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王冰分享自己学雷锋心得 用“螺丝钉精神”成就“轴承情缘”
在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和劳模创新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这些年来王冰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各项荣誉。面对荣誉,王冰很淡定,“纵观雷锋同志的一生,其实没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所做的都是平凡小事,我从小就记住了雷锋说的要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句话,我就按这句话来定位自己,搞设计做产品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人就要像轴承一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轴承藏身于机械之中,看不到,却非常重要,小到剃须刀、自行车,大到汽车潜水艇、卫星都离不开它。”
那么,是什么促使一个女性矢志不移地研究轴承呢?“小的时候想当兵,后来国家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我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理工科。”王冰说,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一恢复,她就立即报了名,如愿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就读她梦寐以求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王冰进入了当时中国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所——洛阳轴承所。期间与团队一起研发生产的轴承随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升空入轨,并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王冰与丈夫双双进入中山市轴承总厂。1999年,轴承厂转制,王冰与丈夫参与创办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成为技术带头人之一。
“以前都是跟卫星、导弹打交道,而中山轴承厂当时做得最多的产品却是农机配套的普通零件。”为了度过适应期,王冰更加刻苦学习、工作,将科研装备工作者的严谨和经验技术带到了轴承厂,带领轴承厂走向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2003年,欧洲一家知名电梯制造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型绿色节能电梯,这种电梯曳引系统主机体积比传统电梯差不多减少70%。主机体积越小,轴承尺寸就越小,要求越高。
获悉这个消息后,王冰带领团队主动出击。在只有90天的紧迫送样期内,她带领团队在结构设计、工艺方法、检测手段、试验设备等多技术层面同步攻坚,自己开发软件、自行改造设备,自主发明检测仪器和试验机,研制出兼具精密多楔带传输功能与轴承减摩作用的一体化精密快装复合单元,击败竞争对手,获得了批量配套许可。
对王冰和她的团队来说,创新已经成为习惯。2011年,公司里有了以王冰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将技术人员、工匠型技师、技工、高级工和一线车间工人均网罗其中。
当记者问到,一个毕生都和轴承打交道的人,是如何理解并践行雷锋精神时,王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雷锋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对我一个与轴承打交道的理科生来说,学雷锋就是学习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努力钻研技术,做好每个轴承,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 别人看轴承好像铁疙瘩,我看它就像是艺术品。” 王冰说。
本报记者 王伟
新闻推荐
精品中山 书香四溢 市委宣传部印发意见促进全民阅读,力争2025年进入全省全民阅读先进城市行列
本报讯(记者冷启迪)近日,中山市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的通知》(下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中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