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心传递给这群特殊的孩子 市特殊教育学校侧记
王永平蔡泽榜
在市区的绿榕北路,有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这里校园宽敞,崭新的五层教学大楼挺立在校园中央,十分醒目。但这里没有其他学校常见的朗朗读书声,也没有下课时的喧闹嘈杂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宁、静谧。如果不是大楼墙面上嵌贴的“潮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几个大字,你压根儿就不知道这是一所学校。
潮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经潮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省民生工程,也是潮州市2017年“百团大战”的项目之一,是一所与其他学校相同的由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的学校。只不过这里供读的学生都是一些聋哑、智障及自闭症的残疾儿童。日前,笔者走进校园,全方位探访了这所特殊的公益一类学校,感受了这所学校的特殊之处及其特殊的教育。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每个进入学校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问询和登记。刚踏进学校的通道及走廊,已经体察到了学校的特别之处,这里的廊道及楼梯,都贴上供盲人使用的彩色专用步砖,安全扶手,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安全监控视频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都使人倍感温馨、贴心。
笔者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一一参观了各楼层的教室,这里的每间教室都安装了一体机交互平台和倒影仪,把电脑、电视、音响、电子白板等多种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使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同步显示,有利于学生学习、辨别。在多感官训练室,老师将一张张画有水果的卡片插在机械上并同步显示在墙中的显示屏上,同时打开与卡片水果一致的果味香瓶,让学生去嗅,通过视觉与味觉感知各种水果的形状与味道,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在教室的另一端,老师提起一个学生的手,让他的手掌分别按压在墙上的各个掌印印模上面。笔者上前抚摸那些印模,原来那些印模各有不同的质地。老师告诉说,这也是训练孩子感知和识别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孩子触摸后,接受到感官的刺激,以感知不同印模的不同材质及粗、细和不一样的底纹。多感官训练室,是由视觉训练、触觉训练、嗅觉训练和视听训练几个方面来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身体及感官的刺激训练的,整个训练环境有精心设计的灯光、声音和各种精巧的高科技设施,学生在课程中融入自我控制,生活常识和音乐、色彩等各种内容,在玩乐、体验中得到互动,得到学习。
在另一间教室里面,一名老师一对一耐心地指导一名9岁的男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涂画,男孩也非常自觉地配合,认真地在纸上写着、涂着,错了,重新来,老师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知觉动作的测试。在体能康复室,老师扶着一名学生慢慢地练习走塑料拼成的小径、独木桥,训练她的正常走路。13岁的嘉嘉患有脑瘫,肢体残疾,不会正常走路也不会正常说话,来到学校后,老师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帮她购买了矫正鞋,改造了助行器,扶着她一步、两步地学走路,锻炼肢体,与大家一起律动。嘉嘉特别想学习,但奈何手不听指挥,握笔都十分困难。她只能恼怒地将文具盒、铅笔、课本扫往地下,有时候还哇哇大哭。老师针对她的特殊情况,想办法将笔杆用纸包起来,形成一个椭圆形状的笔杆,并教她用手指、手掌捏着笔杆,再用手腕用力推和拉,一笔一划地训练她用笔。嘉嘉也没有气馁,认认真真地练习。在老师的努力下,嘉嘉终于能够写上自己的名字了,嘉嘉哭丧的脸也渐渐地露出了笑容。这些特殊的学生,是老师耐心地用“看住、管住、拉住、扶住”这些特殊的方法教出来的。
漫步走在校园里,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们的爱心传递,学校如果没有“爱心、严谨、业精、格高”的师德师风,是难以有良好的耐心教育好这些学生的!期待老师们发扬成绩,今后将学校更好地办成学生舒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的特殊教育学校。
新闻推荐
潮交[2018]2号 潮州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如意大桥卫生环境整治的通告
为切实加强对如意大桥(立项用名:潮州市韩江东、西溪大桥)的管理,营造优美、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确保过往车辆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