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邻舍社工深耕环保公益,通过环保研习社孵化更多环保行动 让“心中播绿”落地为“动手添绿”
文/本报记者 徐钧钻 陈家浩
图/本报记者 陈家浩
■净滩行动让志愿者深受触动
参加当日净滩行动的志愿者刘航说最初在深圳参与类似活动,后来得知中山也有,于是在2020年5月份跟着邻舍来到大溪出海口清理垃圾,“为保护海洋环境做点贡献。”
当日的活动结束后,称重统计出共清理了88公斤海洋垃圾,经过分类后,他们将把数据传输到护海岸线科研监测活动的全国主办方。刘航说:“一次净滩行动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从源头减少和消灭丢进海洋的垃圾。”参与净滩行动后,刘航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减少使用塑料袋,在购买牛奶时也尽量选择1升装的,让产生的垃圾变得再少一些。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刘航来说,每周仅有1天的休息日弥足珍贵,但他几乎都将假期用到参加邻舍的活动上,“我会拉着家人一起参与净滩,妻子很支持。”刘航笑着说。
志愿者吴俊堂是广东药科大学邻舍环保研习社的一名大一学生,高中时他曾跟随生物老师到当地的垃圾处理厂参观,所见所闻让他深受触动:“分拣垃圾的工作人员被藏在其中、没有正确分类的玻璃片划破了手。”正是这次经历,坚定了吴俊堂加入环保研习社的决心,2020年10月份,他首次参与在南朗镇崖口村大溪入海口处开展的净滩行动,志愿者捡回来的垃圾五花八门,甚至还有过期药物、针筒等医疗用品,这让吴俊堂有些惊讶。“都说海纳百川,但是我们制造垃圾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海洋的负荷。除了身体力行参与净滩,我还动员我的同学带手巾而少用纸巾,用水壶而少喝矿泉水。希望通过这些改变,为我们海洋减轻负担。”
■环保研习社带领更多的人践行环保
冯峻峰说,邻舍本是一支从事衣物银行旧物回收的公益组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如何履行更多绿色使命的思考,他于是将自己的公益项目取名为“环保研习社”,“希望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行动。”
近几年,环保研习社先后在东区、南区、沙溪发起了零废弃小区建设,通过发动居民用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一起“堆肥”变废为宝,拥有了不少环保粉丝。另一方面,邻舍和团市委、市青志协、市红领巾亲子服务队合作的2021年“青年拾分爱-衣物银行”活动还在去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9日对全市207所参与活动的中小学校进行衣物回收,共计收集约13.8万公斤的闲置衣物,少持有、循环利用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共识。
“我们长期在外开展活动时发现,环保理念人人都有,但是否愿意去付之行动却因人而异。”来自广东药科大学的李慧敏是邻舍环保研习社的社长,在本次净滩行动中负责大学生志愿者的统筹。如何调动大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环保公益是一种对文明程度更高的要求。与访贫问苦、救死扶伤等公益不同,前者是人们基本的道德底线,更容易触发市民的泪点而去参与。而绿色环保,往往需要持之以恒地约束自己,用自己的不便去换取身边家园的更可持续性,我们正在努力让更多人将口头环保落实为行动环保。”李慧敏说。
新闻推荐
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 火炬区居第46 排名跃升10位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中山火炬区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