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里激荡的青春 探访在潮州古城工作生活的年轻人(一)

潮州日报 2018-11-06 11:45

人物:廖奕铭 41岁身份:古城首家清代民居客栈创办人感言:创办客栈、茶馆可以让祖宅生存下来,也给古城许多濒临坍塌的老民居提供一种参考。人物:郑烨娃 34岁身份:“80后”麦秆画工艺师感言:古城是传统工艺的“根”,想让传统工艺在此继续“生长”,就必须打破传统,衍生出新的东西。

记忆里的古城,很长一段时间定格在这样的镜头:老街,老巷,古屋。除了上学放学时间,古城里时常可见的,是稀稀疏疏的,老人的身影。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的重视,“老厝活化”“小巷微更新”等热词频现,走马千年古城,最直观的感觉是——古城的年轻人多了。他们为何会选择进入古城、留在古城?他们的加盟,又给古城带来哪些冲击波?对于古城未来,这些年轻的生力军,又有哪些期待?本报今起推出《古城里激荡的青春》专题报道,敬请垂注。

客栈创办人廖奕铭:

让古民居重焕新生

□文/图本报记者李欢欢

在古色古香的牌坊街北段载阳巷,有一座由清代潮州老民居修复而成的载阳客栈,雅致安静。它不仅是一个下榻之处,更是潮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客栈的创办人就是廖奕铭。

近日,记者在客栈采访了廖奕铭。客栈里,古筝声宛转悠扬,茶香氤氲,谈起载阳客栈的前世今生,廖奕铭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眷恋。这座古民居是廖奕铭的祖居,他从小在这里长大,直到2006年搬迁后,这座古宅便空置着,慢慢地屋子漏水、滋生白蚁,就像古城里其他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一样百孔千疮。看到古宅这样子,当时廖奕铭觉得很心疼,因为这里是他生长的地方,内心总有一份情结,原本想要对古宅进行修缮,但觉得修缮后也只能支撑一时,再没人住的话,日子久了古宅依旧会倒塌。

“当年政府正对牌坊街、湘子桥进行修复,发展旅游业,我便萌发了做客栈的想法,游客住进来就可以给这座古宅带来"人气",不至于让它荒废。”廖奕铭说,2009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开始着手对老宅进行改造,投入100万元,筹建客栈。“虽然装修改造,古宅里一些承载着儿时美好记忆和情感的东西无法复原,但是从长远来看,整体的记忆却得以保留下来。”在修缮改造的过程中,廖奕铭保留原先古民居“四点金”的建筑风格,还请本地师傅对嵌瓷、木雕等屋子里装饰物进行了修复,并刷上漆。廖奕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了潮州的历史建筑,既是对古民宅的保护又激发其活力。

2011年,潮州首家清代民居客栈——“载阳客栈”正式开门迎客。当时,在本地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但大多数人并不看好这个客栈的前景,认为不会有什么旅客想住进这老房子里。“有一位华侨来我这里参观后便对我说,这样做很有意义,但是太傻,有100万做什么生意不好,偏要投到一座老宅里?”廖奕铭告诉记者,随后的几个月里,客栈里静悄悄的,生意萧条,直到过年的时候才有客人入住。那时,民居客栈在潮州来说是个新兴行业,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廖奕铭因载阳客栈的“黑户”身份,好一段时间需要奔波在多个部门之间。尽管感到身心俱疲,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把客栈开下去,因为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家,更是一个展示潮州传统文化的窗口。“我们用心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在客栈里营造出家的氛围,让住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廖奕铭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口碑积累,5年后的载阳客栈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名气也越来越响。

在后期经营过程中,廖奕铭也曾碰到让他头疼的问题。“因为潮州传统民居是小卧大厅的格局,所以客栈的价格总提不起来,如果要提高卧室空间利用率的话,却破坏了老屋的"味道"。”廖奕铭经过多次思虑后,仍坚持传统的民居风格,只是对房间内部稍作改造升级,添上多种智能家具。他保留了客栈原来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古城“基因”,这样,也迎合了现代游客的心理需求,很多游客在载阳客栈住过后,都觉得这里环境清幽、古韵十足,很有潮州本地传统特色,回头客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市容市貌的不断提升,西湖亮灯工程、中山路“工艺一条街”、一江两岸灯光秀等工程建设,非遗项目登上央视戏曲春晚等一系列宣传,扩大了潮州影响力,来潮州的游客不断增加,民宿这个慢生意,成了这两年旅游业的新热点。“以前是池子里没什么鱼,使出浑身解数都没太大用处,现在池子里都是鱼,就看你是用什么网兜了。”廖奕铭风趣地说,加上配套政策的出台实施,很多人看好民宿市场的发展前景,都投资进来,民宿客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古城。

在民宿客栈发展迅猛的同时,廖奕铭发现,不少游客对于潮州的传统民居、工夫茶及潮乐等本土文化都很感兴趣,却很少有合适的场所可以综合展示潮州传统文化。于是,2016年初,廖奕铭着手将一座建于民国、被废置已久的骑楼进行修复改造,将其打造成一座富有民国风情的潮式茶馆,“百姓舞台”和潮剧、工夫茶的综合体,并于2017年春节正式营业。

