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网让中山与港澳在经济、文旅和科创等方面的交流更密切 中山鱼舍船登车抢“鲜”到香港

中山日报 2021-04-22 07:55

中山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澳水产品淡水养殖基地,每天出口量超过100吨水产确保了香港市场对淡水鱼的消费需求。随着粤港澳跨境物流通道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珠港澳大桥开通,陆路交通在时间、成本上的优势逐步显现,从去年3月15日开始,运营48年的中山水出码头结束运营,中山供港活鱼全部改走陆路。

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荣洪告诉记者,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络,让 “点对点”的精准配送成为趋势。

本报记者 李丹丹 何淼

■陆运比水运节省一半以上时间

位于小榄裕民的水出码头在2004年落成使用,当时是广东省唯一专用供港淡水活鱼码头。曾经水出码头非常繁忙,每天早上,一车车装载着草鱼、鳙鱼等近10种淡水鱼品种的小货车从港口、东升、坦洲等多个镇区养殖场驶来。经过码头工人们紧锣密鼓的装船,晚上即可到达香港,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根据水出集团统计数据,2004年以来,通过水出码头出口的供港活鱼超过15万吨,货值约17亿元。有着30年活鱼供港经验的李祥辉介绍,“以前一船鱼运到香港要7个多小时,现在用车最多只要3个小时。”陆运比水运节省了一半时间,同时陆路与水路相比更有保障,不用担心台风天气停航。大约10几年前,水出集团活鱼供港运输方式已从单纯的水运逐渐转变为水陆结合,从中山到深圳文锦渡出关到香港,产品可以直接送到香港各市场门口。路程节省一半时间,中间还省去搬上船和搬下船两个环节。港珠澳大桥开通后,陆路运输更加便捷,更省时省力。海关通关一体化后,企业可在中山报关,货物直接运至深圳、珠港澳大桥等路陆口岸出口,不用辗转中山口岸。

■高速路网让中山与港澳联系更紧密

中山与澳门之间的联系以前就有岐澳古道,而经过中山的首条高速路——京港澳高速广珠段就是一条喜迎澳门回归的献礼工程。

京港澳高速广珠段位于京港澳高速最南端,北起广州市南沙区塘坑,途经中山,南达珠海市香洲区金鼎,路线全长约62.4公里,于1995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1999年12月6日建成通车。

广珠段公司总工程师陈龙智回忆说,当时他作为基层一线人员,“建设初期交通不便,测量、探测都要靠步行,一天步行下来,回到住处时腿脚已不听使唤。”京港澳高速广珠段沿线处于一片滩涂的蕉林中,江河多、软基深,建设难度非常大。1999年12月6日京港澳高速广珠段建成通车,是第一条由内陆直接通往澳门地区的高速公路,纵跨珠江西岸,通过虎门大桥连接广深高速,首度实现以高速公路为纽带将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与香港、澳门连成一体。

澳门居民陈先生每年都会带澳门参访团到内地交流。他表示,如今到内地的途径很多,但他依然会选择京港澳高速广珠段,“京港澳高速广珠段是澳门青年了解祖国发展的纽带。”

随着深中通道建设加快,将于港珠澳大桥、高速公路网一起,发挥交通基建作用,促进珠三角九市和港澳居民便利往来,共同打造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将有力地推动中山与港澳在人才、科技、物流、资金、信息等方面的自由、便捷流动。近几年,中山与港澳联系加强,2016年,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与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合作的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同年,香港理工大学与广东游戏游艺文化产业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7月,粤港澳合作论坛在中山举办;2017年7月,中山和澳门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2018年1月10日,在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中山与澳门签署《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等。

新闻推荐

石岐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困境儿童系列服务初见成效 精准帮扶 助困境儿童成长

本报讯(记者陈家浩徐钧钻)“要办理居住证吗?请往那边走。”在中山市石岐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值班台,一个小小的身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