍,湖岭村现主推传统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记者路过一户人家时,见一村民坐在家门口,将一根根竹篾飞快地穿过竹条的缝隙,再从另一边拉扯出来,如此反复,篾丝不停地在指尖前飞舞,不一会儿一个小竹筛就跃然眼前。竹编技艺是湖岭村的特色工艺,历史悠久。“竹筛、竹篮成品销往福建、汕头等地。”涂炳森告诉记者,为更好传承和发扬传统竹编工艺,湖岭村还举办竹编竹艺比赛,挖掘人文资源,提升传统技艺,让传统竹编产业迸发新的生命力。

湖岭村交通通畅便捷,距甬莞高速东山出口不到五分钟车程,距福建省诏安县太平通东山、浮山的省道公路只有三分钟车程。“高速路通车了,党建示范工程正在建设,村里红色氛围日渐浓郁,节点打造愈发精致。去年无人问津的村头巷尾、老屋旧址,如今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大家看后都夸我们村有特色,乡亲们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大家都实实在在感受到开展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带来的好处。”看着家门口发生的新变化,村民笑逐颜开。

随着“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推进,红色记忆重新在这片土地上苏醒。村民们越发期待,湖岭村有信心通过搭上“高速快车”,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乡村发展起来,续写更多精彩。

新闻推荐

团队合力突破战绩,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冠军陈鑫鹏、曾祥博:技能定能成就精彩人生

曾祥博(左一)、陈鑫鹏(左二)与队友夺得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肖雄摄9月23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