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交通六大关系 破解城市拥堵之痛
编者按:长期以来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和市民。日前召开的全市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殷昭举强调,交通设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要正确处理好主干交通网与精细交通网的关系,处理好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的关系,处理好交通建设与交通管理的关系,处理好公共交通与私车出行的关系,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农村交通的关系,处理好交通发展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那么,如何围绕“六大关系”,打赢治堵、疏堵战役?记者采访各主要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市民,请他们畅谈“治堵”。
优化路网系统发展公共交通
本报记者丁玫
实习生张燕铛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治堵工作,事关民生、事关发展,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奕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市交通运输部门接下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优化毛细交通网,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在畅通道路和方便出行上下功夫,力争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针对全市交通堵点问题,我们采取立体化解决措施,近几年潮州大桥、如意大桥、绿榕西路等一批关键节点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有效优化路网循环系统。”黄奕斌告诉记者,市交通运输局还将围绕打造“二环十七射、二纵三横三十八联”普通干线公路网络布局的目标,加紧推进滨海旅游公路、潮州东大道、北山路、外环大桥、东凤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至2020年改造国省干线公路400公里。同时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据初步规划,2018-2020年,全市计划建设“四好农村路”项目2442个、总里程4374.3公里,打造一批“美好生活”路、“平安放心”路、“脱贫致富”路、“特色资源”路、“美丽乡村”路。“实现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互联互通,形成通达所有镇、重要经济开发区、产业基地、交通枢纽的便捷干线路网。”黄奕斌说。
“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是潮州市城市交通的主体,但二者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想要"治堵",就要正确处理好、平衡好以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为主的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关系,推动两者协同发展。”黄奕斌告诉记者,市交通运输局将在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综合交通运输下功夫。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引导市民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倡导“购车族”尽量选择低油耗、低排放、低污染、更环保的汽车。另一方面,以《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为统领,构筑常规公交、社区巴士、出租车、共享单车、旅游三轮车“五位一体、无缝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服务体系。
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黄奕斌表示,将首先完善地方长效补贴机制,推进公交场站建设,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助力常规公交快速发展。其次,增加投入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特点相融合的小型旅游巴士,通过市场调节,逐步取代摩的、超标电动车和非法营运三轮车,为城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提升地方文化旅游品质。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类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利用近期建成投入使用的巡游出租汽车实时监控平台,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行业,提升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质量。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将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等因素,以及稳定、就业等问题,实施客运人力三轮车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加快车辆淘汰、车型更换同时,推动优质客运人力三轮车从业者向旅游配套服务转型。并结合“互联网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创新理念,将共享单车纳入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互联互助的良性合作机制,保障共享单车的有序推进及规范运营,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助力绿色交通发展。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邱延城:
扩建停车场推进“数字城管”建设
本报记者吴冰
“作为城市管理主要职能部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职责重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逐步推进停车场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加大查处违章行为力度,维护城市良好秩序,保证道路畅通,方便百姓出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邱延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停车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潮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助力工程。近年来,潮州市积极推进“六个十”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将扩充停车场纳入其中,经过两轮“六个十”建设,目前金山大桥下东侧停车场、金山大桥下西侧停车场、开元广场停车场、虹桥商业广场停车场(环城西路与中山路交汇处)、凤城公园停车场、府学旧地停车场(上水门街与环城东路交汇处)及韩江北堤停车场等7个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另外还有14个停车场(楼)正在加紧推进建设中。邱延城说,新改建的停车场集中分布在机关、学校、医院,办事机构以及旅游景区(点),有效缓解潮州市中心城区路段、学区路段、旅游景点路段的停车压力,实现市区车辆停放的有序管理,有效改变行车难、停车难现象,极大地缓解市城区道路交通压力。
邱延城指出,2018年11月1日实施新桥路街区道路智能停车场综合管理工作试点运营。项目启动以来,新桥路停车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再加之,为进一步规范市区机动车停放秩序,做好潮州市区重点路段停车问题,该局与交警部门等部门对市区道路停车开展综合整治工作,街区交通环境有了明显提升,缓解了交通压力。
