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竹林居》

潮州日报 2019-04-28 10:55

《竹林居》封面

□林道远

近些年几次回金石看望老厝“竹林居”,回到梦中的岁月。当我把拍下的照片发到“亲人微信群”时,亲人们仿佛也都回来了。看到“金石人民戏院”,外甥女李冰动情写道:“被照片中"金石"二字,扯得一阵阵心疼。庆幸我有童年的金石、外公外婆、儿时玩伴,记忆有处安放,精神有她永远的家园!”

随着子弟在城里安家,1980年父母亲告别了金石、告别了竹林居。人虽告别心不别啊!每当思念心切,父母亲便回去一趟,炉灶一次次地重新点燃……

作为“竹林居”的子孙,我们也都思念老厝啊!远嫁归湖的二姐,一次回来,在金石戏园看戏,顿感不适,回到“竹林居”,生下了第三个女儿。几个姐妹都喜欢来外婆家,只好“轮”。“大姐头”这一回同我一起来看老厝,引发了许多回忆:那年一场台风过后,正回潮州的外甥春华匆匆赶回“竹林居”,在童年曾经玩耍的地方心祭倒下的老树;那一回儿,小冰一行车过老厝,有事不能停留,仍要求停一下,说:“我去看一眼"湖池"。”大姐膝盖未做手术之前,坐着轮椅从汕头来了;一次弟弟带着广州一大帮家人,浩浩荡荡来了……

在绿树环抱的“松林寺”,祭祀父亲这一天,我在群里发出大姐第一个下跪的照片,大姐即席赋诗《卜算子·祀日缅怀父亲》:“春意盎然归,初夏应时到,已逝严亲十二年,忆昔慈容笑。祀日怎忘怀,只把恩来报,下跪鞠躬献纸钱,祈你天堂好。”一诗引来众亲对父亲、对“竹林居”的无尽思念。

我和小冰每有“竹林居”的抒情散文发表,亲人群当即“转载”。小冰的《宅心仁厚》写到我当年在“竹林居”闯祸的“逑”事,让我再读一次“母爱”;小冰还写了道钿弟《远去的笛音》,亲人们纷纷回忆他儿时“活头”的故事。细妹看到我写的《穿越老家的时空》中“又见湖池,又见父亲”一节,当即发微信:“记得有一年我家中标湖池养鱼,池里草鱼、鮻鱼、松鱼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其他杂鱼都是我家的。到年尾车池捕鱼,父亲一网打起一条大五笋(鱼),只见父亲将它举过头顶转了360度向村民示意:这么大的五笋是杂鱼哦!那高兴得意的表情深深印记在我的脑子里。”

斑驳在岁月中的故园,每每涉及她的话题,总会荡起阵阵涟漪、声声回音。因为她牵动着我们心中一条条“回家”的路,牵动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竹林居”是我的摇篮,童年的天地,人生的“私塾”,奋飞的起点。参军以后整整20年,无数次在信封写上“竹林居”的名字,我对她偏爱有加。

写作兴趣与记者的职业习惯,使我囊中有些积蓄,不是钱,是家文化。我们有一个扎根潮汕文化的大家庭,有一座收藏时代投影的老厝,有母亲在采访机留下的“口述历史”,有亲情、乡情、友情凝聚的精神财富。我想写“我们家”。

值得写吗?反复思考过。故事家家有,倘若写成只属于一家的琐事,不值得,若能写出既属于自己也属于大家的故事,值得。

怎么写?尽量筛选“我在场”的故事,力求“小事见大义”,“引进”颇具特色的潮汕地域文学,“复活”一段逝去的岁月……

尝试。我两次回潮州“采蜜”。多少次姐妹们围坐灯下,重温“竹林居”岁月。我深信,几十年仍然记得的故事、细节,一定是“真金”“干货”。大家一起追忆、挖掘。为一个故事、一个细节,有时感动得泪湿眼眶,有时笑得前仰后合,末了总是齐声赞叹:父亲伟大!母亲伟大!

夜宿金石镇,像儿时一样,在“竹林居”进进出出,在市内穿街走巷,同亲人、邻居、挚友触膝攀谈。与老了的门楼、巷头、外埕、果园默默对话,缅怀逝去的神树、古井、碓臼,向岁月的深处走去。在我第一声啼哭的“后房”,仿佛闻到了乳香;在可以偷吃的“后头”(伙房),仿佛踩上了童年的脚印;在脐带般的市井、田园,仿佛感受到父亲的气息;在故乡“仙都”、祖宅“口厝”,仿佛看到祖父的身影……我像在金秋的田野“拾谷穗”一样,从“竹林居”拾到潮州市“上东平75号”,拾到了至今依然宝贵、鲜活的潮汕文化、家文化。

在“竹林居”的屋檐下,我看到了时代的投影。激情与理智在这里碰撞、反思,传统与时尚在这里交流、感悟,潮汕文化与家文化在这里融合、结果,心灵与杂念在这里拷问、净化。

故事,在历史的推演中产生,五味杂陈。苦涩的,权当历史镜片;甘甜的,莫忘“饮水思源”。

《竹林居》一书正式出版了。往事,焙成茶,酿成酒。味道如何?有待读者品评。

新闻推荐

潮州日报社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昨天,湘桥区城西禁毒办与潮州日报社联合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图为禁毒办工作人员向报社员工介绍毒品的危害。本报记者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