廖奕铭坦言,创办客栈、茶馆可以让祖宅生存下来,也给古城许多濒临坍塌的老民居提供一种参考。希望古城区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去保护、去利用,为潮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充满青春活力。

麦秆画工艺师郑烨娃:

“文创作品+体验课程”

让传统工艺触手可及

□文/本报记者丁玫□图/本报记者黄春生

“一里长桥一里市,民间艺人赶集来。”去年5月19日,广济桥重现昔日人潮涌动、艺人齐聚的盛况。23个楼台,34个展位,独具潮州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民间工艺作品在古桥上大展风采,民间艺人们纷纷走出深闺,在这个饱含潮州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展示着“最潮”的民间工艺艺术。而赶集的民间艺人中,有不少年轻的面孔。第七洲桥上的麦秆画展位摊主、“80后”工艺师郑烨娃便是其中一位。在她的摊位上,简约的盒子中摆放着制作精美的蝶恋花手机壳、立体感十足的蝴蝶造型香薰片,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购买……

坚持源于责任传承麦秆画工艺

近日,郑烨娃与记者讲起去年参加“一里长桥一里市”活动的盛况时,仍有些激动:“那是我们工作室制作的第一个系列产品。设计主题之所以定为蝴蝶,也是希望我们的麦秆画能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通过创新,让更多人了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查阅资料时记者了解到,麦秆画作为潮州传统工艺之一,历经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潮州传统工艺里的一朵奇葩。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盛行二十多年的麦秆工艺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打击下,消沉长达20年之久,技术面临断层危机。

郑烨娃对麦秆画工艺文化传承的断层深有体会。1984年,郑烨娃出生在潮州古城里的一个工艺美术家庭,从小在父亲——高级工艺师郑和的熏陶与带领下,学习专业工艺美术知识。2004年,郑烨娃开始跟从父亲系统学习传统工艺麦秆画的专业技能,到她“接班”的时候,发现麦秆画工艺技术在本土的断层现象已十分严重。“在当时的潮州,熟练掌握麦秆画工艺的老师可能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更别说愿意接触这门工艺的年轻人了。”

“渐渐地学习麦秆画时间长了,除了其中得到的乐趣外,我开始意识到一种责任感,就想坚持下去,看自己能不能行。”郑烨娃说,直到她与父亲联手创作的麦秆画作品《关羽》在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斩获金奖,这给了郑烨娃极大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她想将麦秆画工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文创+体验”让麦秆画走出深闺

2012年,乘着“非遗进校园”的契机,郑烨娃成了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一名老师,专注于潮州麦秆画的教学。“我认为,一名工艺师不仅要会创作,还要会教,更要会传。”郑烨娃告诉记者,既然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她想以自己关于学习麦秆画的一系列“心路历程”,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麦秆画这一传统工艺,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热爱麦秆画工艺的郑烨娃,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在2015年与两名“同好”选择在潮州古城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臻素工艺工作室”。

郑烨娃说,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统工艺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潮州古城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实在有太多太多宝贵的文化值得我们去传承。“古城是传统工艺的"根",想让传统工艺在此继续"生长",就必须打破传统,衍生出新的东西。”因此,工作室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着力于麦秆画的研究与创新的同时,开发多种麦秆画小文创作品,并开设中小学生及成年人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郑烨娃将麦秆画的传统工艺精髓和书签、手机壳等现代生活产品相结合,创作出一批价廉物美、精致度不输传统麦秆画工艺品的文化创意作品,让更多市民游客能将潮州的麦秆画带回家。“我们也到一些大型的工艺品交易会上,接触外界的商业新模式,与其他工艺师探讨交流,还利用网络视频直播工艺制作等新鲜的传播手段,让传承的种子重新萌发。”

“创业前期确实很辛苦,方向、资金、模式、材料配备等问题,经常让你焦头烂额。文创这条路确实不太好走,好在我们的坚持慢慢有了收获。”郑烨娃告诉记者,今年,臻素工艺工作室加入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共同创办的《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作为潮州市首批加盟“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的平台,目前已有十一位传统工艺师进驻臻素大讲堂,涵盖潮彩、大吴泥塑、潮州手拉壶、潮州麦秆画、潮州木雕、潮绣、珠绣、潮州灯笼、陶塑等种类。

郑烨娃表示,工作室将陆续与工艺师们共同推出适合大众体验学习的工艺技艺课程,让传统工艺不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希望今后可以探索更好的商业模式和其他外延的可能,我也将坚持用自己的理念和创意,继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心地努力着,在古城文化领域上不断地发光发热。”

总策划:江俊英蔡楚标总统筹:邢映纯

新闻推荐

潮州市推进“万企帮扶万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近80家企业与45个省定贫困村结对

本报讯(记者陈晓珊)昨天,潮州市召开“万企帮扶万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会上,市工商联近80家会员企业与全市45个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