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位姑婆让三角水乡弦歌再响

中山日报 2021-03-30 07:23

老三角人对复校后三角国民中心学校的忆绘图。方炳焯

1940年3月初。

中山县三角乡,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老远就看到学校教学楼,那座坐落在龙山居安社竹围村,全三角乡最高、最雄伟的建筑物的屋顶上竖起了一面日军军旗。还没等他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就看到了等待在学校大门口的老师。老师告诉他们,学校已被日本人占据,将无限期停课。

地方史上记载,1940年3月初,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下,中山县全境沦陷,人民家园被毁,三角水乡同样不能幸免,炮火硝烟之下,满目疮痍。

在国共两党以及地方抗日武装力量的浴血抵抗下,中山人民以血肉之躯护卫家园,到1945年,日军开始节节溃退并撤出中山。

战事胜利在即。

三角乡人民欢欣鼓舞,立即开始了复校行动。在耆老乡绅的主持下,三角乡成立了校复课筹委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就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本乡适龄入学子弟足足增加了将近一倍!原有的乡校没有办法满足乡民子弟入学读书的需要。

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乡里的10位姑婆主动站了出来,她们找到复课筹委会,认捐了第一笔一共2000万元(当时的货币,下同)的复课建设资金。

“姑婆”是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对“梳起”不嫁女子的尊称。这些女子或因为家庭贫困,或因为其他原因,成年后立志不嫁,或自立门户,几位志同道合的姑婆义结金兰,共同生活,或者在原生家庭作为主要劳动力,赡养父母弟妹,她们没有自己的子女,在终老前,通常要积赚好一笔钱,足够为自己将来“养老送终”。在兵荒马乱的岁月,这些“自梳女”或姑婆,是“苦难”和“坚韧”的代名词。

10位姑婆的义举,深深感动了水乡人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筹委会一共收到2亿多元捐款。很快,乡民们决定用这笔资金在原乡村小学的规模上扩建了7个教室,一座图书馆,还成立了学校基金保管委员会。乡村小学正式更名为三角国民中心学校。

1945年冬,三角国民中心学校正式复课,全乡600多子弟陆续从四面八方重返校园。复校校刊报道说:复课日,就像三角乡民一个盛大的节日!

从此,这所始建于民国17年的学校让三角水乡弦歌再响,琅琅书声穿过纵横的阡陌和交错的河网,水乡大地又有了氤氲的书香和生气。

上了年纪的老三角人提起重建后的中心校,至今难掩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傲。一位曾经在校园里上过学的刘先生回忆说,扩建后的校园占地近百亩,里面有三四层楼高、砖木结构并带连廊的教室,还有图书馆、运动场、礼堂、后花园,还有一条栽满了梧桐树的长长校道,这样的气派和规模,在当年中山的乡镇都不多见。在复校两周年纪念特刊上,有一篇文章称新落成的校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难深重、民不聊生,10位姑婆以自己“胼手胝足之获,节衣缩食之积”扶助乡间子弟重返校园的故事,开始在乡间传诵。1945年冬,时任中山县县长的张惠长先生到三角乡视察,偶然听说了这个故事,大为感动,当即指示县文教局在1946年元旦为10位姑婆颁发了一枚“热心兴学”的奖章。

战事刚刚结束,10位姑婆何以能倾其所有,让穷乡僻壤的水乡子弟能尽快回到学校,让仅存的一点点文脉香火得以延绵不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这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人和事。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故事和细节,我们才得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在大时代中普通百姓的苦难和坚忍,他们对土地的一往情深、对文化的理解和守望是多么的令人感动,这些普通人在国破家亡时所作出的抉择,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笔者在国家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典籍和资料中读到三角中心校复校两周年特刊的时候,已经是76年后的今天了。10位姑婆,早已化作一抔黄土、几缕青烟,她们曾经的义举,或许不再有人提起甚至被遗忘,然而,正是因为她们的坚守,让我们更加明白薪火相传的意义。

作家李修文说过,要为那些不值一提的人和事,立一座丰碑。10位姑婆的丰碑,早就立在历史的青灯黄卷之中!

1947年,三角中心校为建校两周年出版了一本纪念特刊,里有一段文字,抄录如下:

姑婆潘秀如、叶秀馨、谭珠、彭映芳、吴群弟、何五、何妹、何捷姑、何旺弟、何苏姑 合捐建教室乙座,总值国币二千万元。

新闻推荐

中山市人大代表杨国钦: 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 推进中山农业绿色发展

杨国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杨国钦从1982年开始从事养殖业,一直关心农业产业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