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在博物馆里的端午

深圳特区报 2021-06-14 06:46

◎ 秦延安

一场惊雷,一帘新雨之后,便是一年绿意浓时,此时,小扇微凉 ,夏日悠长,那个“彩线轻缠红玉臂”的端午便来了。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一直都伴随着多彩的传说与习俗,它不仅流传在民间,也收藏在各地博物馆里。

南方水多,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现藏于宁波博物馆春秋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是现今中国发现最早的具有“龙舟竞渡”图形的文物。该铜钺为金黄色,表面光滑锃亮,器身一面素面无纹,另一面铸有一“风”字形边框,框内上方刻了两条昂首相向的龙。龙的前肢弯曲,尾向内卷。下方以弧形边框线为舟,上面坐了一排四人,皆头戴羽毛冠,双手持桨作奋力划船状,动作整齐划一。整个器物做工精致,图案清新、活泼、流畅,说明龙舟竞渡之俗早在春秋时期已经盛行吴越之地,是端午节起源于古越国的重要物证。

大人们赛龙舟,小孩子也不会闲着,斗蟾便是乡下孩子端午最爱玩的游戏。扬州博物馆收藏的《端午景图轴》,便描摹的是这一场景。该画是清代画家顾让仿“扬州八怪”华嵒的笔法所作。画中,一个小孩正蹲在地上用手指戳蟾蜍的后腿,身旁站着的小孩畏怯的将身子扭向一边,另一个背着手扬着蒲扇的小孩,正在呼喊远处树后的小孩,而那个小孩正一只手提着蟾蜍的腿。画中题跋为“乙丑年端午节前”。画中惜墨如金,布局工稳,于写人、状物、抒情的统一中,将孩子的天性顽劣和形神面貌全部勾勒而出,饶有趣味。

除了玩之外,端午还有戴香囊之讲究。最有名的当属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该香囊外径只有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最叫绝的是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洒落。该银香囊的设计科学与巧妙和制作技艺精湛,即使今人也不容易做到,当然也不是寻常百姓可以佩戴的。在西安民俗博物馆,收藏有清代以来普通民众的近百个锦织香囊,让人不得不惊叹一根针线的魔力和制作者的心灵手巧。

端午防瘟疫避五毒除了佩戴香囊之外,还会在器物上有所表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便是其中之一。该盘高1.9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6.6厘米。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五彩装饰。内底图中,张天师持剑立于树下高地,周围有蟾蜍、蝎、蛇等。内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壁在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中,间绘以蛇、蝎、蟾蜍、蜈蚣、壁虎等。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寄托了端午的美好祝福。

端午,是一个自带香味儿的节日,在这个可以放“粽”的时间里,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全国唯一的粽子博物馆,嘉兴粽子博物馆除了全面反映嘉兴腐乳粽子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外,还展有武汉卤藕肉粽、广西布依族粽子、厦门烧肉粽、广东裹蒸粽、潮汕双拼粽、中山芦兜粽、苏州金鱼粽、沈阳葡萄干粽、北京红枣粽、内蒙古奶香粽、陕西蜂蜜粽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让人在软糯间嗅到大自然的香甜气息。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基因库。而我却说,它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收纳盒,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深度与厚度。而收藏在博物馆的端午文物,无疑是最好的佐证。

新闻推荐

寻亲启事

朱中伟(自述)、男、约40岁、身高165厘米、体重45公斤,2021年6月7日11时许,在板芙镇禄围村附近流浪,后由公安护送入我站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