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火焰蓝” 逆行护平安 南头镇专职消防中队中队长叶海泉16年间参与火灾事故及抢险救援1200多起

中山日报 2021-03-24 15:45

叶海泉“来,你们跟着我的动作做一次,这次再不标准,要罚俯卧撑。”3月4日,冷风中夹杂着细雨,记者来到南头镇专职消防中队,中队长叶海泉正忙着安排队里的训练。今年36岁的叶海泉是中山消防队伍中的佼佼者,十六年来,他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抢险救援先进个人”“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纪律作风先进个人”“优秀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中山好人”“中山市道德模范”……参加大大小小灭火抢险救援有1200余起,从高楼上、洪水中、车间里营救被困群众150人。他还是全市唯一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优秀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的专职消防队队长。

文 本报记者 陈伟祺图 本报记者 王云

救援一夜手拿面包在路边睡着

叶海泉面对采访有些拘谨,聊起赴汤蹈火的救援经历后,他的言语自然畅快了许多,眼神里透着一股韧劲。

2011年8月12傍晚,位于南头镇升辉南路的中山荣南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火从在喷涂车间烧起,里面存放了大量易燃易爆物,部分遇上高温,不断向四处溅射。”叶海泉打头阵攻进被浓烟笼罩的厂房内部,厚厚的消防服依然挡不住热浪侵袭,在煎熬中,叶海泉与野兽般凶险的火焰面对面较量。

彼时,由于持续受高温烧灼,楼顶的锌铁棚开始变形、倾斜,即将倒塌。“烟雾太浓,内部情况看不分明,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看了一眼顶棚,发现有危险,于是及时带领大家撤离。”在叶海泉的提醒下,在场的消防员悉数提前撤出,避免了一次重大危险发生。

在整整救援17个小时后,叶海泉浑身覆盖了厚厚油渍像从墨汁里捞出来一样,摘下面罩整张脸只剩下牙齿是白的。趁着收拾装备的间隙,叶海泉接过队友递来的面包补充体力,可一坐下,倦意席卷全身,还没顾上啃完手中的面包,就倚靠在路边的花坛睡着了。

生死一线的经历并非人人都有,但消防员的职业生涯总是危机四伏。“3.28”渝兴蜂窝纸品厂房火灾、“4.29”南铭家具火灾、“5.12”奥马二分厂火灾……叶海泉向我们回顾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在这个岗位上我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中获得了幸福感和归属感,我感到很自豪。”谈及这份工作,“责任”和“担当”是叶海泉提及最多的词语,而他眼神中的执着和身上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让人感动。

坚守一线与亲人聚少离多感到愧疚

“爸爸,你总是不回家,我不爱你了。”谈起这十六年来的消防生涯,其实印在叶海泉脑海里最深刻的,是女儿少不经事的埋怨。

“那时候她才三岁。当时我因为执行重要任务,半个多月没回家,等我回来时,她已经不肯让我抱了。心里头很不是滋味。”打开他的手机,一个笑容灿烂的小女孩瞬间让人治愈。

叶海泉告诉记者,身为基层指挥员,他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年三十的团圆饭,他已经几年没参加过了;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他都未必能赶上;不知多少个约定好的周末,会因为集训或警情而错过;难得有点时间回家,女儿要么上学不在家,要么已经入睡。

“不是不想回家,而是职责使命在肩。现在我的业余时间全部都给了家庭,希望能尽量弥补他们陪伴的缺失。”用小家的“缺”成就了万家灯火的团圆,叶海泉想念着家人,也感谢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从严带队

培养了一批精兵强将

2005年实现梦想,叶海泉成为了一名消防兵。2008年,从部队转业至南头镇专职消防中队,七年的磨砺,他从一名普通的战斗员,慢慢成长为中队干部,并凭借优秀的表现,于2015年当上中队长。

“消防救援是团队作战,一根手指强没有用,只有整个队伍攥成一个拳头,才能攻坚克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训练有素以外,我还教导我的队员,要多学习,给头脑装备更多专业知识。” 在平时的训练工作中,叶海泉时常提醒队员们在消防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器材检查、维修保养等。他还定期对中队队员进行培训,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案例分析心得,努力增强中队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

“叶队长不仅有敢于冲在前面的劲头和勇气,更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每次上火场,只要有他在,大家就觉得有了主心骨。”在战友们眼里,叶海泉私底下像大哥哥一样以心交心、关怀下属,一旦到了训练场上,他就会变成“魔鬼教官”,狠抓每个动作细节。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南头镇专职消防中队消防技能水平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多次在市支队举办的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新闻推荐

中山首届“慈善纪念章”和“慈善捐赠榜”出炉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翔宇)昨天,中山市民政局组织召开“中山市慈善纪念章”和“中山市慈善捐赠榜”新闻通气会,通报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