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校园里响起琅琅读书声 2020年,中山市建成12所公办中小学,新增学位9390个

中山日报 2021-01-12 06:50

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新校址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以南洋风格为主,体现了南区侨乡的地域特色。本报记者 文波 摄2020年,市政府把“完成10所公办中小学学校建设”列入十项民生实事。一年来,完成12所公办中小学学校建设,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9390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 陈慧 通讯员 高见

大涌安堂小学

旧址建新校

使用面积增加一倍以上

2021年1月7日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起,大涌安堂小学顿时沸腾起来。孩子们高兴地背着书包陆续走出校门。二年级的吕佩岚一出校门就扑到了妈妈怀里。妈妈说,孩子一年级入读时,学校还是借读在卓山中学。中小学生共用一个校园,活动空间小。“当时就听说要搬到新校,天天都盼着。这个学期回新校,不仅孩子激动,我作为家长看着里面样样新的设施、开阔的活动空间,也挺激动挺满意。”

这座“新”学校,有着百年历史,校舍前身是祖祠,解放后才定名为安堂小学。由于教学楼楼体老化等问题,2013年小学迁入卓山中学校园内。直至2020年9月1日,原址复建的安堂小学才又正式迎来了师生。本学期共开设18个班,校园总规模可容纳36个班。记者跟着校长梁钜全走进学校,原址20亩的占地没变,但可用的建筑面积已由5500多平方米扩展到了12000多平方米。学校由两栋六层的教学楼、一栋六层的科技楼、一个体育馆以及一个2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等组成。教学楼一至四层的每个课室,都安装有先进的纳米智能一体机。屏幕暗时可以像黑板一样写粉笔字,亮时则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显示屏。五六层是功能场室,除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电脑等功能室,还有红木手工坊、布艺术手工坊等特色活动室。

建筑虽新但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白墙灰瓦的校墙、古典造型的窗花、有些课室和功能场室仍以曾经为安堂小学捐赠过的海内外乡亲名字命名。如林慕洁体育馆等。梁钜全表示,这些良好的硬件配备,都是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投入的。“有了全新的配置,我们也要做好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传承,注重素质教育,在新校舍里教书育人。”

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

老校添新楼

学生可在学校吃上热乎饭

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是中山早期华侨办学的杰出代表,至今已有88年历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该校愈发凸显面积小、硬件设施陈旧、周边环境欠佳等问题。自2019年4月,学校新址打下第一根桩,一年多后完工。2020年9月1日“新竹小”正式开学,共设43个教学班,提供近1900个学位。

新校址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1.7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以南洋风格为主,体现了南区侨乡的地域历史文化。各楼的名字也依然少不了“竹”字。分别为怡竹、尔竹、善竹、思竹楼。李向平校长带着记者在学校里参观教学楼、报告厅、文化馆、室内体育馆等。这些功能场室比旧校增多了许多,尤其让孩子们高兴的是增设了室内体育馆和饭堂。“击剑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以前场地小,只有一条赛道。现在室内体育馆的一楼就是击剑和乒乓球训练场地,有8条赛道。二楼还有室内篮球场,又能作为学校一些大型活动场地。”

李向平说,新校还增设了饭堂。两层楼的饭堂,可以一次性容纳七八百人同时用餐。“新校无论是课室、功能室还是生活上都为师生的使用考虑周到,目前我们还在继续完善运动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希望能更方便家长接送,更好地保障学生安全。今年还会对旧校址进行修缮,使两个校址能容纳更多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

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2017年以来,全市已动工新建、扩建、改建公办中小学78所,目前已完工53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3万个。

新闻推荐

中山公交“载满”正能量 去年涌现好人好事5146宗 市公交集团昨举办“身边好人”代表座谈会,分享公交车上感人故事

本报讯(记者何淼通讯员赵晓玲)公交是城市文明流动的窗口,每一位司乘人员代表着中山的形象。2020年,市公交集团涌现的见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