“近期,我局采取常规巡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手段,常规巡查,网格管理,压实责任,规范铺户坐店经营,清退流动摊贩。”邱延城告诉记者,主要整治内容包括:整治露天烧烤摊档占道经营、油烟扰民的现象;针对枫春市场口、人民广场原公路局门口、乱摆卖反弹以及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现象进行专项整治;继续开展联查联办执法行动,加强城市执法管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的素质。经过整治,潮州市城市环境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邱延城表示,接下来,市城管部门将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集中整治等措施,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加紧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营使用,以提升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网格化水平,并结合即将出台的《潮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加大违章的查处力度,为老百姓打造环境优良、出行便利的城市生活和交通环境。
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郑臣烈:
开展专项整治改造交通微循环
本报记者李欢欢
为打造更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市交警支队将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持续推行精细化交通管理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推进交通治堵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交警部门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目标,不断强化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郑臣烈说,为保证整治出成效,交警部门将继续开展“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2019年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另外,对于各区域重点路口、容易发生拥堵的复杂路段,交警部门会增派警力上路巡执勤,安排警力参加早晚重点时段市区道路执勤,加强周边道路的疏导,确保通行顺畅;对“僵尸车”及乱停乱放车辆进行了集中整治,提升交通环境。
“在路面狭窄、居民停车需求大的道路,道路停放车辆后无法双向通行,在早晚高峰期经常造成拥堵,针对该现象,交警部门对部分道路实行交通微循环改造。”郑臣烈告诉记者,近年来,奎元片区部分路段实行单向通行交通管制,同时合理新增路面停车泊位,取得不错的成效。接下来将根据这些经验,继续推进城市交通微循环路网建设,这样既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又增加了泊位数量,盘活了道路周围的“毛细血管”,缓解局部拥堵问题。
“交通治堵”既要抓硬件建设又要抓软件提升。近年来,交警部门大力加强科技投入建设,完善交通设施设备,引导市民高效便捷出行。“今年6月份,交警支队与中山大学、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方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潮州智慧新交管创新运用研究中心,开创潮州交通管理共建共享共用新局面。”郑臣烈告诉记者,在科技设施方面,交警部门已发布移动警务平台,新增快速排查功能,提高“科技+管控”能力,提升执法效果。另外,交警部门还推进五项新型科技装备示范应用项目的建设,提升快速反应和排堵保畅能力。
郑臣烈表示,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支持,交警部门将继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上课、约谈、宣讲、客询、展示等,宣传安全出行文明交通理念;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发布交通安全知识、整治信息、交通指引,曝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加强路面执法宣传,在纠正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向当事人作一次交通安全宣讲,让当事人得到教育。
郑臣烈认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应该加快外围路桥建设步伐。“目前连接韩江东西两岸有韩江大桥、金山大桥、潮州大桥,但大部分车辆仍从韩江大桥通过;潮州大桥、如意大桥受东大道建设进展缓慢,田心路道路狭窄的瓶颈限制,制约着大桥通行能力。”为此,郑臣烈建议对进入金山大桥双边路口进行渠化改造,加快东大道建设步伐,拓宽田心路,充分发挥潮州大桥、如意大桥的功能作用,确保通往韩江东西两岸有宽畅的通行环境。
潮州市召开古城治堵工作协调会
为古城交通治堵建言献策
本报讯(记者郑媛)前天,潮州市召开古城区交通秩序、旅游等有关工作协调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综局、市交警支队等有关单位各派代表参加,围绕如何有效推进古城交通治堵积极建言献策。
湘桥区政府副区长黄帆建议,着力构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对古城区停车场泊位进行并网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停车场泊位进行动态管理,实时发布停车场泊位变化情况,让到潮外来游客第一时间掌握各停车场泊位变量情况,减少车辆在古城区道路重复行驶、随意掉头现象,降低道路交通阻塞系数。
交警市区一大队大队长李俊潮建议,将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范围内的区域按大型社区统一管理,建设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可通过对区域内单位、原住民的自有停车位进行深入摸查登记,将有固定停车位的车辆录入智能管理系统,然后在古城附近几个路口设置限行管理卡口,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对系统上有登记的区域内车辆予以准入;对本地的外围车辆实施限时通行、收费停车等管理;对外来车辆一律禁止进入的管理办法,减少进入该区域的车流量,逐步实现古城区域通行以公交车、电瓶车、自行车为主的绿色交通。他还认为,下水门停车场每当汽车进出车场时,经常造成车场前路段堵塞,建议把场地提供给二轮摩托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公交车、电瓶车等车辆停放,既可解决该路段周边景点的交通拥堵,同时又解决这些车辆因在景区路段停放所带来的交通乱象。
市绵德小学校长蔡小青建议,在古城区小学推行校车接驳方式,以缓解早晚高峰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状况。
市民建议
加强交通引导加大整治力度
本报记者吴冰丁玫
破解城市拥堵难题,市民又有什么建议呢?
市民林女士说,随着潮州市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体验,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潮游玩,而不少游客出游时大多习惯驾车出行前往古城。虽然节假日有大量的执法人员和志愿者协助疏导交通,但一些游客仍对古城区道路通行情况不知晓,闯入单向通行的道路、在路边随意停放车辆的情况时常发生。有时甚至会遇到“前被拦,后被堵”的窘困。林女士认为,“治堵”可以从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及增加出行方式便利性两方面下功夫。她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快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及提升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视频监控、交通信息采集及诱导、电子地图实时指挥调度等功能,提高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出行效率。有关部门可以在拥堵路段路口设置显示屏提醒车辆绕行或显示周边停车场剩余车位的情况,减少拥堵发生。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古城景区路线,投入更多的公交车、电瓶车、共享单车等,完善城区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市民李女士认为,交通不文明行为加剧交通堵塞,对三轮车、出租车随意停车揽客,车辆随意抢道变道掉头,摩托车车主“见缝插针”,路口车辆加塞等不文明行为,有关部门应加大整治力度。“我觉得交通违法行为不仅要罚款扣分,还可以尝试将处罚信息纳入个人征信体系,起到震慑作用。”李女士还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影响道路通行的流动摊贩、汽车快修、洗车行业进行综合整治;加大对乱停车、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等违法违章行为的整治和监管力度,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庄园
新闻推荐
关于省道S231线凤湾线意溪段改建工程 用地范围内涉及坟墓迁移有关事项的通告
为推进省道S231线凤湾线意溪段改建工程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