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作纸针作笔 绣出《西湖春色》 4月下旬,陈圆芝将带着这幅作品参加“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
陈圆芝在绣《西湖春色》。
刺绣作品《西湖春色》。
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对惠州厚爱有加,提起饶宗颐,不少市民都对他创作的《西湖春色》印象深刻。春风荡漾、绿树成荫,泗州塔立于烟波浩渺之中……惠州市民协会员陈圆芝以丝绸作纸,针作笔,蚕丝线作颜料,历时14个月将《西湖春色》巧手变成了一幅刺绣作品,以此展现惠州西湖风貌,同时表达对饶老的崇敬之情。4月下旬,陈圆芝准备带着这幅作品到深圳,参加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希望能获奖。”陈圆芝如此期待着。
寻觅多年终有《西湖春色》合心意
1979年12月生于广东汕头的陈圆芝,自幼受到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潮绣的熏陶。在长辈的教导下,小小年纪已熟练掌握了潮绣的多种针法。2000年定居惠州后,随着眼界的逐渐开阔,当她再次拿起绣花针时,已经不满足于原先所掌握的以装饰图案为主的潮绣表现技法,主动吸收借鉴其他刺绣流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通过学习中国书画,全面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以针代笔,以线代色,通过10多年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似画是绣、精妙细腻的个人风格,潜心绣出不少大写意人物画作品。她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的作品 《竹林七贤》(原作是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的一幅国画作品)获得2016年第五届“中国·金艺奖”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银奖。
西湖是惠州秀丽山水的本土代表地标,多年来,陈圆芝一直想绣一幅关于西湖的刺绣,看了不少有关西湖的画、照片,始终没有一幅能打动自己。当看过饶宗颐的《西湖春色》介绍,让她眼前一亮: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几年前,饶老亲自来到惠州举办书画作品展,共展出书画作品60多幅,为惠州市民送上丰富的精神大餐。其中一幅6尺整张的大画《西湖春色》颇受大家关注。画中的惠州西湖绮丽多姿、十分迷人。饶老表示,惠州很漂亮,西湖美景一直留在他心里。《西湖春色》这幅作品是专门为惠州西湖“量身订做”的。
看到媒体介绍的《西湖春色》后,陈圆芝很是惊喜,她特意去寻找这幅画作,虽然最终无缘亲眼见到,但在陈圆芝心里,苦苦寻找、能代表惠州风貌、最适宜将其通过刺绣表现出来的画作,就是《西湖春色》。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陈圆芝获得一张《西湖春色》的高清照片,便作为参考。
千种丝线选配色14个月终完成
陈圆芝对饶老很是崇拜。陈圆芝与饶老同为潮州人,10年前,她就去参观过位于潮州的饶宗颐纪念馆,对饶老很了解。饶老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的精神让她很是敬仰,而饶老对惠州情有独钟,对惠州文化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更激发了陈圆芝在艺术上的学习和进步。“刺绣、画画是相通的,我以丝绸作纸,针作笔,丝线作颜料来作"画"。”
一幅刺绣作品最终诞生,要经过设计、上稿、上绣架、刺绣、下绣架、整理、装裱等刺绣工序。陈圆芝说,上稿采用传统的勾线上绷法,不用任何颜料着色衬底,纯粹依靠勾画的轮廓线条施绣而成。陈圆芝先用墨色丝线把树、房子的线条勾勒出来。
刺绣时,配色是最难的。一股丝线要一丝丝地劈开16根丝,用渗针的手法进行绣制,层层晕染颜色,如此才能达到细腻、有层次感的效果。“饶老的画里有一股禅意,《西湖春色》属于写意画,要突出山水色调、朦胧感以及画的意境,可不容易。”不同颜色的丝线有上千种,一个色调的丝线就有几十种,陈圆芝根据画的色调来配色,通过自己对画的笔触、手法、墨的浓淡的理解,不断进行尝试。绣制时,她不时站起来远观效果,如果觉得不够满意,就拆线重绣。《西湖春色》上的题字,陈圆芝也费了不少工夫。虽说题字看起来颜色都差不多,但陈圆芝绣这些字时,要把题字的浓淡墨色绣出来,才能保持原有韵味。
历时14个月,陈圆芝终于完成了这幅刺绣作品。遗憾的是,就在作品完成后不久,饶老辞世。“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我创作。接下来,我还会继续绣制题材和惠州有关的刺绣作品。”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探讨村民自治制度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赵映光潮州市枫溪区长美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邱培桂告诉记者,长美二村多年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