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工成长为副总 发展的中山成就了不断奋斗的他,外来建设者黄玲感谢这座城市助力他成长
本报记者 陈家浩
■紧握机遇,从一线电工成长为副总经理
今年34岁的黄玲是湖南人,在2010年10月来到民众镇沙仔工业区并成为广东毅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电工,逐渐成长为中山市中圣金属板带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长要求我们成为"撞工",意思是能适应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我觉得,他的鼓舞意味着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能拥有发展的机会。”黄玲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年必须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考取一本证书,截至目前,他已是拥有包括起重机维护保养等10余本证书的专业人才,在今年1月中旬还被民众镇应急管理局聘任为生产安全特聘专家。疫情期间,公司急需1名持有高压电工证的专业人才,尽管订单倍增,黄玲依旧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复习,“我们是民众镇第二家复工复产的企业,要满足中山乃至全国各地城市的需要,生产压力很大。可是我还年轻,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不过,实操考试因为疫情取消,黄玲没能顺利取得高压电工证。“工作越来越忙,已经没有时间备考,没能取得这本证书是我心中的遗憾。”黄玲说。
掌握许多知识和技能,黄玲也将其运用到公司的技术改革当中。2017年,随着硅钢市场的不断扩大,公司的生产效率逐渐难以满足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产量,黄玲将目光投向了生产机组。“当时的机组每个月都要停机检修5天,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然而,这影响到公司的生产效率,我决心要进行技术改革。”凭借自己对设备和生产工艺的了解,黄玲对生产机组进行了调整,如今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它不再需要定期停机检修,硅钢的产量也比从前多出5到6万吨。
■城市接纳了自己,更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弹指之间,黄玲在中山工作和生活已经第11年。最初选择来到这座城市发展只是因为好友的邀约,他如今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舍不得离开。城市的改变和发展是吸引黄玲留在中山的原因之一,“这些年来,我目睹了城市,特别是民众镇的变化。泥泞崎岖的泥巴路已经全部变成平整的水泥道路,田园的风光依然美丽。而且,中山可以安排积分入户,这座城市热情地接纳了我。”黄玲表示,中山地处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使它成为了客户的“窗户”。依托这些优势,毅马企业集团不仅在3天之内就能将产品送到珠三角的客户手中,还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硅钢是生产小家电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本地订单的迅猛增加,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中山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确很幸福。”黄玲笑着说。
身为公司的副总经理,黄玲既要考虑个人的发展,更需指引公司前进的方向。他说,3号生产线即将投入生产,4号线计划在今年的11月底建成,届时硅钢的产量每个月预计可达13万吨。“集团的经济效益在疫情期间增长了40%左右,我们积聚好了力量,将立足中山、闯进全国的市场。在这座城市中,我和公司都收获了十足的成长。”黄玲颇有信心。
新闻推荐
市民论坛据中山日报报道,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山读书月活动暨“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启动仪式上,一大批“书香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