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入河排污口迎来“大体检” 多种“神器”水陆空协同作战
“水污染看似问题在水里,实则根源在岸上。入河排污口污染物的排放是影河涌水质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局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工作人员刘燕表示。中山市目前已记录在册的历史排污口大概有3万多个。项目不仅会对这些排污口全部进行排查登记,还有助于探索建立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从源头推动污染减排、改善水环境。
“为了全面、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此次排查工作我们将广泛应用无人机、无人船、热成像、侧扫声呐、高精度定位摄影设备等新型设备和技术予以辅助。”项目委托排查单位中山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技术员冯津娜向记者解释道,“天上看、地上查、水里排,天地结合,人机互补”的排查方式,主要是通过搭载多摄像头的无人机,同时获取广角、近角以及热成像影像,掌握河涌颜色、水温异常点位和河涌两岸周边污染源分布,为排污口排查和溯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配备水质监测仪和侧扫声呐仪的智能无人船,排查河涌水质异常点位和水下暗管的分布;排查小组在已有的排污口基础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无人船调查的分析结果,通过乘船、岸线徒步等方式开展现场排查核实,做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对于满足水质监测条件的排污口,安排检测实验室开展观测和现场快速检测,对于快速检测异常或表观异常的,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测。据介绍,整个排查过程将使用高精度定位摄影设备进行视频记录和拍照记录,并使用手机端的排查系统进行实时信息填报。
据了解,广东省入河排污口试点城市(中山)项目中摸排到的排污口情况将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帮助减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勘察阶段的工作量。且后续排污口消除情况可作为检验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的检验指标。通过排污口核查建档,倒逼城市管网及污水收集处置,助力限制工业偷排以及消减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为改善水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闫莹莹
新闻推荐
东区国际人才项目合作对接会昨举行 新设窗口为中山国际化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本报讯(记者李玮玮王云)4月7日上午,由中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共中山市东区街道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筑梦大湾区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