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文化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中山“两个建设” 深入挖掘城市人文精神 凸显“文化名片”辨识度

中山日报 2021-03-24 15:45

本报讯(记者 冷启迪 孙俊军 )中山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应该在哪些方面彰显“人文地标”的内涵?中山市建设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应在哪些方面体现文化的引领作用?3月9日,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召集举行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大讨论座谈会在市文化馆举行,来自省、市从事文化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山文旅发展新路径,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建言献策。

什么是中山的“人文地标”?与会者表示,中山要成为人文地标城市和文化引领型城市,首先就要凸显城市“文化名片”的辨识度,要深入挖掘城市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回望历史,从文化积淀、历史名人、改革发展中去找寻、提炼和传播,这是精神思想层面的引领,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城市振兴的力量所在。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标志性建筑,从内来讲是城市人文精神体现,是一提起中山,就能想到的文化标识。

那么中山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馆长萧润君认为,说到中山的人文精神,毫无疑问就是孙中山文化资源,这是我们和其它城市比拼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市委党校教师王灿彬认为,中山因独特地理位置而得风气之先,人才辈出,如郑观应、孙中山等先贤,是中山的文化标识。概括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可以用八个字:“伟人故里,博爱精神”。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的抓手有哪些?专家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广东省话剧院院长杨春荣表示,“两个建设”的核心其实就是如何让城市“流动”起来?只有让城市流动起来,她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首先我们需要搞准自己城市的定位,旅游?宜居?商业?创业?梳理一下城市的禀赋和优势,哪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就好好挖掘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研究员王惠君也从多个维度为中山支招,他认为,中山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优势明显,也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在过去的“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分别完成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和大提升,到了“十四五”期间应该进入“精准化”和“个性化”文化服务的3.0版本,尤其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智慧文化方面大展身手。中山市公共文化促进会会长李正思也表示,万丈高楼平地起,“两个建设”的基础其实还是公共文化体系,让居民能够有便利的文化设施,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过去中山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统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但实际上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还是很大,在如今乡村振兴的环境之下,我们更需要向乡村倾斜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广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国家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杜佐祥也表示,中山“两个建设”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抓手在于打造城市品牌,克服资源碎片化发展,有重点、有方向地培育和扶持一批优秀的文化名片和品牌,站在更高的格局和视野,借助社会力量,专业传播队伍,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推广,形成“爆点爆款”传播,将资源整合落地、对外展示,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等,扩大城市影响力。

新闻推荐

献血虽超龄 爱心不退休 志愿者冯卫忠多年无偿献血,超龄后又热心服务无偿献血者

冯卫忠为献血者提供服务。受访者供图得悉自己入选2020年度中山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名单,今年71岁的冯卫忠喜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