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展出效果超出预期 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潮州日报 2019-01-04 08:17

本报记者李旸暄

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是第一个国家级刺绣艺术双年展,也是第一个国际性刺绣艺术双年展。尽管展期已接近尾声,仍有不少市民游客抢抓最后观赏期前来观展,现场感受刺绣艺术带来的视觉盛宴。

在市博物馆展区门口,意犹未尽的市民刘小姐正准备前往下一个展区继续参观。这时,一辆观光车从远处驶来,原来,为方便市民游客观展,主办方特意设置了免费班车,定期穿梭于三大展区供观展者搭乘。“乘坐班车让我们省去了寻找展馆和停车位的麻烦,十分方便。”刘小姐说。

双年展组委会副秘书长李春亮告诉记者,每天来来往往的观展者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不少刺绣爱好者多次观展,这一届双年展的展出效果是超出预期的。

“第一次知道刺绣还可以用这么多种方式呈现!”不少观展者在参观结束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表示对刺绣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名瑞楼展区展出了来自各个国家独具特色、富有强烈现代感的刺绣作品,在传统刺绣中注入新思维、新理念,使传统技艺找到新的土壤。美国艺术家玛丽亚·贝里斯泰勒用棉线、珠子、纽扣、刺绣帆布等原材料创作出形态各异的人像;澳大利亚艺术家则用毛巾、羊毛、棉花等向观众展现作品《在毛巾布上讲故事:失传》的独特内涵;北京市的高婧用形变记忆合金、绸缎棉纱线等新型材料创作作品《木兰》,当投影仪投出的蝴蝶飞过时,刺绣木兰花便会随之缓缓绽放,甚是新奇。

记者发现,与往常的展览不同的是,展区内的展品旁边只设置了一小块说明牌,简单标明作者、地区、作品名称及创作原料,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原来,这是策展方别出心裁的设计,“我们希望直接通过作品来呈现和表达创作者的意图,为观众留下思维的空间,细细品味,直观感受刺绣艺术的魅力。”李春亮告诉记者,本届双年展的展品以刺绣工艺为基础,融合艺术设计理念,打破人们对刺绣的传统认知,其工艺不单只凭穿针引线,从用料选择、创作内容等方面都别具一格,表现形式早已不局限于一个框架。

“科技不仅仅带来技术的进步,更带来概念和思维的革新。”谈及传统刺绣如何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中不断发展,李春亮说,刺绣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传统刺绣想要走出“深闺”、突破框架的束缚,需要艺术家们拥有创新的思维,利用好科技时代的优势来实现新的发展,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本届双年展正是为国内外众多刺绣艺术家、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开放式的互动,让各地刺绣从业者视野更开阔,进一步挖掘中国刺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激发传统工艺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国际间刺绣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此共同促进人类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繁荣与发展。

新闻推荐

潮州市举行青少年航模比赛 激发青少年航模运动梦想

本报讯(记者陈思凯)日前,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潮州市海陆空模型运动协会承办的2018潮州市青少年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