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点赞潮州古城保护开发,期望建设规划更加以人为本 打造适宜市民生活的特色小城

潮州日报 2018-12-25 12:00

长期在外工作生活的陈平原教授依然喜欢喝潮州工夫茶。他说:“这是潮州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本报记者 江马铎 摄

本报讯(记者江马铎邢映纯)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千年古城潮州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朝着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的目标踏实前行。尤其是古城区的保育活化利用,呈现出不少值得称道的亮点实招。日前,陈平原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潮州古城的保护和开发,令身为潮州人的他颇为欣慰,未来潮州可立足城市的基本功能,从“人”的角度出发,在设计规划上做好文章,打造成为既符合市民生活需要,又能够自我更新发展的特色小城。

陈平原认为,潮州古城区到目前为止,仍然整体保存相当完好,老街老巷的格局,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都维持着传统的风貌,这在国内历史文化城市建设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近两年,一些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也逐渐“活”起来,进驻了文创新业态,使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特别是中山路改造升级后,成为工艺一条街,又与西湖公园、牌坊街、滨江长廊三大景区牵手,更好地呈现了古城艺术传承、文化休闲、特色美食等特点。一江两岸灯光秀,也令人惊艳……相信随着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今后到潮州旅游的客人,会像到欧洲小镇那样感受到古城的特色风韵。”他说。

潮州古城,之所以被称为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正是因为众多原住民仍然在古城中工作、生活。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如何兼顾居民的切身利益?陈平原说,城市建设应更多考虑市民需求,把适合居住以及本地民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古城的改造更新活化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对这座城市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保护和建设方案。要更多考虑市民的感受,把宜居放在第一位,在做规划设计的时候,多设身处地想一想,民众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当然,民众也需要让渡一部分利益,共同促进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潮州古城保护发展的实际,陈平原认为,应由政府、专家、市民三方共同来做好古城规划,既让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又能拉动旅游业态的进一步提升。首先要规划建设好停车场地,缓解市民和游客乱停乱放带来的交通混乱现象;第二要尽早规划设计好单行道,宣传引导民众适应新的出行模式;与此同时在景点较为集中的区域划出步行街,将若干个景点串联起来。由于规划步行街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出行,可通过设置时间限制来加以解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成为旅游业的主力消费群体,而深度游也是当前的趋势。想要将“文青”留在潮州,就需要推出更加有吸引力的文艺展示平台。陈平原说,潮剧是潮州文化的突出代表,可以在适当的场所设置小剧场,为专业或业余的剧团提供演出的场所,让更多游客愿意留下来感受潮州文化,也增强古城的文化气息。

谈到对潮州古城未来的期望,陈平原说,希望若干年后,潮州既是一座适宜生活的城市,又具备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吸引游客、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又让本地人感觉生活优雅、能够创造价值。

新闻推荐

潮州市政协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 为深化改革 开放建言献策

本报讯(记者郑健)24日下午,市政协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专题报告会,提出要以扎实的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