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埕湾“搬山”
□胡韩杰
东南海陲的饶平县大埕镇大埕湾,沙滩延绵数十里,海面碧波荡漾,海滩宽阔,海床平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世居在这里的住民承传了靠海吃海的传统打鱼作业“搬山”这种特有的捕捞方式,几个“近水”村自然独“得月”。据地方志记载,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已延续了几百年。
何谓“搬山”,就是这种特有的捕鱼方式,近岸作业,围网的水域面积很大,需要很多渔网连结成长长的网围,无论出海结网或收网,都得有三几十人肩扛手抬装载上船,甚至是多船同用。人们抬着网就像抬着一座座小山似的,船载网也像载着一座山一样,“移山填海”,所以人们就把这种作业称为“搬山”。形象,易叫。
“搬山”实则就是拖网,这种捕捞作业在闽、粤、桂沿海一带都有,粤西称拖地网,我在阳江也见过作业过程。简单地说,涨潮时,渔民们便用船将渔网装载出海到合适放网的位置,当潮水涨到最高潮位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潮饱流平,沿岸滩向海到距岸一定的水域,深度甚至可达十米,把渔网撒入海中,形成一个半环形包围圈,长度至少上千米到几千米,网根用铅块串坠紧贴海床,网纲则用浮标漂于水面,待潮退至一定潮位时,再同时从两端收拢,逐步缩小网圈,把圈在网里的各种鱼类拉上滩头收捕。拉网时必须几十个人合力进行。没有机械拉网全靠人力。其实机械在海滩作业也不实用,而且增加成本。有时风讯好,撒大联围时也有赶牛助力的。这时你若亲临现场,就会感受到像在电视上看东北查干湖冬捕的场面一样,不同的是,那是在冰湖上,这是在海滩上,情景畅惬,壮观。
“搬山”看起来笨拙、落后,但却持久不衰,尚可作为。一是近海作业,这比渔船出深远海风险要小得多;二是独特的地理条件,生产区域的海床比较平坦,风浪不大,海底没有礁石缠网,且大片浅水滩涂,微生物丰富,极易吸引海洋生物光顾;再者,靠近家门口,有时一天可作业二次,兼顾农耕和经营其他产业,对家庭生活经济来源起双保障作用。
“搬山”的村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渔民,他们有土地,确切地说是地道的农民,处于半渔半农状态。大多数村民还是以耕种为主,打鱼只是副业,不过这项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虽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却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搬山”是一项群体性高度合作的作业,光靠一个家庭或少数人是干不成的。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群体合资,按出资金数额多少或投放劳力比例折股分成。每逢捕捞期,父子、兄弟、夫妻乃至一家老小齐上阵都有。捕鱼不只是男人们的事,妇女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力军,她们刻苦耐劳,是地道的海边纤妹,肩担手拉,一人接一人,举步艰难却步伐坚定,步调一致,承载着她们的生活压力,收获着她们的生活希望,没有英姿飒爽的风采,却不失为海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纤夫有恨,渔女无悔,坚韧的精神,勤奋的双手勇挑建设美好家园的重担,担负振兴乡村的使命。
“搬山”作业全年均可进行,但最佳的捕捞节季是春夏之交到农历八九月间。根据节季和潮汐不同,一日间也可二次作业,甚是辛苦劳累。早捕可谓:天白鸡叫催人早,渔光粼粼伴鸥鸣;晚捞更是:一色天水映晚霞,半湾明月照山移。按本地风汛,九月吹东北风,俗称“降风”,潮位高,鱼“回深”,此后至来年春寒期一般都收网休整,较少出海,遇好风汛偶尔也撒网作业,除杂鱼外,主要是捕捞些爬行类的如蟹、蛴、虾姑等等,产量虽不高,价格却不菲。
美丽的大埕湾,沙平海宽,兼之发展一些旅游项目,开辟泳场,因而热闹起来,吸引着远近的大批游客和商贩。品海鲜的,做生意的,观海听涛、捕风捉浪的人流相继而至,亲身感受传统“搬山”的苦乐,分享着惬意的海边情趣。而每次捕捞上来的各类海货一下子就让游客和商贩“抢”光了。赶上好风潮,一网能打它个千把百斤的,你会真正体会人欢鱼跃的快活场景。由于拖网作业是大面积结网逐步缩小网圈,网收到一定范围时,网里鱼挤就会跃出水面,这时鹭鸶海鸥也会光顾,趁水打劫,渔民们便高声唱起那首不知是什么年代月亮婆婆教的古老的赶渔歌,听起来比日本鬼子的拉网小调舒耳得多。唱歌一是赶鱼,二是驱鸟,三是协力、鼓劲、激情,当然最重要的是网中有物。只要歌声响起,就意味着有好收获。也免不了付出了大气力,打不了百几十斤鱼的沮丧。几十年前有时一网能打上万斤,在今天只能是天方夜谭。
“搬山”作业别开生面的劳动情景,是一道永恒的话题,是一幅色彩浓厚的风情画,是一组活动的雕塑,是人和自然的真实写照。分享了渔民们捕捞收获的喜悦,也引发了人们的无限情思,大海的无边无际,承纳着天地人的和谐,延伸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辛勤劳作的苦乐与生计的艰辛却只有渔民们才有真切的感受。
不管怎么说,“搬山”一年中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搬山”已成为当地的名片,把生产,商业,旅乐融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效益明显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初心不忘,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搬来的都是金山银山。
新闻推荐
日前,村民曾先生边晒柿饼边向游客介绍柿饼的制作过程。本报记者黄春生摄本报讯(记者郑媛李欢欢)近段时间,饶平县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