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专访潮州市市长殷昭举潮州要打造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
殷昭举。南方日报记者王良珏王辉摄
今年春节假期,潮州各大景点人山人海,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潮州文化特色凸显,工艺美术精雕细琢。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潮州将如何做大做强?
近日,南都记者专访潮州市市长殷昭举,他介绍,潮州市紧紧围绕今年全国两会的部署要求,按照省委“1+1+9”的路线图,狠抓潮州版的施工图,抓好创新驱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突出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以特色化、差异化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抓机遇
高质量建设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东部桥头堡
南都:今年潮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构建大平台,狠抓大项目,高质量建设沿海经济带。潮州将如何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
殷昭举:目前,潮州市委市政府已初步拟定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意见和方案。
其中,明确以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高铁新城、韩江新城等四大发展平台,和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樟溪低碳工业园、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官塘工业园、古巷工业园等1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形成以大平台吸引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格局,全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等“5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陆域面积2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建设的潮州临港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目前,潮州港经济开发区一期已引进由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益国际投资的益海嘉里粮油基地,以及华瀛、华丰、大唐国际等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接下来,将依托潮州港的港口、码头、岸线、腹地等独特禀赋,加上高铁站、机场、高速公路等叠加形成的交通枢纽优势,重点抓好二期三期综合开发,着力引进一批高投资、高技术、高效益的实体经济项目,全力构筑起潮州沿海经济带的产业新支柱和发展新引擎。
规划面积26.42平方公里的凤泉湖高新区已启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园区首期已引进入园项目近10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上海明园、景程薄膜、依明机械、晋泽科技、真美食品等多个优质项目已落地建设或建成投产。目前,园区二期万亩征地及招商引资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将着力打造集聚高科技企业、高精尖技术、高层次人才和高效能资本的国家级高新区。
南都:省委书记李希到潮州调研时明确提出要“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面对这项任务,潮州将主要在哪些特色优势上做文章?
殷昭举:我们突出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以特色化、差异化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在“特”字上,我们将紧紧抓住潮汕文化这一浓厚底色和鲜明特色,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文化+城市建设”“文化+商业”“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
同时,以陶瓷、食品、不锈钢、塑料等8大传统支柱产业和21个省级专业镇为重点,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全力彰显“中国瓷都”“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食品名城”等品牌效应。特别是要突出陶瓷产业这个“特色”和“特长”,坚持以“高精尖”为导向,全面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深入实施《潮州市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原材料升级、智能制造、价格指数编制等六大方面推动陶瓷产业提质升级、做强做优。
依托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和全国唯一国家级餐具炊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以陶瓷科技企业为带动,以现有近1000台陶瓷自动化设备为示范,引导陶瓷企业配备自动成型机、自动印花机、机器人喷釉等设备,全力加快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在“精”字上,传承发扬好潮州“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等“追求精致”的优秀特质,倡导树立新时代“工匠精神”,把城市建设成为精品城市、把环境营造成为精美环境、把文化打造成为精致文化。扶持壮大一批优质品牌、老字号企业,继续办好潮州菜名师、名店、名菜“三名工程”等评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名师名家名匠名店。
“融”字方面,要在融入“一带一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上出实招、见实效,特别是要突出抓好“一体两翼三带四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梅汕客专、汕漳高铁、疏港铁路、潮汕环线、大潮高速、潮梅高速、滨海旅游公路、港口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深化与大湾区的对接合作和经贸交流,全面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情感流互动流通。
打特色
打造千年潮府文化古城
南都:潮州是全球潮人精神家园、潮文化发祥地,潮州传统产业、地理风貌特色凸显,潮文化独具魅力。潮州如何打好文化这张牌?
殷昭举:潮州将深入实施“文化+”战略,以打造千年潮府文化古城为重点,全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金字招牌,加快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转变。
以12.46平方公里的古城特色区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依托1345处文物点、9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丰富的文物遗产资源,以“绣花功夫”深入实施古城“微改造”,抓好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古城博物馆群、“百家修百厝(祠)”等项目,广济桥、牌坊街、开元寺等一大批“国宝级”古城、古桥、古街、古寺、古窑、古祠、古寨焕发出新魅力。许驸马府片区、旧府衙片区和中山路、义安路、西马路、东平路等街区改造提升效果显著,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2018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旅游收入均呈30%以上增长。
此外,依托51项国家、省和市级非遗项目和潮绣、木雕、泥塑等40多项潮州工艺美术,培育壮大以149名国家、省、市级传承人为带动的非遗传承群体,全省唯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等纷纷落户潮州,与华侨城集团合作建设的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园项目顺利推进,将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集散地、传承基地、出口基地、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
重实效
创优综合营商环境
南都:华人华侨众多是潮州得天独厚的优势,潮州如何创优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乡贤回乡投资置业?
殷昭举:近年来,我们着眼于“海外一个潮州、国内一个潮州、本土一个潮州”“三个潮州”独特优势,打侨牌、凝侨心、聚侨力,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恒洁、雅士利等一批本土企业纷纷回归,海内外聚力潮州良好格局有效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接下来,将深入实施“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外资十条”等惠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国家减税降费系列政策落实落地,严格落实领导挂钩服务企业、代办专班、“保姆式”服务、“绿色通道”等机制,全面创优综合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投资置业。
同时,充分依托“潮文化海外交流中心”和世界各地潮属社团,广泛开展“潮文化海外行”,继续办好“潮州节”“潮州文化交流周”等活动,全面深化产业、科研、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建设好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集聚更加强大的动能和支撑。
●在“特”字上,我们将紧紧抓住潮汕文化这一浓厚底色和鲜明特色,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文化+城市建设”“文化+商业”“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
●在“精”字上,扶持壮大一批优质品牌、老字号企业,继续办好潮州菜名师、名店、名菜“三名工程”等评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名师名家名匠名店。
●“融”字方面,要在融入“一带一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上出实招、见实效,特别是要突出抓好“一体两翼三带四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梅汕客专、汕漳高铁、疏港铁路、潮汕环线、大潮高速、潮梅高速、滨海旅游公路、港口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陈燕实习生叶玉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詹妙蓉通讯员余炜丹)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近日,潮州深能燃气有限公司组织党员、入党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