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吧,中山“先行兵”
罗丽娟
1月4日至5日,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带队到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就进一步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2021年开局,中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调研首站放在了“3+4”重大平台的前三个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述三大平台对中山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只用“做强平台”“扩展空间”等维度去理解,显然忽略了背后最核心的诉求:造“碗”。
造什么“碗”?
中山市委第十四届九次全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以重大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承接深圳“黄金资源”的“金饭碗”。
换句话说,包括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在内的“3+4”重大平台,被当做中山在大湾区时代承接新资源、谋求新动能、扩展新局面的载体和抓手。而东部片区的三大平台,则成为先行兵、前沿地。
如何造“碗”?
从中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此行调研足迹,我们可以发现背后的几个关键词。
在火炬区,调研组先后前往博凯社区、火炬新二中建设项目、东利片区“工改工”项目、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从社会治理到民生配套再到产业布局,均有涉及;在翠亨新区,则前往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滨河整治水利工程示范段调研,关注科学园、环境治理进展;在岐江新城,则重点调研了华侨城城市展厅。
上述几个调研点,均同时指向了几个关键词:创新力、承载力、服务力。具体来说,背后包含着科创再升级、产业再布局、配套再提升、空间再扩容、企业再壮大的逻辑。
但实际上,如今在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正在发生的城市建设,远不止上述含义。将这从东部向中部延伸的三大平台放在一个战略框架中,可以说是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战略体现,真正代表了中山从原有发展模式向前跨步的一种思维。
第一个跨步,是发展驱动力的跨步。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火炬区被寄予高质量发展火车头的厚望。自去年以来,火炬区调整战略的步子就比较明确了,比如整备大量的土地对接深圳、频繁引进大院大所大企业的产业项目、推进省药品口岸建设等,这些都是新的信号。过去30年,火炬区产业无疑属全市第一梯队,但科技含量、创新引领力近年来有所弱化。怎么办?以联合光电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后承担起了产业集聚和科创引领的角色,接下来火炬区积极推进的光学研究生院等平台也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第二个跨步,是城市建设的跨步。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提出了现代化滨海新城、国际化大都市——虽然看似没有太新的提法,但是如果把这几个目标跟过往的中山城市规划目标放在一起比较,则会发现,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最新的规划调整,提出了一个有别于过往40年的城市发展概念——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在这之前,中山的城市建设逻辑是镇域的逻辑,配套呈散装、点状分布,水平较低。
第三个跨步,是产业再造的跨步。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山将谋划布局七个重大产业平台,总规划面积超过47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26%。也就是说,中山将重新梳理近三成的土地来参与“双区”建设,其中三大核心平台270平方公里,占七大平台面积的57%,占全市面积的15%。这样的力度,在大湾区城市中也是少见的。
从上述三个维度而言,以“三大平台”开局,是中山祛“心头之痛”的药方之一。后续如何接力,且看“先行兵”如何破局。
新闻推荐
在市博物馆举行的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令人耳目一新 讲述林徽因与景泰蓝的故事
近日在市博物馆举行的“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向观众讲述了一段林徽因与景泰蓝的故事。据...