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中有养 养中有医温暖“夕阳红” 中山市通过试点引路促进医疗养老资源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李永昌 潘学华
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受群众欢迎
82岁的梁姓老人,家住石岐区,去年入住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心脏病,经常感到心慌,有次在家还突然晕倒了。”梁姓老人每天都会在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规范服药治疗。“现在饮食都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着,近一年来感觉身体好多了。”梁姓老人说。
在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像梁姓老人一样,患有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的人大有人在。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致力于为重大疾病如残疾、癌症、骨关节疾病、中风偏瘫、重大手术后等造成失能卧床的人群提供24小时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程服务的医养结合的非营利性全护理型养老康复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解决了有疾患的老人家属疲于奔波在医院及家庭或养老院间,一站式解决老人的慢病及生活照料问题,受到社会群众的欢迎。有一些被三甲医院放弃治疗的老人,结果在该中心长期医养结合的照护下,老人康复出院的例子数不胜数。
黄伯,今年73岁,于2018年12月1日晚入住东凤镇敬老院,当时一度昏迷,需用胃管进食,情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口腔护理、鼻饲、定期翻身、喂水等,经过医护人员和护工的悉心照料,黄伯身体日渐好转,又在院内医生的指导下制订康复计划,每日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及语言训练。目前,黄伯能自行使用辅助器具短距离行走。
“这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人欢迎。”东凤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通过探索“公立医院+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推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融合,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除接收14名本镇户籍五保老人外,还吸引了21名社会老人入住,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27人。老人在敬老院患病时,直接将养老模式转换到住院模式,避免老人在医院、敬老院间来回奔波,做到了小病不出院,大病转诊到医院。
5个镇街试点
探索多元发展
据了解,中山市坚持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思路,在火炬开发区、石岐区街道、小榄镇、古镇镇、东凤镇5个镇街进行医养结合的试点工作,探索多种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医中有养,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市卫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东凤镇医院在敬老院设立老年病科、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创慢病失能老人全托型养老康复照料模式,石岐苏华赞医院在完成区域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结合老年病、慢性病、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差异化发展,转型成康复医院。
“养中有医,在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通过在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护理站、门诊部、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市卫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广弘颐养院设立了康复医院,华宇乐颐养院设置了医务室。此外,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方式。至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等医疗机构对中山市85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定期开展公益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用药服药指导、健康讲座、健康素养以及健康知识宣传等基础服务。中山市还通过将养老机构交由有能力的医疗机构托管运营。如东凤镇敬老院交由东凤人民医院接管运营。
据了解,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主要依靠社区、镇街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乡村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如板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此类服务。此外还有医养一体式模式,由同一个投资主体,既办养老机构,又办医疗机构。广弘颐养院、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这种方式冲破了“养”与“医”在体制上、机制上分割的束缚,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程度更深,结合更加紧密,服务更加有效。
推进智慧医疗
智慧健康养老发展
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监管医护人员的日常照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家属之间的沟通互动,自主研发了一套具备知识产权的养老监控软件系统,为重症老人提供可穿戴医疗设备,进行健康数据的收集及医疗监护,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慢病监测和远程指导。推动养老病区的管理规范化,并将老人家属组织起来,参与到老人的日常照护中,实现家属远距离亲情“无缝”沟通,真正让老人感受到被照护的温暖。
该中心的“裕永医生”APP平台可提供血糖监测、血压监测、心电监测、睡眠监测等医疗可穿戴设备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及时掌控居家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形成详细的健康数据库,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家庭医生和居家病床管理的得力助手。该平台还可以进行即时医患间沟通,对居家养老行动不便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在线健康咨询,帮助老人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并根据病情需要提供上门护理和住院预约、转诊服务,实现居家老人快速就医的全程服务。
据了解,中山市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养老在不断完善、整合。2019年中山市已搭建起大数据应用基础,建成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019年,中山市通过西区街道、小榄镇两个镇街,探索开展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试点工作,并在2020年该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打造集对象站点、人员、服务、资源等各类要素统筹高效运行的“一中心多站点”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助安、助洁、助餐、助医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多项养老服务。市民政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深化和拓展上门服务、紧急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成功打造了“关爱铃”“慈善爱心铃”等信息化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和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市卫健部门探索出适合中山市实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模式。中山市成为省“互联网+护理服务”9个试点地区之一,去年将此项目列为中山市十大民生工程。
据了解,下一步市卫健局将对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进行调研,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养老建设分步实施,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依据《中山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在项目建设管理上予以配合和大力支持,尽快促成项目落地,实现全市医疗与养老数据信息共享,进一步推进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养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钧钻陈家浩通讯员曾珺)一年一度的南区慈善筹款活动已经在如火如荼开展中,1月30日至31日,南区街道在大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